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盆金邊吊蘭,層層疊疊,綠葉纖細,悠然舒展。文竹優雅的枝葉,靜靜地在陽光下,顯得更加安靜。天竺葵葉子茂盛,紅花嬌艷,色彩在陽光下傲然挺立。幾盆肉肉的,品種不壹樣,姿勢也不壹樣。迎著陽光,飽滿厚實的葉子像花朵壹樣,綻放著美麗的容顏。
我坐在窗邊,沐浴著陽光,看著房間裏的壹切都顯得很安靜,很柔和。溫暖的陽光入體,也入心,溫暖了身體,也喚起了內心深處那份淺淺的溫柔。閱讀或寫作,或做夢或冥想,在這個時候都是合適的。
拿起壹本書,但沒有打開。時間在身邊靜靜流淌,就像山間的小溪,壹路歡歌,從容下行。我靜靜的聽著這首歌,漸漸的開心開朗起來。這段時間是那麽的寧靜美好,沒有雜念,沒有凡人的塵埃,只有甜蜜的呼吸。
沈浸在時間裏,讓心出塵,遠離紅塵。讓美麗和歡樂在時間裏蓬勃發展,讓溫暖的陽光慢慢照耀,空氣中彌漫著幸福的味道。時間安靜而美好,我沈思。在寂靜中品味時光,像壹杯茶。在淡淡的苦澀中,漸漸品嘗出淡淡的醇香。
在我桌上的壹個玻璃瓶裏,有壹種鮮艷的百日草。高低傾斜,紅黃相映,驚艷別致。再配上幾盆綠植,陽光下的室內春意盎然。但在室外,是初冬,樹葉在落,草在落。想想這室內室外可謂兩個世界!
隨意翻開書,我的目光正好落在林清玄的散文《雲》上。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引用了兩首詩:壹首是胡適的《八月四夜》,另壹首是周邦彥的《關鶴齡》。
兩首詩,意思相近,結尾都是“酒醒,夜宵怎能天長地久?”壹種冷清中的孤獨,對時間的質疑。
人生境遇不同,人生混雜,各不相同。胡適先生體會到了周邦彥的孤獨,也發出了同樣的感嘆。但此時的我,卻在品味著時間的寧靜美好和歡樂,有點不符合。
但我明白,我們都在獨自品味時間,體驗生命的過程。只是不知道誰更深刻,更能理解人生境界的本源,是我在時間中的歡樂還是詩人的孤獨。
可能沒有可比性。人生不壹樣。但是,我明白,他們的孤獨有自己孤獨的高度。我很高興,但那只是普通女人的小幸福。也許窗外的冬天是它們的廣度和深度。而房間的溫暖是我淺薄的詩意。
視野、知識、心靈的界限,註定了每個人的星空。但無論如何,人生的境界在於不斷追求自我。“山往低處走,景往低處走。雖然不能到達,但我是向往的。”在我的人生中,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挫折和磨礪,終於可以明白自己的人生了。
窗外鳥兒在歌唱,天空湛藍,兩棵銀杏樹的葉子掉了壹半。隨風起舞的黃葉在空中自由飛舞。壹叢菊花在陽光下淡然開放。
生活在各自的時間裏,態度不同,坦然自在。理解冬天的節奏和春天的故事。假以時日,妳就能擁有壹顆豐富的心,擺脫自然,理解生活。
林清玄先生說:“做壹個自足的人,就是每時每刻都能看見雲從心靈的窗口飄過的姿態,在雲凈的永夜裏保持快樂和清明。”
就讓我做壹個自給自足的人吧。我能體會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論是痛苦,無奈,還是喜悅,也能從容淡定,發現生活中的不同境遇。通過時間的旅行,學會感受愛和美好,保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