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神策軍碑的刻立地點在哪

神策軍碑的刻立地點在哪

神策軍碑的刻立地點在皇宮禁地,相關內容如下:

1.簡介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於皇宮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鉉撰文,柳公權書。

碑文記錄了回紇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等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此碑由翰林學士承旨崔鉉撰文,集賢院學士判院事柳公權書寫,更增添了此碑的藝術價值。

柳公權書寫的碑文,其書法結構嚴整,充分體現了“柳體”楷書骨骼開張、平穩勻稱的特點,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與真跡無異,故後世奉為柳書代表作。

2.流傳過程

宋拓《神策軍碑》可以說是壹部充滿故事的古籍。這部古籍的全稱是《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又被稱為《柳公權神策軍紀聖德碑》,是書法家柳公權晚年所書,純熟穩健的書風令後人贊嘆這是其“生平第壹妙跡”。

石碑刻於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本來立於長安宮廷禁地,但終毀於戰火,拓本極少。

神策軍是唐晚期的主要禁軍,到會昌三年時,早已為宦官掌握。此時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為向宦官示好,便巡行左神策軍,宦官仇士良也從而請求建立頌聖德碑以回應,於是便有了這神策軍碑。

碑文中因為記錄了回鶻汗國滅亡及安撫降於唐朝的回鶻首領嗢沒斯等史實,而成為後世學者研究唐代邊疆關系的重要史料。

神策軍碑拓片原裝兩冊,其中的下冊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便已失傳,上冊則被著名收藏家陳清華夫婦帶到香港。1955年和1965年,陳清華因生活窘迫,曾兩次大批出售所藏古籍,其中便有神策軍碑》上冊。這兩次大宗典籍轉讓,都在國際收藏界引起極大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