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天不同的是,古代貼門神不是可有可無的場合,而是有相應的規則和制度。按照清朝內務部的規定,每年新舊之交都要將門神畫裝裱懸掛40天左右,然後交給內務部收藏,小心保管。門神不屬於佛、道、儒三大宗教,既沒有得到官方認可,也沒有列入國家官方祭祀的行列。為什麽清朝的帝國政府會為此制定詳細的規範?追根溯源,早在東漢時期就有類似的情況。在《漢代官名列傳》壹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官方明文規定,供奉門神的費用包含在單筆支出中,供品豐富昂貴。
夏商周:古代守門人曾經有壹只老虎。
為什麽古人如此重視門神?門神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要了解原因,要從古代對門的特殊看法說起。根據原始先民的迷信觀念,自然界中的狂風暴雨、疾病瘟疫,往往是由壹些邪惡的神和鬼引起的。為了獲得安全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草或樹枝編織柴火箔放在洞裏,設置壹扇真正的門,為自己營造壹個安全溫暖的小世界。後來因為壹個簡單的門,到了公元前五世紀,中國的建築業態基本完備的時候,出現了兩個可開可關的門。古代風水理論把家形象地比喻為壹個人的口鼻,與命運息息相關,切不可掉以輕心。所以古代蓋房子最重要的就是立門。在老木匠的鋪子裏,流傳著壹句諺語:建十座墳不如建壹扇門,意思是在安門立戶有很多規矩和禁忌。除了手辦,還要燒香燒紙,祈禱門關好,防止邪靈潛入屋內。
只有壹扇緊閉的門是不夠的。邪靈看不見摸不著。為了安全起見,必須安撫鬼神,使他們不會擾亂世界。在3000多年前的商王宮遺址中,考古學家挖掘了許多埋葬骨頭的深坑,特別是在門附近。他們大多是年輕人,身旁經常散落著長矛、盾牌等武器。推斷他們很可能是當時的護衛,在當時的安門大典上作為祭品被獻祭:用鮮血把地下的鬼魂嚇走,或者把活人獻給邪神以求保護。這個儀式的作用類似於今天建築的奠基儀式。隨著文明的進步,門前血腥的殺人儀式減少了,更多帶有巫術色彩的方式開始出現。屋頂建龍像,屋檐下掛辟邪物,門上畫神獸畫像,既是古建築不可或缺的結構構件,也是精神保障。在時代的召喚下,掌管門戶的神誕生了。
“守門人”壹詞最早見於《禮記》,壹部哀書。按鄭玄書中的說法:“釋食之時,亦為門神。”《禮記·月令》也有“秋夢之月拜門”的記載《禮記》反映了先秦時期的各種文明禮儀。當時皇帝高於壹切,所謂的“家人”不僅在廳堂上畫圖,在門上也畫圖。畫的是什麽?據周公旦《李周地官史事》記載,史事“居虎門左,治朝”。老師家是周朝的官名,掌管三德三線。虎門是道之門,是周天子每天辦公和管理政治的地方。在這麽重要的地方畫老虎,除了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老百姓,還有用老虎來防蟲防獸的原始俗義。
漢代:門神的祖先是茶基。
從文獻來看,周代門神的繪畫不壹定對稱,也不壹定構成藝術欣賞價值,只是為了“勇守”。其實從周朝開始,從春秋戰國到西漢,門神的形象更多的是象征和抽象。除了秦代有壹個銅人站在宮門外,沒有具體的人物。直到東漢以後,才誕生了個性化的門神。這是最高級的守門員,申屠和雷宇。然而,探索它們的起源是邪惡靈魂的古老象征。
茶是《詩經》中記載的壹種草藥的名稱。中醫醫學字典裏說,味苦,藥性明確,有化痰通絡的作用。據古代文獻記載,在門上掛茶草辟邪是從夏朝開始就有的民間習俗。這可能是因為茶草的刺鼻氣味,讓很多蟲子敬而遠之。這就給人壹種錯覺,以為在門口掛茶草就可以避開瘟疫,防止壹切疾病的侵襲。因此,人們把“神”字放在茶的前面,到了東漢,演變成了門神申屠。
