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何炳棣筆下的胡適,目空壹切粗獷不拘、恣意戲謔大失公允
胡先生壹生雖以博雅寬宏,處世「 ”中庸”著聞於世,但由於他深深自覺是當代學術、文化界的「 ”第壹人”,因此他自有目空壹切、粗獷不拘、恣意戲謔、大失公允的壹面,而這壹面是壹般有關胡先生書文中較少涉及的。 這是史學家何炳棣在《我與胡適的交往》壹文中所寫的,在何炳棣看來,胡適壹方面博雅寬宏,另壹方面目空壹切、粗獷不拘、恣意戲謔、大失公允。 何炳棣是國際知名的明清史研究專家。他有兩部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權威著作,壹為《明清人口論》,壹為《明清社會流動史論》。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費正清曾這樣評價說,「 ”中國要有五六個何炳棣的話,西方就沒有人敢對中國史胡說八道了。” 李敖素來以狂傲出名,無人不罵,但是對何炳棣佩服之至,《李敖書啟集》裏有這樣壹段給何炳棣的信:「 ”今早起來,讀尊作‘華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學、訓詁互證示例’,讀後贊嘆,深覺體大思精,此乃真正‘大歷史’,余英時、許倬雲、黃仁宇之流鬼畫符耳,縱張光直、李惠林、Keightley、Pearson等‘遊耕制’者之‘大歷史’,在尊作面前,亦灰頭土臉矣,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何炳棣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史博士,在國際學術界地位很高,1979年獲選為美國藝文及科學院院士。胡適對何炳棣很欣賞。胡適說他在海外只留宿過兩位客人,壹位是陳省身,壹位就是何炳棣。 何炳棣對胡適的第壹印象在壹次 *** 上,「 ”胡先生僅僅向大家遙遙舉手招呼而未作談話,可是那中小型身材和儒雅的風度卻十分具有魅力。” 胡適是喜歡熱鬧的,喜歡人家捧他,他也喜歡捧人家。何炳棣脾氣不好,很佩服胡適的待人處事的態度,「 ”對人懷疑要留余步;盡量不給人看壹張生氣的臉。這正是我所做不到的。” 胡適的坦誠更是讓何炳棣肅然起敬,「 ”妳必須了解,我在康奈爾頭兩年是念農科的,後兩年才改文科,在哥大研究院念哲學也不過只有兩年;我根本就不懂多少西洋史和社會科學,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能要求史語所做到”。胡適壹個文壇領袖風雲人物,居然實話實說自己根本不懂多少西洋史和社會科學,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在何炳棣看來,胡適既有博雅寬宏壹方面,也有目空壹切、粗獷不拘、恣意戲謔、大失公允的壹方面。 胡適自我感覺是當代文化界的第壹人,自稱是「 ”中國二十世紀文藝復興之父”。何炳棣記載,胡適的兒子,由於過於貪玩,國文竟不及格。胡先生聽了,果然大笑,大聲用英文對Peiffer教授說:「 ”妳聽,這是多有趣的故事——中國二十世紀文藝復興之父的兒子居然國(中)文不及格。” 何炳棣認為,陳寅恪「 ”國學根基之深厚、亞歐古代語言之具有閱讀之能力、中古史實制度考訂之精辟、詩文與社會史相互闡發之清新深廣,世罕其匹,自有公論。”可是胡適認為「 ”陳寅恪就是記性好”,在何炳棣看來胡適過於目中無人了。 胡適很喜歡記日記,《胡適日記》八冊近四百萬字,從留學記到去世前三天,何炳棣卻不以為然,「 ”我是從來不記日記的,日子總是平凡的多,哪有那麽多可記的?胡適很有心計,幾乎天天寫日記,出了厚厚八大本。也許他是以日記來「 ”用計”,所以不壹定完全可靠。” 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胡適對 *** 的詩詞壹直有偏見。對於 *** 寫的《答李淑壹》)壹詞,胡適抄錄了下來,並發表評論:「 ”其中最末壹首即是‘全國文人’大捧的‘蝶戀花’詞,沒有壹句通的!抄在這裏”。 何炳棣很欣賞 *** 的詩詞,把兩首《沁園春》譯成英文,發表於加拿大《皇後〔大學〕季刊》夏季號。胡適指責何炳棣:「 ”看了很不舒服,因為妳還誇他頗不無詩才;事實上,他當初在北大還不配上我中國文學史的班呢。” 胡適認為, *** 那兩首詞裏有些句子還不配稱為薛璠體呢。何炳棣指出毛詞修辭、氣魄、意境實不無可取之處。何炳棣指出胡適和黎錦熙、鄧廣銘合寫的《齊白石年譜》,說齊詩好就好在它的薛璠體,為什麽對毛用雙重標準來挑剔指摘呢? 胡適用英文說:「 ”但是,我必須承認毛是壹位有力的散文作家。”,何炳棣也用英語回答:「 ”既然中國二十世紀文藝復興之父都承認毛是壹位有力的散文作家,他怎麽會是壹個特別糟糕的詩(詞)人呢?” 何炳棣看重胡適的歷史地位,「 ”我對胡先生的景仰之處決不是他的史學,而是他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的獨特歷史地位。” 何炳棣是壹個愛國的歷史學家,1970年海外「 ”保釣”運動中,何炳棣以演講和著文的方式為「 ”保釣”搖旗吶喊。壹次在觀看祭黃帝陵活動的表演時,他壹邊看壹邊不住熱淚盈眶,對身邊的人說:「 ”妳看我壹直在流淚,實在感動人這不是流淚。這是歷史的文化的血緣和 *** 的湧動。”2008年夏,何炳棣祭拜嶽飛,深深地、默默地向嶽飛墓三鞠躬,擡頭之際,竟是老淚縱橫,聲音哽咽。何炳棣的民族感情相當深厚。 何炳棣對新中國有壹種特別的感情,1971年中美政治關系解凍,何炳棣歸國訪問,並作《從歷史的尺度看新中國的特色與成就》,「 ”解放以後, *** 壹切措施無壹不根據最大多數最貧苦人民的意願與福利, *** 的目的是建立壹個史無前例的平等的社會。在這新社會的基層中,人民確是主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何炳棣宣告:「 ”從治史者的觀點,我有勇氣無條件地指出,人類自有史以來,從來沒有比新中國開國的氣魄和規模更加宏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