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大醫典是哪個朝代的?

四大醫典是哪個朝代的?

全稱《甘露要訣八秘》,簡稱《四醫典》,是藏醫最重要的經典著作。遊鬥尼瑪元丹貢博主編。原書成書於公元8世紀末,由藏醫校訂、增補、註釋。公元14世紀,經其後裔14代宇陀·薩瑪元·坦貢博全面修訂補充,成為現存四部醫典的藍本。1573,西藏紮塘刻有四部醫典,是最早的刻版,故名“紮塘學”,意為紮塘刻的“四部醫典”。清代四川甘孜自治州拉薩、德格印經院刻有四部醫典。目前國內有李永年在1983翻譯的中譯本,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在1987出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還出版了毛石林等人翻譯的《四醫典》中文版。藏醫創始人玉陀·元丹貢布(708-833),被譽為“二藥王菩薩”、“醫聖”。出生於西藏堆龍德慶地區。他到中國內地和鄰國印度學醫,總結藏族人民的醫療經驗,研究藏醫理論和醫療實踐,奠定了藏醫的基礎。藏醫史上的著作很多,都是由玉托寧瑪元丹貢布所撰,其中《脈診15章》、《解剖幻術25章》、《艾灸經典》、《四部醫典佚名釋》等比較有名,但很多都已經失傳。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156章,中譯本約50萬字。原文是用押韻藏文寫的,有9個藏文字或7個藏文字。1基礎醫學典(基礎續編)共6章,簡要介紹了本書的來源、病理生理、診斷和治療以及藏醫。第二冊《論說典》(倫徐碩),31章,介紹人體胚胎學、生理學、病因學、日常行為、飲食衛生、藥物性能與配方、器械治療、特殊治療與壹般治療、醫師倫理。第三部《秘醫典》(秘續),共92章,論述了各種疾病的病因、癥狀和治療方法,包括內科疾病、內臟和感覺器官疾病、兒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科疾病等。第四部《隨診醫典》第***27章主要介紹了診法和壹些外治法,其中診法側重於脈診及其與預後的關系,外治法涉及油治、瀉、吐、放血、灌腸、火灸、熨、浴、抹。這本書是以佛陀化身成仙並互相提問的形式敘述的。其理論體系是龍、千葉、培根三元體系,貫穿人體生理、病理、治療的全過程,內容與古印度醫學類似。但其脈診、臟腑解剖結構、經絡、艾灸、治療原則、病理等都與漢醫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所以壹般認為,藏醫體系主要是在藏族人民醫療經驗總結的基礎上,結合了古代漢醫學和印度醫學的壹些內容。這本書體現了這樣的結合。成為學習藏醫的必修課,至今仍是藏醫最重要的經典著作。

這本書不僅在藏區占有重要地位,在南亞乃至世界的藏學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約17世紀,此書傳入蒙古,並被翻譯成蒙古文全譯本。20世紀初,俄國的巴·馬德·野夫和波茲涅夫根據蒙古文版本先後將1和第2部分翻譯成俄文,西歐也有不少人試圖將其翻譯成英文,但至今沒有見到英文版的四部醫典的完整譯本,而只是壹個零碎的版本。1988年,蘇聯дв。達希耶夫等人翻譯的俄文版第65438號書+0,2,4。對於這本書的寫作,國際上仍然眾說紛紜。壹種觀點認為,它是古印度吠陀醫學中壹部梵文經典的藏文譯本,另壹種觀點認為,雖然這本書的某些章節與古印度醫學書籍中的章節相似或相近,但作為書的主體,它是藏醫智慧的結晶,或多或少吸收了古印度和漢醫學的內容。現在大多數學者贊同後壹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