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房中術,是指男女房中交合的方法與技巧。道家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本,世間萬物皆分陰陽,人雖是萬物之靈,也以男陽女陰區分。因此,房中術被道家吸收可以說有著它的必然性。
房中術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伴隨著中國人尋求長生的理想產生的。縱觀古今歷史,凡是習練房中術有成的人物,無不都是長壽之人,尤其是彭祖,老子,孫思邈這些更是房中術修行有成的翹楚。
道家認為的道是壹種宇宙運作的方式,由自然事件引導其軌跡,而德是促使這些自然事件發生的力量。道家學說傳統的核心中陰和陽的概念對應著道和德,而陰和陽是構成宇宙的基礎。這種說法暗合了現代宇宙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的理論,時間和空間相互依存,構成了整個宇宙,而道家理論認為宇宙是道和德構成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像陰陽壹樣,是相互依存的。
道家教導要通過智慧和超然行為與宇宙規律結合,終極目標是達到與道的和諧,追求長壽或永生是道家的另壹和隨後的目標。
▲道教三清畫像
在萬法自然的前提下,道家認為世間萬物只要客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其中也包括人的七情六欲。為了達到陰陽和諧的目標,男女交合在道家看來並不以為恥,而是壹種順應自然的表現。道家性實踐被認為是合陰陽致和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壹,促進更好的健康和潛在的永生。
房中術在與道教結合之前,其發展也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古代先民剛剛褪去動物的野性和無知,如饑似渴地觀察這個世界的同事時,也逐漸對自身有了了解和認識。
繁衍生息這個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無法躲避的話題讓古代先民充滿了好奇,壹個生命從無到有的過程讓原始的生殖崇拜誕生,生殖崇拜經過數千甚至上萬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性文化,而我國古代賢哲們則以此為基礎,發展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房中術。
歷史上的房中術研究者普遍以素女和玄女為房中術的祖師爺。素女和玄女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我們不得而知,從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的下半部分幾乎都是後人假托黃帝與素女的對話書寫而成可見,古人對素女在房中術以及養生之道的研究方面地位的認可。
春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老子在其撰寫的經典《道德經》中指出,構成人體生命的三大元素是精、氣、神,而精是構成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
▲老子道德經
老子被奉為道教的教祖,《道德經》也被奉為教經,後世很多醫學論著都是以《道德經》為基礎撰寫而成,包括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的思想基礎也是來源於《道德經》。可以說《道德經》是中國古代醫學,養生學以及房中學的基礎理論。
《道德經》中有不少關於房中術的論述,在第六章中,有這樣的論述:
“谷伸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這裏強調的是就是要深藏元精,要愛精惜氣。老子的這壹觀點是指導後世房事養生學研究的綱領,後世房中家雖有千門百派,千方萬術,但基本都是以此為理論基礎。
考古學家曾經在壹個戰國中期的古墓中發現了壹件手杖,手杖的把頭上套了壹個玉制的裝飾品,為十二面棱柱體,棱面刨光,每面自上而下陰刻篆文三字,有重文符號九,合計四十五字,首二字為“行氣”,故今定名為《玉飾杖把行氣銘》:
“行氣:吞則搐,搐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明。明則長,長則復。復則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逆則死”。
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專論房中術的歷史遺物,是壹篇極有價值的房事交合術的韻文。
▲黃帝內經
秦漢時期是房中術發展的壹個重要時期。這期間,道家學派逐漸發展為黃老學說,道學家們假托黃帝立言,對老子學說加以改造和發展,並綜合先秦各家學說的重要內容而形成的壹種新道學的理論體系。這壹學派頗重醫藥、養生和人體生命學的研究,於房中學的研究尤有建樹,此時的房中學研究已經成為中國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黃老學派的不斷努力,中國醫藥學已有高度發展,《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中醫理論的基本形成,該書中對於房事中的七損八益問題已有專門論述。此時的房中學在之前的基礎上引進了仿生學,性心理以及解剖學,內容較過去有了極大的豐富。
西漢時期的劉向是當時眾多房中術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在所撰寫的《列女傳》中提及《素女經》五卷,是房中術專著,可看做中國古代房中術發展到成熟時期的代表作。該書對房事節度,養生除病等壹系列問題進行了探討,此書對後世影響極大,遺憾的是這部房中術經典流傳不久便遺失了。
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了道教,將房中術當做壹個專門的學科加以研究,結合道家養生氣功,行男女雙修之功,為房中術增加了新的內容。可以說道教的創立是房中術走向全面發展的開始,不過當時儒術當道,又和剛剛傳入國內佛教的禁欲主義發生沖突,因此道教房中術往往被人斥為淫邪之術。
▲房術奇書相關記載
魏晉六朝時期是道教的低谷期,當時的中國出現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局面,朝不保夕的生活讓老百姓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來世,道教及時行樂的教義逐漸失去了市場。盡管失去了來自皇室官方的支持,道教依然在民間流傳。葛洪和陶弘景是這個時代房中術研究的領軍人物。葛洪《抱樸子》,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禦女損益篇》均是房中學專著。而《黃庭經》的問世,又為後世丹經學派企求長生久視之道開啟了先河。
唐朝雖然國力強盛,道教也受到來自皇室的扶持,但這壹時期關於房中術的新作論著卻不多。值得壹提的是五代時期著名道士、陳摶老祖在華山山洞裏留下壹部《陳希夷房術玄機中萃》,後被明朝道士所得,更名為《房術奇書》。與前朝房中學著作不同,這是壹部專供貴族士大夫淫樂女色並企求延年益壽的房中術專著。此書的出現,標誌著房中術開始向著妖魔化的方向發展,加之唐朝中後期,道教煉丹術壹分為二,采陰補陽的理論被某些內丹家歪曲理解,致使壹些居心叵測的人以修生養性之名,行淫穢之實。
房中術在宋元時期整體呈現走下坡路的態勢。尤其是元朝建立之後,奉喇嘛教為國教,喇嘛教為了迎合蒙古皇帝,大力發展房中術中淫邪內容,習練之人往往損人不利己,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張三豐畫像
盡管明朝有張三豐這樣的房中術大師,但依然不能挽回房中術淪落為旁門左道的命運。明朝數十代,幾乎每個皇帝都信奉道教,道教房中術也是他們習練的科目之壹。只不過這些皇帝習練房中術只是為了個人私欲,對房中術的理解也只是皮毛,修煉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淪為茶余飯後的談資笑柄。
佛教在清朝的興起讓道教逐漸邊緣化。房中術經過明清兩代小說家的演繹,基本已失去它的本來面目,變成淫邪淫邪之術。加之經過數百年的文化禁錮,朱程理學以及佛教文化的推廣,禁欲主義成為國人的意識形態,對於房中術,此時的國人是羞於說出口的。
房中術是在中國人追求自然和天性的過程中誕生的,隨著歷史的推移,逐漸吸收融合形成壹門養生學科。房中術的沒落,有著來自封建文化的壓力,也有著習練房中術者自身的原因。隨著養生科學的興起,房中術再度回到國人的視線之中,只是已不復當年輝煌。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曾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