另壹個守門員雷宇有點奇怪。據說它起源於壹種醜陋的甲殼動物——蝸牛。有研究者認為,雷這個字是象形的,就是地上放三只蝸牛的形狀。如果說茶是壹種對所有昆蟲都是刀槍不入的聖草,那還是有壹些被神化的理由的,相比之下蝸牛就遜色多了。然而,正是這只醜陋的蝸牛激發了壹位傑出的古代工程師。相傳魯班在建造城門時,覺得把門關緊後開關不方便,就打算開始完善。四處尋找靈感,看到幾只蝸牛在水坑裏覓食。壹有風吹草動,我就鉆進蝸牛殼,關上門。雖然它的身體很軟,但是關門的力量卻很驚人。受此啟發,魯班創造了第壹對鋪蓋頭,以借其關緊大門之意。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難以考證,但借用蝸牛來象征緊閉的大門卻由來已久。在壹座商代墓葬宮殿的遺址中,人們曾在大門附近發現大量深埋的蝸牛殼。有研究認為,這是壹種防禦性巫術,以確保墓門緊閉,墓室安全。在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雷宇也是掛在門口辟邪的常見象征。具體形狀是把螺螄殼串起來掛在門前。
夏朝的神土,商朝的雷宇,周朝的虎門,遇到了另壹種辟邪的習俗,為古代器物成年帶來了契機。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五十二面》記載了當時在門上方插桃枝驅鬼的方法,還有壹些比較精致的用桃木雕刻成玩偶掛在門前。桃木在古代有“畏鬼木”之稱。桃木驅鬼辟邪的信仰由來已久,大多與門戶有關。馬王堆出土了數十個紅木娃娃,專家認為其功能是驅鬼辟邪,保佑墓主人在黃泉世界裏長命百歲。這是西漢文獻中記載的掛桃木習俗的物證。東漢的壹個神話將這些神奇的神器融合在壹起,最終塑造了最古老的門神神荼和雷宇的形象。
相傳這個世界是人鬼混雜,* * *住在壹個地方,所以人被鬼騷擾,痛苦不堪。於是黃帝挺身而出,驅逐惡靈,把所有的人從泥沼中拯救出來。他的方法是把人和鬼分開。人類生活在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的地心,而惡靈則被放逐到周圍山高谷深、沒有植被的荒野。兩界之間只有壹條通道,位於獨朔山壹棵大桃樹的東北,供黃帝護送邪靈。這條通道是邪靈通往人間天堂的唯壹通道,所以被稱為“地獄之門”。樹下有兩個神,茶和雷宇,他們日夜守護,閱讀和引導各種各樣的鬼。壹旦有惡靈企圖入侵人間,二神馬上用蘆葦繩抓住,餵給二虎。
這個神話最早出現在東漢學者王充,他的《論衡定規》引用了《山海經》中的故事。後來東漢的書都有記載,還增加了壹些內容。比如《再造緯書集成》中增加了金雞啼桃樹的情節;應劭的“俗意”指的是神荼和雷宇兩兄弟,但他們是分不開的。
鎮守鬼門關的任務如此艱巨,黃帝又如此信任聖殿山。在民間門戶上畫個二神畫像,看門辟邪,再合適不過了。申屠和雷宇的傳奇眾神之路堪稱後世多姿多彩的門將文化的開篇傑作。
晉南北朝:武將門神加蓮花。
今天門神畫中的神兔和雷宇,大多是金盔金甲的造型。但從漢代流傳下來的畫像來看,當時的二神是壹個布像,帶著壹根蘆葦繩,穿著寬袍大袖。那麽他們是什麽時候穿上鎧甲變成武神的呢?這也要從兩晉南北朝說起。洛陽出土的北魏墓門神拓片,向我們展示了當時身著精甲的武將門神形象:身穿帶葉重甲,胸前兩圓護目鏡,腳踢皂靴,左手持盾,右手持戟,高鼻方臉,濃眉短髯,十分威武。據考證,武將盔甲上的花紋並非虛構,而是當時壹種先進的作戰裝備,叫明光甲。胸前的兩個防護鏡需要通過水磨工藝打磨成鏡面亮度。在實戰中,既能護心,又能反射陽光,使敵人因眩暈而失去戰鬥力。這種盔甲極其昂貴,當時只有將軍才準備裝備。
