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鑒長編》有兩個顯著的特點,首先是他在撰寫這部書時,始經不渝地堅持司馬光編《資治通鑒》的原則,就是“寧失於繁,勿失於略。”《續資治通鑒長編》的取材十分豐富,除宋代的實錄、國史外,還大量采用經、史、子、集,筆記小說,家乘誌狀。南宋人陳傅良曾表彰說:“本朝國書,有日歷,有實錄,有正史,有會要,有敕令,有禦集,又有百司專行指揮、典故之類,三朝以上又有寶訓;而百家小說、私史與大夫行狀誌銘之類,不可勝紀。自李燾作《續通鑒》(即指《續資治通鑒長編》)起建隆、盡靖康二年,而壹代元書萃年於此,可謂備矣。“清人譚鐘麟也認為此書“上據國典,下采私記,參考異同,折衷壹是,使北宋壹代事實粲然明備,實為《通鑒》後不可不讀之書。”正是由於李燾堅持了這個原則,才為後人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史料。
《續資治通鑒長編》的第二個顯著特點是李燾繼承和發展了“考異”的優良傳統。司馬光在著《資治通鑒》時,著有《通鑒考異》,在書中排列不同材料,說明自己取舍的原因。《續資治通鑒長編》也采用了這壹考異的方法,“若舊本有誤處,及有合添處,即當明著其誤削去,氣添處仍具述所據何書,考按無違,乃聽修換,仍錄出為考異;不然則從舊,更勿增改。”《續資治通鑒長編》註文多達壹萬二千余條,七十多萬字。清人黃廷鑒以此評價很高,認為“其中分註考民劃詳引他書,而於神、哲之代尤多。
如《宋會要》、《政要》、歷朝《實錄》、《時政記》,王禹《建隆遺事》、蔡襄《直筆》、王拱辰《別錄》、司馬溫公《日記》,王荊公《日記》、劉摯《日記》、呂大防《政目》、呂公著《掌記》、曾布《日錄》、林希《野史》、五巖叟《朝論》、歐靖《聖宋掇遺》、邵氏《辨證》諸書,及諸家傳碑銘,皆無壹存者。即幸有傳書,如《東齋記事》、《涑水記聞》、《東軒筆錄》、《湘山野錄》、《玉壺清話》,《邵氏聞見錄》、《筆談》、《揮塵錄》之類,往往傳寫訛脫,亦足據以是正。則此編非特足以考定宋、遼二史之闕訛,而有宋壹代雜史、小說家不存之書,亦可賴以傳其壹、二,誠溫公《通鑒》後不可不讀之書也。”
李燾雖然在政治見解和史學觀點上和司馬光很接近,但對司馬光的《涑水記聞》、《日記》等並不是照單全收,而是有所取舍、有所保留,特別是反映司馬光政見且為神宗粉飾的《神宗實錄》更是如此。相反,李燾對於王安石也能公正對待。雖然李燾“恥讀王氏(安石)書”,反對王安石的政治主張,但在《續資治通鑒長編》的正文和註文中也能不認私論害公議,公正、客觀地評價王安石變法期間的壹些措施、事件和人物。例如《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壹四熙寧三年八月癸末對倉法的記述就體現了李燾的態度:“……曾布雲,熙寧三年九月二十五河倉條貫。按此乃是八月二十七日立倉法,舊紀書癸末詔諸倉給受概量者,臨時多寡,並緣為奸,刻軍食十當三四,其增諸倉役人祿,立勾取重法,由是歲減運糧卒,坐法者五百余人,奸盜以故得不縱,後推及內外吏,吏始重仍法。新紀削去,削去其諛辭可也,如立倉法安可不書。”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續資治通鑒長編》·五百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李燾撰。燾有《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已著錄。
燾博極群書,尤究心掌故。以當時學士大夫各信所傳,不考諸實錄正史,家自為說。
因踵司馬光《通鑒》之例,備采壹祖八宗事跡,薈稡討論,作為此書。以光修《通鑒》時先成《長編》,燾謙不敢言《續通鑒》,故但謂之《續資治通鑒長編》。
《文獻通考》載其《進書狀》四篇。壹在隆興元年知榮州時,先以建隆迄開寶年事壹十七卷上進;壹在乾道四年為禮部郎時,以整齊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閏三月五朝事跡***壹百八卷上進;壹在淳熙元年知瀘州時,以治平後至靖康凡二百八十卷上進;壹在淳熙元年知遂寧府時,重別寫呈,並《舉要》、《目錄》計壹千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冊上進。
