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雷早年曾與李光地密謀上書請兵討逆,然李光地坑友求榮,加之另有人誣告陳,還倒打壹耙、反唇相譏,陳無以自證清白,遂以「附逆」之罪下獄論斬。
陳怒責李光地,然李竟狂狷猖悖、反唇相譏、倒打壹耙,使陳死罪坐實。後幸得刑部尚書徐乾學斡旋,陳得免死,乃流放奉天省[今遼寧]戍邊。
——— 讀至此,余憤然難平,恨李光地之歹毒。且李誠為壹朝命官、壹代名臣,品行心腸竟如此卑鄙無恥,真個顛覆了我的歷史認知!
李光地藉陳夢雷之力青雲直上,卻過河拆橋、落井下石。此其所為 如若屬史實,則其必遺千古之劣跡、負百代之罵名也!
書成,未及刊印,康熙崩,雍正繼位。後者排除異己,皇三子胤祉遭流放。陳夢雷曾任胤祉老師,遂受牽連。
參上圖。光地者,期以光大地之德行也。地之德,順天承道、載育萬物、博大光明也。
而李光地背友求榮,行事卑鄙,毫無博大光明之德。其必毀其先祚、敗其祖德,宗族之人俱殃也。其賣友以發家,青雲直上,必惠及宗族。而天欲懲之,禍延其宗室,也算對沖其親眷 本不應享用之福份。
其友陳夢雷因其落井下石,險被問斬,後仍兩度流放。古稀之年,竟被雍正流放至極北之地齊齊哈爾,雍正之狠辣亦可見壹斑。
然陳夢雷得以高壽。其生1650年,卒於1740年,得壽九十!可謂驚人。
其生前兩度流放,壹次戍尚陽堡[bǔ][今遼寧開原縣東四十裏]歷十七載,壹次戍蔔魁[今齊齊哈爾]經十八年。初次流放[1682年],陳32歲,到地即病,隨後,其父母妻子亦先後亡故。如此淒苦,縱歷數百載,觀而猶為之惋惜,並生良多不平之嘆。
百度百科:《古今圖書集成》
《古今圖書集成》原名《古今圖書匯編》,全書***10000卷,目錄40卷,是清朝康熙時期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1650-1741)所編輯的大型類書。該書編輯歷時28年,***分6編32典,是現存規模最大、資料最豐富的類書。
《古今圖書集成》,采擷廣博,內容非常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類、禽獸、昆蟲,乃至文學、樂律等等,包羅萬象。它集清朝以前圖書之大成,是各學科研究人員治學、繼續先人成果的寶庫。由於成書在封建社會末期,克服以前編排上不科學的地方,有些被征引的古籍,現在佚失了,得以賴此類書保存了很多零篇章句。
作品名稱:古今圖書集成
創作年代:清代
作品類別:類書
《古今圖書集成》原名《文獻匯編》或稱《古今圖書匯編》,原系康熙皇三子胤祉奉康熙之命與侍讀陳夢雷等編纂的壹部大型類書,康熙皇帝欽賜書名,雍正皇帝寫序,《古今圖書集成》為此冠名“欽定”,開始於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於雍正六年(1728),歷時兩朝二十八年,采集廣博,內容豐富,正文10000卷,目錄40卷,***分為5020冊,520函,42萬余筒子頁,1億6千萬字,內容分為6匯編、32典、6117部 。全書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開,規模宏大、分類細密、縱橫交錯、舉凡天文地理、人倫規範、文史哲學、自然藝術、經濟政治、教育科舉、農桑漁牧、醫藥良方、百家考工等無所不包,圖文並茂,因而成為查找古代資料文獻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書。
由於之後的《四庫全書》受清文字獄影響,大量書籍被列為禁書,遭到銷毀刪改,因此收書不全,錯漏甚多,而成書時間較早的《古今圖書集成》則收錄了《四庫全書》不收或未曾收錄的典籍,還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誌等。 被稱為“古代百科全書”的《古今圖書集成》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並列為中國古代三部皇家巨作。相比於《古今圖書集成》,成書於明朝的《永樂大典》屬於類書,但因毀於清朝八國聯軍的戰亂,現存不足4% ;成書於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屬於現存最大的叢書;成書於清雍正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由於有國家圖書館至今保存完好的雍正版內府銅活字本,成為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類書。作為“類書之最”,該書也是中國銅活字印刷上卷帙最浩繁、印制最精美的壹部曠世奇作。