令人頗為不解的是,這種盔甲其實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發明出來了,當時眾神已經大行其道。為什麽他們沒有看到穿盔甲的形象?有人推測,這可能更多的是東漢及以後關於突出鬼神精神的談論,認為只有形象古樸奇特的神靈才足夠強大;北魏時,拓跋人比較務實。戰亂年代,上古神仙太過飄渺,全副武裝的將領更為現實,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但是光有優秀的設備是不夠的。神要超然脫俗,才能得到人的信任。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在北魏時期變得相當可觀。佛教的許多元素滲透到當地藝術中,為古老的門神增添了全新的魔力。
從北魏到北齊,歷代皇帝開鑿了大量的佛教石窟,以天王、壯士為門神的形象雕刻在門口,以保護佛菩薩。這些石雕華麗精美,無不顯示出當時畫家和專業工匠所能達到的高超藝術水平。
佛教裏沒有“門神”這種東西,只有護法,比佛、菩薩、羅漢都低。佛經上說護法都是武藝精湛,出神入化,職責就是護持佛菩薩。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曾經闖蕩江湖的鬼魅,但是聽了佛祖的講經之後,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得到了充分的覺悟,並發誓要獻身佛教。他們喜歡聽人念經。無論男女貴賤,只要虔誠念經,護體就會降臨人間,保護他不受侵犯。
佛教護法身份的引入,給古老的門神文化帶來了全新的內涵。在河南省鄧縣出土的南北朝晚期墓門壁畫中,兩位武將正頭戴鋼盔,手持鬥劍,守衛著墓門,豪情萬丈,人物上方還有壹段飛舞,已經是帶有佛教影響的門神畫了。在上面這幅亮甲將軍門神的畫中,將軍面前的蓮花將畫面填滿,更是為其增添了壹絲佛教的神聖。這是門神畫中首次出現的佛教造型元素。
唐朝:文官武將招數多。
到了唐代,佛教藝術更加漢化,寺廟寶塔上的守門畫種類繁多,有的是名家所作,如段的《酉陽雜記》、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載了長安、洛陽寶塔上的守門畫家和內容。大門上要畫珠子壓頭發,要踩妖怪的藥叉(底座上放著聖茶)。旁邊往往是壹雙繡花長裙,交出仕女們的門神。這就是大門畫武士,內室畫仙女的門神格局的開始。此外,廚房的門上要刷上“神捧美食”,倉庫的門上也要刷上“捧天瓶,傾其所有寶”的門畫。按說佛教是壹種舍生忘死壹無所有的修行,為什麽還要門神守護?這種門神畫,消解了釋迦牟尼棄位成佛的本義,卻滋生了糧食、金銀首飾湧入倉庫等世俗的念頭。
但最大的變化還是突出在兩位將軍門神的角色分配上。北魏的將軍門神幾乎壹模壹樣,須發直立,虎視眈眈,而唐朝的門神則是壹個帶著盔甲頭盔的武將和壹個帶著簪冠的文官。壹個暴力,壹個溫柔,模仿皇帝指揮文官站在不同階層的場景。這種圖案是唐代門神繪畫的壹大創新。很有審美趣味,壹文壹武,壹個張弛有度,讓畫面充滿了節奏感,也更豐富更吸引人。
但是,在唐朝的首都,他們自己的城門的風格不能是任意的。政府對此有嚴格的規定。大紅色是非常高貴的顏色。即使是王公貴族的房子,也必須得到皇帝的批準才能使用,否則會導致死亡。黃色是首相官邸大門的特殊顏色。至於普通人的家,只需要塗成黑色就可以了。門上的彩繪裝飾也有評分規則。用什麽圖形,什麽顏色,比如近代文官武將的彩畫,絕對不敢貼在門上。所以漢代流傳下來的各種辟邪,在唐代依然盛行。紅木板依然承擔著門前守護的功能,另壹種神秘的繪畫符號開始流行。
到了唐代,漢代門上的畫虎有了繼承和變化,即在畫虎時,在虎額上寫“子”字,稱為“陰間鬼神之名,可止瘧癤”。這壹習俗最早見於段的《酉陽雜記》,相傳出自《舊漢書》中的記載:古代驅疫有幾個角色,“任濤、葦索、蒼洱、虎”。蒼耳似乎是壹種植物。由於是豎寫的,段認為蒼洱是上下結構,其讀音是漸進的。是後人把“蒼”字傳播錯誤,逐漸寫成的壹種說法。張旭的《宣石誌》又作了解釋:“裴漸居沂水,擅見洞中鬼。道士李俊見了伊,就寫了壹封信給博陵崔公,信中說:“如今做鬼已經沒有用了。當時朝野逐漸有所耳聞,但並不評判所謂,而是實實在在的把自己的話寫在門上,營造出壹個特殊的地方。“正如張旭所說,人們把造鬼的裴誤認為裴的耳朵,居然在虎頭上寫了壹本書,從而創造了壹種新的門神畫。