故周密《癸辛雜識》稱,韓彥古盜寫其書,至盈二廚。然《文獻通考》所載,僅《長編》壹百六十八卷、《舉要》六十八卷,與《進狀》多寡迥殊。考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卷數雖如此,而冊數至逾三百,蓋逐卷又分子卷,或至十餘雲雲。則所稱壹千六十三卷者,乃統子卷而計之,故其數較多矣。
又據燾《進狀》,其書實止於欽宗。而王明清《玉照新誌》稱紹興元年胡彥修疏,在《長編》壹百五十九卷註後,則似乎兼及高宗。或以事相連屬,著其歸宿,附於註末,如《左傳》後經終事之例歟。
《癸辛雜識》又稱“燾為《長編》,以木廚十枚,每廚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誌之。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日月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條”雲雲,則其用力之專且久,可概見矣,其書卷帙最多,當時艱於傳寫,書坊所刻本及蜀中舊本已有詳略之不同。
又神、哲、徽、欽四朝之書,乾道中只降秘書省依《通鑒》紙樣繕寫壹部,未經鏤版,流播日稀。
自元以來,世鮮傳本。本朝康熙初,昆山徐乾學始獲其本於泰興季氏,凡壹百七十五卷。嘗具疏進之於朝。副帙流傳,無不珍為秘乘。
然所載僅至英宗治平而止,神宗以後仍屬闕如。檢《永樂大典》宋字韻中,備錄斯編,以與徐氏本相較,其前五朝雖大概相合,而分註考異,往往加詳。至熙寧迄元符三十餘年事跡,徐氏所闕而朱彜尊以為失傳者,今皆粲然具存,首尾完善,實從來海內所未有。惟徽、欽二紀原本不載,又佚去熙寧、紹聖間七年之事,頗為可惜。然自哲宗以上,年經月緯,遂已詳備無遺。
以數百年來名儒碩學所欲見而不得者,壹旦頓還舊物,視現行諸本增多幾四五倍。斯亦藝林之鉅觀矣。
昔明成化中詔商輅等續修《通鑒綱目》,時《永樂大典》庋藏內府,外庭無自而窺。
竟不知燾之舊文全載卷內,乃百方別購,迄不能得。論者以為遺憾。
今恭逢我皇上稽古右文,編摩四庫,乃得復見於世。豈非顯晦有時,待聖世而發其光哉?
燾原目無存,其所分千餘卷之次第,已不可考。謹參互校正,量其文之繁簡,別加釐析,定著為五百二十卷。
燾作此書,經四十載乃成。自實錄、正史、官府文書以逮家錄、野紀,無不遞相稽審,質驗異同。雖采摭浩博,或不免虛實並存,疑信互見,未必壹壹皆衷於至當。
不但太宗斧聲燭影之事,於《湘山野錄》考據未明,遂為千古之疑竇。即如景祐二年三月賜鎮東軍節推毛洵家帛米壹事,核以余靖所撰《墓銘》,殊不相符,為曾敏行《獨醒雜誌》所糾者,亦往往有之。
然燾《進狀》自稱,寧失之繁,毋失之略,蓋廣蒐博錄以待後之作者。其淹貫詳贍,固讀史者考證之林也。 後人對《續資治通鑒長編》的評價頗不壹般。清人朱彜尊認為:“宋儒史學以文簡為第壹,蓋自司馬君實、歐陽永叔書成,猶有非之者,獨文簡(李燾)免於譏駁。”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續資治通鑒長編提要》則認為為此書“雖采摭浩博,或不免虛實並存,疑信未見,未必壹壹皆衷於至當。不但太宗斧聲燭影之事於《湘山野錄》考據未明,遂為千古之疑竇,即如景佑二年三月賜鎮東軍節推毛洵家帛米壹事,核以余靖所撰墓銘,殊不相符。為曾敏行《獨醒雜誌》所糾者,亦往往有之。”盡管如此,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作者仍認為它“廣搜博錄以待後之作者,其淹貫詳贍,固讀史者考證之林也。”
《續資治通鑒長編》因為篇幅太大,故成書時就沒有全刻,而只是由秘書省按《續資治通鑒》的規格抄寫了壹部藏於皇家秘室。清乾隆年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從明朝《永樂大典》裏錄出《續資治通鑒長編》入《四庫全書》,但《四庫全書》錄入的不是全本,缺徽、欽兩朝事跡等。嘉慶二十四年(1819)張金吾用活字排印愛日精廬本。光緒七年(1881年)浙江巡撫譚鐘麟命黃以周等以《四庫全書》本《續資治通鑒長編》校愛日精廬本《續資治通鑒長編》,印成浙江書局本。中華書局出有由上海師範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同整理的標點本《續資治通鑒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