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第壹批)、平遙(第二批)、祁縣、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壹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第壹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 張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遙縣嶽壁鄉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第三批)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五臺山、恒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臺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
第壹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風俗: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於臨汾地區的壹種集體敲擊表演,得名於鼓手表演時展示的各種勇猛姿態。
它常常在慶祝農歷新春,豐收,群眾 *** 和其它歡樂的場合表演。
威風鑼鼓最早據說是在古代堯帝時期出現。
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堯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們的父母時,堯所在的部落的人們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
當她們回來時,她們村的人們也以同樣的方式
樂途遊民部落五周年 2007 *** 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歡送她們。
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壹種習俗。
許多大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鑼鼓隊。
晉南花鼓:
晉南花鼓起源於萬榮縣,後來流行於整個晉南地區。
據說晉南花鼓是在明朝時期由安徽鳳陽逃荒的人們將它帶到了萬榮縣。
萬榮花鼓表演有三種形式:高鼓(鼓置於胸前),低鼓(鼓置於腰間)和多鼓(身體攜帶多面鼓)。
表演者邊敲邊舞,通常還伴有大鑼和鐃鈸。
象木偶戲壹樣,皮影戲也常常演出壹段民間故事。
戲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們的輪廓被投影到屏幕上。
表演者在幕後為戲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炕畫
山西有在炕周圍墻上作畫的習俗。
這些畫用來裝飾房間和保護粉刷的墻壁。
炕畫內容豐富,從風景,花鳥,野獸到歷史和傳說故事。
在原平發掘的宋代古墓中發現了與現代炕畫相似的壁畫,證明了炕畫這種民間藝術至少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刺繡
山西農村的這種手工作品十分普及。
各地的刺繡都有它們獨特的形式:有的華麗精美,有的莊嚴清晰,有的簡單精制。
刺繡作品有三種,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禮裝飾。
在傳統衣服上,刺繡通常用來裝飾領子、袖子和童鞋、圍兜和童帽。
日常用品中,壹種典型的刺繡作品是枕頭,有的設計成兩只虎頭、壹只人臉虎頭、壹只魚尾虎頭或壹只青蛙。
現在,刺繡更廣泛地作在墊子、鞋墊、錢包和旅遊紀念品。
用於典禮的刺繡作品主要有掛在廟宇上的垂簾和殉葬衣服。
平陽木板年畫
源於宋朝平陽(古臨汾)的木板年畫藝術在元、明、清時期得到廣泛發展。
宋朝滅亡以後,元代統治者強迫許多印刷工人從南方遷到平陽,使這裏成為印刷工業的中心,從而產生了平陽木板年畫。
大部分平陽木板畫是由有此嗜好的農民在業余時間雕刻印制而成的。
取材於當地的習俗和傳說故事,木板畫的內容主要是些花、鳥、魚和歷史人物。
采用誇張生動的描寫手法和鮮明的顏色,畫面充滿當地的風味,反映了當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
平陽年畫根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種類。
有的懸掛在臥室,有的貼在門窗上,有的則用來裝飾廚房或桌子。
霍州面塑
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
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會捏制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壽榮華。
在寒食節時,上墳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盤盤”。
據說,吃掉“蛇頭”便能“減毒頭,免災禍”。
農歷七月十五,霍縣境內面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稭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獅、虎、狐貍等等造型。
農歷七月七日“乞巧節”,傳說在這壹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面塑就心靈手巧。
新媳婦過門第壹年,娘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
嬰兒滿月,姥姥家制作直徑達尺余的“囫圇”,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屬相的面塑。
賓客來祝賀,便把“囫圇”切壹塊送給來人享用。
絳州面塑 降州即今日新絳縣。
逢年過節,這裏的家家戶戶都要用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態的面塑歡度節日。
由於這裏的面塑註重彩色點染,花色絢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花饃”。
花饃造型比較誇張,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為出色。
五寨面魚 晉西北五寨縣的老百姓,有壹種捏面魚的習俗。
捏面魚就是用面粉捏成魚的形狀。
捏制的面魚經過著色加彩,然後用文火烘幹,便可當工藝品收藏了。
面魚可用來贈送親友或外出時作幹糧。
除了捏面魚外,還捏制瓜果類,花草類、動物類、禽獸類、人物類等多種類型的制品,也習慣稱之為面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