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黃帝內經 1 拼音

huáng dì nèi jīng

2 英文參考

Huangdi Neijing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nner Canon of Huangdi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黃帝內經》為書名。簡稱《內經》。包括《黃帝內經靈樞》及《黃帝內經素問》。成書約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托名黃帝所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醫學理論著作。原書十八卷,即《黃帝內經素問》和《針經》(唐以後的傳本改稱《黃帝內經靈樞》)各9卷。書中以醫藥理論為主,兼及針灸、方藥的治療。書中有關針灸、經絡的論述,為後世針灸學發展奠定了基礎[1]。

《黃帝內經》以黃帝、岐伯等問答的形式寫成。《內經》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舉凡人與自然、攝生、防病、生理、臟腑、經絡、病證、診斷治療、中藥、方劑、針刺灸熨、導引、按撟,以及五運六氣等等學說莫不賅備,堪稱中醫理論的淵源,歷代醫家均將其奉為圭臬。除醫學理論外,又廣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物候、歷算、哲學等許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說成我國先秦時代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繼承了“氣壹元論”的哲學思想,其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發展並豐富了《內經》以前的古代哲學。《黃帝內經》,流傳甚廣,傳本也較多,其中以《黃帝內經素問》、《九卷》兩個傳本系統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紀,全元起對《黃帝內經素問》進行了全面註釋。但由於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註了八卷。唐寶興元年(公元762年)啟玄子王冰對《黃帝內經素問》重新加以編次,加上大量註語,並根據其先師張公所藏的秘本等補入七篇,作為亡佚的第七卷內容。由於王冰所加的註文甚多,於是《黃帝內經素問》由原來的九卷,擴充到二十四卷。從此《黃帝內經素問》壹書流布日廣。北宋 *** 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對王冰所註的《黃帝內經素問》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校勘註釋,遂稱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又稱“新校正”本《黃帝內經素問》。成為後世研究,註釋《黃帝內經素問》的主要版本。《九卷》壹書傳到公元6世紀前後,出現了《針經》、《九墟》、《九靈》和《黃帝內經靈樞》等多種書名的傳本,但後來均已失傳。南宋紹興乙亥(1135年)史崧氏將家藏《黃帝內經靈樞》九卷重新校訂,也擴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從此《黃帝內經靈樞》成了《九卷》的唯壹勘本。其後盡管出現過十二卷本等各種刊本,但皆以此為據。《黃帝太素》是流傳下來的另壹種《內經》古傳本。隋·楊上善對《黃帝太素》又進行了整理和註釋,命名為《黃帝內經太素》。由原來的二十卷擴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晉皇甫謐所撰《針灸甲乙經》壹書就是將《黃帝內經素問》、《針經》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合編而成,因此也應作為《黃帝內經》的又壹古傳本。後世醫家十分重視對《黃帝內經》的學習與研究。除上述外,還有許多註釋《黃帝內經》的醫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醫家和著作有:明·馬蒔《黃帝內經素問註證發微》、《黃帝內經靈樞註證發微》,明·吳昆《素問註》,明·張介賓《類經》,清·張誌聰《黃帝內經素問集註》、《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高世栻《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黃元禦《素問懸解》、《靈樞懸解》,張琦《素問釋義》,周學海《內經評文》等。還有節要註釋《內經》的,如元·滑壽《續素問鈔》,黃俅《黃帝內經素問節文註釋》,明·李中梓《內經知要》,清·汪昂《素問靈樞類纂約註》,陳念祖《靈樞素問節要淺註》,以及唐宗海《中醫匯通醫經精義》等。

《黃帝內經素問》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36/huangdineijingsuwen/index.s

《黃帝內經素問集註》([清] 張誌聰)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29/huangdineijingsuwenjizhu/index.s

《黃帝內經素問校義》([清] 胡澍學)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37/huangdineijingsuwenxiaoyi/index.s

《黃帝素問直解》([清] 高士宗)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34/huangdisuwenzhijie/index.s

《素問經註節解》([清] 姚止庵)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35/suwenjingzhujiejie/index.s

《素問識》([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47/suwenshi/index.s

《讀素問鈔》([元] 滑壽)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43/dusuwenchao/index.s

《素問六氣玄珠密語》([唐] 王冰)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22/suwenliuqixuanzhumiyu/index.s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宋] 編撰人不詳)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50/huangdineijingsuwenyipian/index.s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金] 劉完素)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52/huangdisuwenxuanminglunfang/index.s

《素問要旨論》([金] 劉完素)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51/suwenyaozhilun/index.s

《素問玄機原病式》([金] 劉完素)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25/suwenxuanjiyuanbingshi/index.s

《黃帝內經靈樞集註》([清] 張誌聰)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30/huangdineijinglingshujizhu/index.s

《靈樞識》([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48/lingshushi/index.s

《素問靈樞類纂約註》([清] 汪琥辨)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33/suwenlingshuleizuanyuezhu/index.s

《類經》(明·張景嶽)全文在線閱讀:zhongyiguji.21tcm/126/leijing/ind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