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 正月,稱孝宗為皇考,慈壽皇太後為聖母。興獻王為興獻帝,母為興王後。 九月立陳氏為皇後。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 四月,追尊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母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後。?
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 十月皇後陳氏卒。 十壹月,立順妃張氏為皇後。
嘉靖九年(1530年,庚寅) 正月,定南北郊分祀,並另建日、月壇。 十月,詔選妃嬪。 十二月,初立九嬪。?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 十壹月,在欽安殿行祈嗣大禮。 嘉靖十二年(1533年,癸巳) 三月,初開經筵。 五月,逮昌國公張鶴齡及其弟張延齡下獄。 十月,張延齡論死,張鶴齡革爵。?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 正月,廢皇後張氏,冊德妃方氏為皇後。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 十月,選補妃嬪,詔聖母命自選賢淑入宮。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 十月,定獻皇帝廟為世廟。 十二月,廢後張氏卒。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 正月,皇三子朱載垕生。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 九月,改太宗廟為成祖,獻皇帝廟號為睿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己亥) 二月,立皇子載壑為皇太子,封載垕為裕王、載圳為景王。?
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 五月,選淑女百人入宮。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醜) 八月,昭聖皇太後卒。嘉靖二十壹年(1542年,壬寅) 四月,大高玄殿建成。 十月,壬寅宮變發生,宮女楊金英等十余人謀弒未果,皆被淩遲。嘉靖皇帝移禦西苑萬壽宮,不復回大內。?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 十月,俺答擾邊,京師戒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 正月,選淑女三百人入宮。 十壹月,方皇後卒。謚孝烈。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戊申) 正月,首輔嚴嵩專權之始。 四月,定嘉靖帝壽陵名永陵,葬孝烈方皇後。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 三月,皇太子行冠禮,二日後卒。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 六月,發生庚戌之變。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甲寅) 正月,康妃杜氏(穆宗生母)卒。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 九月,選淑女壹百六十人入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丁巳) 四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災。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十壹月,西苑萬壽宮災,帝移居玉熙宮。戚繼光陸續平定倭寇。
嘉靖四十壹年(1562年,壬戌) 正月,重修萬壽宮成。 四月,帝遷回新宮。八月,裕王第三子翊鈞生。 十月,俺答擾掠京畿,京師戒嚴。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 正月,選淑女三百人入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醜) 三月,嚴嵩削籍,籍沒,子世蕃以謀反罪誅。 十月,海瑞力諫帝,下詔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 十月,帝病重。 十二月,十四日,病危,回大內乾清宮,卒,年六十。遺詔裕王可即皇帝位。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垕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慶元年。
? 擴展資料:
由於朱厚熜是藩王繼位,所以壹開始就產生了不少的茅盾。首先是禮部根據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安排,以太子之禮迎接朱厚熜,但朱厚熜並不接受這種方案。
他對其右長史袁宗臯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意思是,妳們不是請我來做皇帝嘛,怎麽用太子之禮迎接我呢,必須得按照天子之禮接待,不然我不做這個皇帝。)”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皇太後和楊廷和只得讓步,要知道,朱厚熜這個時候才14歲。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他父親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準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
不僅如此,他父親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範。可見此人的聰明不是壹般人能企及的,從壹開始就註定了朱厚熜不是個簡單的人。
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最後以皇權的勝利而告終。具體是這樣的,朱厚熜的皇位可以說的撿來的。
當他繼位以後,楊廷和等人強迫他認孝宗皇帝為父親,這樣壹來,他成了孝宗的兒子,繼位皇帝也就名正言順了,兄終弟及。
沒有想到,小皇帝竟然不幹了,雖然這個皇位是撿來的,但是為什麽做了皇帝以後,卻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認了。世宗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後,改稱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歷經三年半的大禮議,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之後嘉靖帝羽翼豐滿,並且由議禮的過程體會到了如何行使皇權的無上威嚴,此後變得獨斷獨行,剛愎自用。
朱厚熜做皇帝之初,?力革前朝時弊,勵誌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大赦天下,誅殺了錢寧、江彬等佞臣,整頓朝綱,總攬內外大政。
裁抑司禮監的權力,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當權亂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束,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減輕租銀,體恤民情,治理水災。
汰除軍校匠役十萬余人,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軍事上整頓軍隊團營,守兵東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歷史上稱“嘉靖中興。”
嘉靖帝在歷史上以崇信道教而著名,是繼宋徽宗之後的又壹位"道君皇帝",連治國都崇尚黃老之術。
嘉靖間出現了壹批思想家和哲學家,出現了許多優秀文人、學者和文學流派,出現了不少胸懷理想信念、不惜以死相諫的諍臣,都與世宗的涵養人才相關,與其所實施的政治寬松相關。可是在嘉靖二十壹年之後,皇帝突然不上朝了,專心修道去了,他雖然修道煉丹,但是國家大權仍牢牢掌握著,嘉靖帝是個極其聰明並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又喜歡亂花錢,也很要面子,能與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階、嚴嵩這類的官場老手。
晚年嘉靖帝疏遠嚴嵩,起用徐階為內閣首輔,國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軌,嘉靖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壹位,他為人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
同時也特別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奮,批閱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總的說來,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壹個極為聰明的人,也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
百度百科——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