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西醫的說法,西醫正確的稱呼為近代醫學,癌這個字雖然出自我們漢語,但是從醫醫翻譯後使用的壹個總稱,癌癥其實並不是現在才有,在古代其實也存在癌,只是古代的這些疾病的稱呼並不是叫做癌,而是有其他自己的稱呼,癌其實是現代人對這各種惡性腫瘤的總稱,古代中醫對癌癥的稱呼比較細致化,可以說沒有現在癌癥的統稱。
癌癥分為很多種,但是現在的人看來,不管是多少種,只要是這種治不好的重病,絕大多數都被規劃到癌癥的範圍裏面,雖然說不是全部這樣,但是大多數的確是這樣的,癌癥是基本上宣布死刑沒辦法治愈的,只有少數壹些人運氣好治愈了,但是這種治愈特殊性太強,很難真正的去復制,從古代到現在,癌癥就壹直沒有獲得太過突出的治療方法。
那麽中國古代怎麽稱呼這些癌癥呢,其實在《內經》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載,腸覃,石瘕,隔中,這些都是癌癥的壹些記載,《諸病源候論》的癥瘕,石疽,石癰,和後事說的,失榮,石疔,腎巖,乳巖等,這些基本上都是屬於胃腸、子宮、肝、姨等身體器官和組織上面的腫瘤疾病。
宋代的《衛濟寶書》中有這樣的描述,這些描述把形成的病因說得壹清二楚,描述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倦等引起的陰陽失衡,臟腑失調,產生氣滯,痰飲,血瘀等,留滯於人體,形成積、留(瘤)、巖。
其實古代的中國醫學早就有了壹定的解剖能力,解剖並不是西醫獨有,我們中醫其實在壹千多年前就已經有這方面的做法,只是我們後人不知道,而且西醫成為了主流,開刀解剖就被當做西醫獨有首創,其實辦法如此,在過去曾經歷史上有不少中醫解剖的行為,而癌癥腫瘤的認知就是通過觸摸和解剖獲得的知識了解,中國中醫的(巖)和(石),其實就是很形象的把腫瘤描述出來,意思就是這個病很頑固,像石頭壹樣堅硬很難治愈,作為對癌癥的壹種形象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