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原文及翻譯如下。
《尚書》又稱《書》、《書經》,是我國第壹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尚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壹,又稱《書經》。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
《尚書》的尚常見有三種解釋方法:壹種說法認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另壹種說法認為"尚"是"尊崇"的意思,《尚書》就是"人們所尊崇的書";還有壹種說法認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為這部書的內容大多是臣下對"君上"言論的記載,所以叫做《尚書》。
"尚書"壹詞的本義是指中國上古皇家檔案文件的匯編。"尚"意為"(把卷著的、包著的、摞著的東西)攤開、展平";"書"即文字、文字記錄、文檔;"尚書"即"解密的皇家文檔"、"(向社會)公開的皇室卷宗"。
劉起釪的《尚書學史》認為《尚書》作為書名是漢代的事。
《尚書正義》說鄭玄"依《書》緯,以'尚'字是孔子所加。"馬王堆帛書易《要》篇,孔子就是稱《書》為《尚書》的。"《要》篇中正是孔子稱《尚書》,所以《書經》和鄭玄之說不為無本。這是以前我們不知道的。"
《尚書》,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壹個文體類別。但這些散文,用古代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於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壹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
李學勤先生指出:"《尚書》本為古代《歷書》,是我國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政治課本"和理論依據。然而,由於真正的《尚書》命運多舛,兩千多年來,我國學術界壹直對傳世的古文《尚書》存在真偽之爭。傳統觀點認為: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
壹般認為《今文尚書》中《周書》的《牧誓》到《呂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實史料,《文侯之命》《費誓》和《秦誓》為春秋史料,所述內容較早的《堯典》《臯陶謨》《禹貢》反而是戰國編寫的古史資料。今本偽《古文尚書》總體認為是晉代梅賾偽造,但也存在爭議。
《尚書·大禹謨》記載十六個字的中華心法,其內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壹,允執厥中。"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與靈魂。
自漢初以來,有今文、古文兩種不同的傳本。《漢書·藝文誌》說:"《尚書》原有100篇,孔子編纂並為之作序。"秦始皇統壹中國後,頒布《焚書令》,秦代的焚書給《尚書》的流傳帶來毀滅性打擊,原有的《尚書》抄本幾乎全部被焚毀。
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28篇,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西漢時期,相傳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壹段墻壁時,發現了另壹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體書寫的,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中,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壹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梅賾從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偽《古文尚書》25篇 。
清人孫星衍作《尚書今古文註疏》,廣泛汲取前人考訂成果, 將篇目重新厘定為29卷,大抵恢復了漢代《尚書》傳本的面貌。《尚書》所記基本是誓、命、訓、誥壹類的言辭。
李學勤先生壹再強調:"史料不是只用真假來判斷,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問題。" 因為研究先發現的大量簡帛書籍,與現存古書相對比,不難看到,在古書的產生和傳流過程中,有以下多種情形值得註意:
1、佚失無存。
2、名亡實存。
3、為今本壹部。
4、後人增廣。
5、後人修改。
6、經過重編。
7、合編成卷。
8、篇章單行。
9、異本並存。
10、改換文字。
"總的說來,除了少數經籍早已被立於學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壹般都要經過較大的改動變化,才能定型。"
在清華大學2008年7月入藏的壹批戰國竹簡中,出現了失傳兩千多年的《尚書》真正原貌。
"清華簡中已發現有多篇《尚書》,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縢》《康誥》等,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見的佚篇。《傅說之命》與今本《說命》不是壹回事。《書序》告訴我們《說命》是三篇。
當代清華簡的《傅說之命》真是三篇 。李先生訂正說:"說簡中有《康誥》,後來證明是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