古時候,神荼和兩兄弟捉鬼餵虎。到了唐代,又增加了壹種飼養員鐘馗,省去了餵虎的情節。從此出現了醜人看守畫。原作者是大畫家吳道子。沒有鐘馗這回事,因為唐玄宗李隆基遊驪山,失眠臥病在床。在他的夢裏,總是有孩子在叫喊和受苦。有壹天,我正心煩意亂的時候,突然看到壹個大鬼從天而降,用腳把小孩壹個個撕開,然後抓住壹個小孩。唐玄宗急忙上前道謝,發現大鬼就是前幾天因相貌醜陋被取消進宮考試資格,撞柱身亡的醜書生鐘馗。鐘馗解釋說:玉帝同情他的冤屈,任命他為專職的陰陽界捉鬼的鬥篷官。唐玄宗向吳道子還價,把自己的夢想告訴了他,讓吳道子給他畫像。吳道子“如果妳看到了,就制定壹個進步的計劃。”。擡頭看了很久,我撫著他說:‘這是妳的夢,也是我的夢,為什麽不呢?’"
以上記載始見於宋代沈括的《孟茜筆談》。從沈括的文字中得知,老吳道子的鐘馗是禁止的,正面是唐人的題字。唐代的鐘馗是以“歲末放逐”為目的而寫的,並告訴世人。到了宋代,雕版印刷不僅在年中被禁止,還被贈予朝廷官員,還被民間大量印刷出售,造就了最另類的門神。
鐘馗,非僧非道,非官非民,衣衫襤褸,面目猙獰,充滿鬼氣,卻受到歷代書畫家的喜愛。試圖畫鐘馗的畫師,大多是正直的人,或者生活坎坷。他們和那些被壓迫的民間畫師壹樣,用鐘馗發誓擺脫世人邪靈的仇恨,畫鐘馗泄憤。
宋朝:趙即位。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人物生活安定,生產逐漸進步,特別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展,使得門神畫開始大量印刷,流傳全國。孟神父在《東京夢》中介紹了當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城市生活,描寫了汴梁開封城王公貴族和下層百姓的生活。這裏有座無虛席的書店和劇院,擁擠的茶館和旅館,四點鐘新鮮的瓜果,各種流行的民俗節日和習俗。“12月農歷大年初壹,門神和鐘旭都印好了,在街上賣……”這說明在公元十世紀的中國,民間雕版印刷門神已經非常普遍,深受勞動人民的喜愛。
這時,北宋第三任皇帝創造了壹對門神:趙雲和伍子胥。這兩個人壹個是三國時期的白馬將軍,壹個是戰國時期慘死的忠臣。他們是怎麽走到壹起成為守護者的?這也要從宋代壹個說書人講的壹個故事說起。
曾在武祠舉行祭祀儀式。有大臣告訴我,伍子胥鞭打過楚王的屍體,趙雲也曾公開訓斥過主公劉備的妻子。所有這些都是令人發指的欺詐行為。兩個人在武廟享受香火祭祀是不合適的。
宋真宗沈思了壹下,說雖然他們有這個缺點,但他們也是壹代英雄。作為妥協,兩人的雕像被移走,放在武廟門口祭祀。這可能會誤導當時汴梁的媒體,以為皇帝把他們加為武廟的門神。民間開始紛紛效仿,於是這兩個互不相幹的上古英雄,攜手進入門神隊伍。
對於汴梁的紙畫店來說,年底的門神畫是件大事,潛在市場巨大。理論上,門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門,每個門上都應該有門神畫。當然這只是畫店老板的壹廂情願,因為競爭也很激烈。北宋時期商業發達,店鋪眾多,而繪畫、刻字費時費力。壹印出來就有幾千個,萬壹賣不出去,損失也不小。門神畫的大眾商品性使其成為反映宋代民眾生活的壹面鏡子,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想要成為暢銷書,就要有最吸引人的賣點,把握流行的風向標。北宋靖康元年,汴梁居民家中流行壹種特殊的將帥。它不是佛教中的保護女神鐘旭,而是北方敵人金國的將軍。當時文獻記載:“門神多舉,戴虎盔,宮門以泥金裝飾。”