《古今圖書集成》的實際創編者叫陳夢雷,字則震,號省齋,晚號松鶴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康熙四十年完成初稿,四十五年繕成清本,初名《匯編》,呈清聖祖(康熙皇帝)過目,改名《古今圖書集成》,未及刊行聖祖駕崩。
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繼位之後,為了鞏固已得之權,消除異己,處置了他的壹些兄弟及幕僚,陳以「招搖無忌」治罪〔即所謂“為人張揚、無所忌憚”〕,流放邊疆,另命蔣廷錫,經三年改編成現樣〔這三年裏,究竟改編了哪些內容呢?〕。雍正四年用銅活字排印,六年成書。用當時的開化紙和太史連紙兩種,紙質細軟潔白,印刷精良,裝潢富麗,極其美觀大方。
承德市圖書館藏有壹部殘卷,計四百二十四函,三千三百壹十二冊,六千六百二十四卷,缺三千三百七十六卷。四周雙欄,半頁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卷首雍正制序。這些書現珍藏在文津閣(承德市圖書館分館)。可惜的是:解放前,這些書在熱河文廟尊經閣存放時,因軍閥戰亂,損失近三分之壹。但它現在仍是罕見的善書。《全省善本書目》已登錄在冊。
《古今圖書集成》的編修人陳夢雷,清順治七年[1650年]生。陳夢雷資質聰敏,少有才名。12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康熙九年[1670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
《古今圖書集成》是雍正正六年,用銅活字印刷成書,僅印六十四部,每部五百二十五函,五千零二十冊,壹億六千多萬字,計壹萬卷,目錄四十卷。分為六遍三十二典,六千壹百九部,部下設匯考、總論、圖、表、列傳、藝文、造句、紀事、雜錄、外編、缺者不設。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 陳夢雷回鄉省親。翌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舉兵反清。在福建遍羅名士,強授官職,脅迫士人同反。陳夢雷遁入僧寺,因老父被拘,不得已入耿幕,但仍托病拒受印劄。
當時,與陳夢雷同年進士、同官編修的安溪人李光地,也被迫來福州,迅即以“父疾”請假回家。 據陳夢雷稱,二人曾在福州密約:由陳夢雷從中「離散逆黨,探聽消息」;「借光地在外,從山路通信軍前」,***請清兵入剿 ;並由陳夢雷主擬「請兵疏稿」。
陳夢雷還稱,李光地「挨延半載,始肯遣人。則盡易臣疏,削去臣名」 〔(李光地)拖了半年,才願意上書請兵。接著,他全面改寫了我奏書的原文,還刪去我的署名〕 ,單獨向朝廷上疏請兵。李光地因此大受賞識,青雲直上。而陳夢雷不但功被埋沒,還因京師傳陳夢雷任耿精忠“學士”,又受到耿黨徐鴻弼誣告,致以「附逆」罪被捕,入獄論斬。陳夢雷入獄前後,曾多次要求李光地為自己作證辨誣。
李光地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返京後,也曾為陳夢雷「代具壹疏」,但對陳夢雷在福州「離散逆黨,密圖內應及同謀請兵之事,壹語不及」。 陳夢雷因此大恨李光地,責其「欺君負友」,還寫了〈絕交書〉。
李光地斷然拒絕陳夢雷的指責,向康熙奏雲:『 陳夢雷所謂「臣上蠟丸書是他定的稿」,實實無此事!還指出:十四年[1675年]五月,自己將上密本之時,曾派人持書到福州找陳夢雷,陳夢雷「壹字不見答」,因此只得「與家叔謀之」,陳夢雷對自己的攻擊,是受忌妒自己的大臣指使所致。』
陳、李二人的是非爭論,遂成歷史公案。
康熙二十壹年[1682年],經刑部尚書徐乾學救援,陳夢雷免死,改戍奉天省[今遼寧省]尚陽堡[bǔ][今遼寧開原縣東四十裏]。
到戍所後,陳病倒 ;家中父、母先後去世 ;妻子也在流放地亡故。陳夢雷萬分悲痛,但仍手不釋卷,刻苦讀書和著述。
陳夢雷在奉天17年,壹面教書,壹面著述,先後編撰《周易淺述》《盛京通誌》《承德縣誌》《海城縣誌》《蓋平縣誌》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九月,康熙巡視盛京(今沈陽),陳夢雷獻詩稱旨,被召回京師。次年,入內苑,侍奉誠親王胤祉[康熙第三子]讀書。由於恪盡職守,甚得胤祉好感。
