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 ròu mén
2 英文參考Huáròumén ST24 [中國針灸學詞典]
huáròumé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2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T2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滑肉門 漢語拼音 Huaroumen 羅馬拼音 Huajoumen 美國英譯名 Slippery Flesh Gate 各
國
代
號 中國 ST24 日本 24 法
國 莫蘭特氏 E24 富耶氏 德國 M24 英國 S24 美國 St24
滑肉門為經穴名(Huáròumén ST24)[1]。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1]。滑肉門又名滑幽門(幽門乃胃與小腸相交之處,與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門)[1]。主治癲狂,嘔吐,腹脹,腹瀉,腸鳴,急性胃腸炎,慢性胃腸炎,腹痛,腹水,泄瀉,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癲癥,精神分裂癥,癇證,心煩,吐舌,癲癇,精神病,子宮內膜炎,月經不調,舌炎,舌下腺炎,等。
4 滑肉門的別名滑肉[2],滑幽門[1]。
5 出處《針灸甲乙經》:滑肉門,在太乙下壹寸,足陽明脈氣所發。
6 穴名解滑肉門又名滑幽門(幽門乃胃與小腸相交之處,與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門)[1]。
《說文》:“滑,利也。”又有柔澤之義。《周禮·天官·食醫》:“調之以滑甘。”孫詒讓正義:“謂以米粉和菜為滑也。”肉,指可食之肉。《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門,人出入之處。《周禮·瘍醫》:“滑以養竅。”註:“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本穴內應腹膜油脂,外應松皮軟肉,與在任脈水分旁2寸,束帶滑軟之處,深部為小腸,主分水谷精血,滑利果肉米菜,因名“滑肉門”。[2]
7 所屬部位上腹[3]
8 滑肉門的定位標準定位:滑肉門在上腹部,當臍中上1寸,距前正中線2寸[4][5]。
滑肉門位於上腹部,臍中上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仰臥取之[1]。
滑肉門位於腹部臍上1寸,旁開2寸處(《針灸甲乙經》),又雲去任脈3寸[6]。
滑肉門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滑肉門的位置
滑肉門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滑肉門的位置(肌肉)
滑肉門的位置(內臟)
9 取法滑肉門位於上腹部,臍中上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仰臥取之[1]。
仰臥位,當臍中上1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處取穴[7]。
仰臥位,在臍上1寸,水分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快速取穴:仰臥,從肚臍沿前正中線向上量1橫指,再水平旁開3橫指處即是[8]。
10 穴位解剖滑肉門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分布著第九肋間神經分支。皮膚由第8、9、10肋間神經的前皮支重疊分布。腹腔內相對應器官是大網膜、小腸。
10.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壁[5]。
10.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腹壁靜脈分布;深層有肋閱神經、動脈和腹壁上動脈分布[5]。
布有第九肋間神經分支,並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通過[6]。
11 滑肉門的功效與作用滑肉門有和胃調中、寧神定誌的作用[1]。
滑肉門有鎮驚安神,清心開竅的作用。
滑肉門穴深部為小腸,主分水谷精血,滑利果肉米菜,凡病之應療以滑者,可取滑肉門穴,如腸套疊、腸梗阻亦可取用[2]。
12 主治病癥滑肉門穴主治癲狂,嘔吐,腹脹,腹瀉,腸鳴,急性胃腸炎,慢性胃腸炎,腹痛,腹水,泄瀉,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癲癥,精神分裂癥,癇證,心煩,吐舌,癲癇,精神病,子宮內膜炎,月經不調,舌炎,舌下腺炎,等。
滑肉門穴主治癲狂、嘔吐、腹脹、腹瀉[5]。
滑肉門主治胃腸、神誌等疾患:如腸鳴、泄瀉、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癲癥等[1]。
現代又多用滑肉門治療急慢性胃腸炎、精神分裂癥等[1]。
滑肉門主治胃痛,嘔吐,呃逆,腸鳴,泄瀉,癲狂等[6]。
滑肉門穴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腹痛,泄瀉,腹水;癲狂,癇證,心煩,吐舌,重舌[7]。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
婦產科系統疾病:子宮內膜炎,月經不調;
其它:舌炎,舌下腺炎,慢性胃腸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壹般直刺0.5~1.0寸[1]。
直刺0.8~1.2寸[6][5][7],局部有酸脹感[7],並向下放散[7]。
13.2 灸法可灸[1]。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6]。
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14 配伍滑肉門配中脘、足三裏,有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
滑肉門配中脘、足三裏,治胃痛[7]。
滑肉門配天樞、下巨虛,治瀉痢[7]。
15 特效 ***用中間三指指腹垂直下按,再向上托,用力揉按1~3分鐘,可輔助治療慢性胃腸病、嘔吐、胃下垂等疾病[8]。
16 文獻摘要《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癲疾,嘔逆,吐舌。
《針灸大成》:主癲狂,嘔逆,吐舌,舌強。
《外臺秘要》:主狂癲疾,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