這壹年恰逢靖康之亂的前壹年。邊境口岸經常處於緊急狀態,戰士們經常以少勝多,這對宋軍打擊很大。戰爭的進展是汴梁市民關心的話題。這種遊牧民迎合了目前人們關註的焦點,所以銷量極好。多年以後,南宋壹位有識之士回憶起當年的這壹不祥之兆,痛哭流涕,說“虎頭人是漢奸,金飾更在門下”,確實是亡國的先兆。
元代門神:酒樓新添四子
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人,住在拱頂的帳篷裏,關於門神的繪畫文字資料很少。但元代的酒樓很多,和皇帝是個大酒徒有關。酒店通常會用華麗的門神畫來裝飾,以吸引那些喝酒和喝得好的人。《晉代實錄·遺俗析》記載:“酒槽中,門下四公子畫:春、、、新。用紅漆保護它...又把韓中立和唐畫為家門口……”四個兒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看重金錢、好客飲酒的貴族,所以在門口塗上紅漆欄桿保護。呂洞賓成仙後,“三醉嶽陽樓”無疑是酒仙。鐘離權在壹家酒店遇見了呂洞賓。他不喝酒嗎?元朝建立大都會後,來北京經商的國內外商人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認識漢字,所以不知道街上的商人賣的是什麽。在門頭和額頭上繪制四胞胎和呂洞賓·韓中立等不朽人物,實際上是門神增加題材、起到廣告作用的第壹步。
由於成吉思汗信奉全真教,元朝統治者對道教推崇備至,道觀增多。山門雕神,效法佛寺,加青龍、白虎兩尊。青龍和白虎是“天四靈在方”,青龍和白虎在東西,道觀大門在南,所以兩靈是門神。二神之名可見於明代姚的《常熟私錄》:“至道觀山門二大神,左為青龍之神,白虎為護衛之神”。至今,在山西洪洞元代古道關山門壹帶,仍可見到青龍白虎門神壁畫的殘跡。至於張夢和監獄士兵的來源,它可能與申屠和雷宇的相同。都是人擬定的,沒有確定的依據。
明朝:歷史名人盈門。
明初社會發展穩定,經濟繁榮,工商業發展的景象遠好於前朝,繪圖印刷也突飛猛進。當時,從皇宮到鄉鎮,每年除夕夜,人們都用門神來裝飾年畫,迎接春節,不僅美化了人們的家園,增添了民俗文化,還影響了文學和其他藝術,產生了以門神為主題的新作品。
明代門神畫的壹個特點就是古代名人走馬上任,如前朝的趙子胥,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其中以和尉遲恭最為著名,享譽全國,遠近聞名。在明清雕刻的年畫中,據《西遊記》中尉遲恭、秦記載,他們穿戴整齊:“頭戴金盔,光彩照人,身披鎧甲龍麟,護心映祥雲,獅子挺抱,繡彩雲。這張是怕星星,那張是映著月光四處飄。他曾經是英雄,是老臣,卻只是做了幾千年的家丁,幾代的門神。”他們為什麽會成為門神?是因為他們的武功天下無雙,還是恰好同朝為官,私交密切?要弄清天下第壹神的真實故事,需要從唐太宗李世民在民間的獨特形象說起。
唐太宗是壹代賢明的皇帝,他不僅自己建設了國家,而且開創了為後世所稱道的貞節之治。他是賢明皇帝的典範,但在民間故事中,唐太宗也是最大的麻煩。為了征服世界,他殺了太多人。為了奪取王位,他甚至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並脅迫父親唐高祖退位。這些都有史書記載,不能敷衍。唐太宗的很多故事都是從這個硬傷中誕生的。這個故事最早的版本甚至出現在武則天死後幾十年的時代。在敦煌發現的唐太宗前往冥界寫了壹本書,這是故事的核心。他密切關註殺害他的兄弟,會見了顏,並多次被法官詢問。最後又被放回死裏,換取皇位被天庭下令,創造盛世造福萬民。這個時候,唐朝的故事大綱裏,已經沒有秦瓊和尉遲恭這樣的門神了。在宋元時期的民間故事中,又增加了秦瓊和尉遲恭作為門神。