在長期教學中,陳夢雷見現有類書,「詳於政典」,「但資辭藻」,有許多缺點,因此決心編輯壹部「大小壹貫,上下古今,類列部分,有綱有紀」的大型類書。此事得到胤祉支持,特撥給“協壹堂”藏書,並在城北買“壹間樓”,雇人幫助繕寫。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起,陳夢雷根據“協壹堂”藏書和家藏圖書***15000余卷,開始分類編輯。經過「目營手檢,無間晨夕」的辛勤勞動,歷時六年〔也有說歷時五年〕,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修成,***壹萬卷。但編成後沒能刊印。
當時,康熙對他十分恩寵,對其工作也十分贊賞,賜其住宅,還曾親臨陳夢雷書齋,並親筆為其書齋題壹聯:“松高枝葉茂,鶴老羽毛新”。陳夢雷涕感之余,即以“松鶴”為其書齋名,晚年自號松鶴老人即緣於此。
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康熙逝世,其四子胤禛繼位。胤禛即位後,胤祉因犯錯被貶斥, 陳夢雷受牽連,於雍正元年 (1723年)壹月,被再度流放到黑龍江,這時陳夢雷已72歲。 雍正下令由經筵講官、戶部尚書蔣廷錫 重新編校已經定稿的《古今圖書集成》,去掉陳夢雷名字,代之以蔣廷錫。
按字數統計,《古今圖書集成》是此前類書《太平禦覽》的32倍,《冊府元龜》的16倍。文獻搜羅完備而編次井然,分類縝密而宏富壯觀 ,在中國圖書史上可謂浩瀚之作。內府銅活字版***印64部,印制精美,裝潢考究,堪稱中國古代印刷史上的巔峰之作。
然而由於康熙死後諸皇子之間的鬥爭,《古今圖書集成》上並無陳夢雷的名字。相反,他再壹次慘遭流放,於雍正元年被流放於蔔魁[今齊齊哈爾]。從此,陳夢雷成了壹位模糊不清 甚或下落不明的人物,直至他死後244年,才由沈陽的著名清史學者張玉興先生 在《關於陳夢雷第二次被流放的問題》壹文中 考證清楚:陳夢雷於乾隆五年(1740)死於流放地。
陳夢雷第二次謫戍以後,雍正雖然否定他這個人,但沒有否定他的這部書,欽命時任戶部侍郎的蔣廷錫重新編校此書,並改名為《古今圖書集成》,刪去了陳夢雷的名字。
雍正四年(1726),這部巨作終於首次用銅活字排印了64部,被稱之為《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每部壹萬零四十卷,五千零二十冊[平均每兩冊 合壹卷]。由於印數少,壹般讀者根本無法看到。直到清朝末年,才開始出現影印本和鉛印本,而欽定本這時在北京琉璃廠[古玩市場]的售價為壹萬兩銀子。
《古今圖書集成》並非蔣廷錫創編,但雍正請他來主持重編必有其道理。如《重修常昭合誌》載:「蔣廷錫……內值時編纂群書,並付勘校,博學精敏,同輩推讓,常參扈從備顧問。凡諸巨典,諳練掌故,參考經集,議上都稱旨……」。這可以說明,蔣廷錫在學問和人品方面,他也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資格。
當然,歷史是公正的,陳夢雷是《古今圖書集成》創編者的事實已被載入史冊, 但蔣廷錫在完善、並以“欽定本”刊印、最終使這部巨作完整面世方面,同樣起了不可否認的重要作用。| 而且,當年陳夢雷名字被刪除 是欽命所為,而蔣廷錫始終未以“主編”自居,在其壹生著作中不列此書的正直態度同樣令人贊賞。
雍正雖然剝奪了陳夢雷對《集成》的署名權,但其於該書的印制上卻功不可沒。從整個中國封建王朝看,以銅活字精心印制如此巨帙大作,且不惜工本雷厲風行,不到三年圓滿告成,是未曾有過也難以企及的。唯其魄力如許,在中國出版史上也該有其壹席之地。《集成》自刊出以後,因其較為完備的文獻功能,備受朝廷、民 間尤其是文人學者的註重。乾隆將該書作為最高獎賞用以褒揚獻書最多的寧波範氏天壹閣等四家藏書樓,引得民間艷羨無限。
江南“文瀾”等三閣,因收藏有此書 而招致學者藏家接踵前往借抄。清人張月霄編《金文最》壹書,即從《集成》中輯得不少佚篇。太平天國的儒將翼王?石達開也曾繳獲《集成》壹部,從此愛不釋手,必隨軍攜帶,不時檢讀。
至清末,北京琉璃廠壹套原版《集成》已價至壹萬兩銀。在現代,《集成》仍顯示出其獨具的資料寶庫的魅力,中外學者利用甚眾。
英國著名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史》著者李約瑟博士 曾滿懷感激地提到:『 我們經常查閱的最大的百科全書是《圖書集成》。…… 這是壹件無上珍貴的禮物。』
百度百科: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難題」詞條下***有六種討論解答,前後洋洋數萬字。粗看了壹下,幾乎每壹大段都是精華。礙於其篇幅,只能放棄截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