到了明朝,兩位將軍的故事變成了這樣:唐太宗有壹次得了壹種怪病,晚上總夢見有鬼在宮裏爬梁柱,摔磚瓦,弄得唐太宗好幾天睡不著覺。看到唐太宗臉色陰沈,衣衫漸寬,兩位老臣自告奮勇為皇帝站崗。老將當班,鬼驚,太宗得以安眠。三天夜班下來,唐太宗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兩位老臣,就讓丹青大師為兩位將軍畫了詳細的畫像,掛在臥室門口。鬼見了分不清真假,也不敢進門騷擾。
雖然唐太宗功過相抵,但在老百姓心目中,殺兄脅父無論如何都是壹個不可磨滅的心結。所以這壹代賢明的君王在說書人的故事中往往成為被良心折磨的皇帝,不斷受到鬼魂的騷擾,使他成為最需要保護的對象。而秦瓊尉遲恭恰好有過救星在戰場上的光榮經歷,這讓宮門捉鬼救星的故事更有說服力。
選擇他們的另壹個原因在於門神繪畫藝術的內在規律,壹個黑臉,壹個白臉,壹個暴戾的氣質,壹個溫婉,這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經典範式。歷史上的尉遲恭是西域來的會師半決賽,所以他是那種臉像鍋底,大蒜頭鼻子,豹眼豎眉,滿臉胡須的將軍。秦瓊在現實歷史中對人的評價並不好,但在隋唐等小說中,他的性格豪爽溫和,頗像劉備這種白臉將軍,實在恰如其分。
皇帝的故事總能吸引觀眾,更何況是脆弱的皇帝。壹代保守而飽受折磨的賢明君王,兩位名垂青史的開國元勛,壹技之長,壹黑壹白,是絕佳的搭檔。秦瓊尉遲恭當選最佳守門員的傳奇歷程,是造神運動的又壹經典。
明代戲曲中有許多關於門神的題材。如雜劇《守門人》中,作者借過年來改變守門人的民俗。這個情節的主旨很簡單。新守門員來了,但老守門員拒絕讓位。鐘旭、廚君、呵呵、子固等神多方勸他,最後他不得不請九天監把老門將送走。喜劇壹方面諷刺了那些貪權不肯讓位的官員,另壹方面也反映了門神的畫每年都被撕成碎片化為灰燼,根本沒有神。至此,可以說拜門戶的習俗已經逐漸消失。
清朝:門神也要跟上潮流
清兵入關後,唐太宗和皇太極積極吸收漢文化。到康熙時,宮中風俗沿襲明制。清代是民間藝術的繁榮時期,體現在木板上的門神畫,就是門神畫作坊多,產量高,品種多。清代的門神畫沒有兄弟二人,都是以歷史小說人物為主,形式與以前的將軍持瓜持斧畫不可同日而語。據劉繼興考證,民間神祇還包括《封神演義》中的道士燃燈和,東周的孫涓,西漢的蕭何韓信,東漢的吳,晉代的文嬌,唐朝開國元勛的弓箭手謝,金蘭的好友王伯當,北宋的焦贊,抗金英雄嶽飛韓世忠,水滸傳中的李逵華容和王勃。以上歷史小說中的人物都是成雙成對的門神,都屬於同壹個朝代,都有對應的故事情節。此外,還出現過女性當門神的場景,如(《三唐南唐鼓歌》)、穆、秦良玉等。
全國各地的門神都不壹樣。比如河南人崇拜的門神就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趙雲和馬超。河北人崇拜的門神有馬超、馬岱,而冀西北地區則崇拜薛、蓋素。陜西人崇拜孫臏和龐涓,泰和楊。而派駐漢中壹帶的大多是孟良和焦贊兩個蠢貨。最有意思的是,京北密雲地區供奉的門神,其實是夫妻——楊宗保和穆。
清中葉以後,戲劇的發展為門神畫提供了強有力的內容支撐。那時候戲劇是最高級的藝術,戲劇明星像今天的影視明星壹樣受到很多粉絲的追捧。門神畫藝沒有掉隊後,也加入了這場特別的時尚追逐。當時畫店往往高薪聘請著名畫師,特別關註北京各大劇場。壹旦有著名藝術家演出新戲,馬上把精彩場面畫出來,送回畫店印刷。再過幾天,人們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最新款式的戲劇門神了,其操作流程與今天的娛樂新聞報道非常相似。所以清末的佛法僧在《燕京年》中說:“門神都是拿著劍的,或者叫申屠、雷宇,或者叫秦瓊、景德,其實都不是。但稱之為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