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集團,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鄂爾多斯建立國家。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他們披發左衽。
公元前九世紀以前,匈奴王族即夏朝王族後裔的壹支主要分布於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匈奴是夏朝王族後裔之壹的斯基泰人征服其他黃種遊牧民族以後不斷融合,像滾雪球壹樣壯大的。
據蒙古諾彥山和額金河流域匈奴貴族墓葬出土的織錦與壁畫來看,匈奴貴族帶有明顯斯基泰血統,如身材魁梧、藍目多須。從匈奴單於歷年秋季在鄂爾多斯祭祀龍神的習俗來看,匈奴原型即殷商甲骨文蔔辭所記載的龍方,圖騰為黑龍。
擴展資料: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降漢朝,20多萬匈奴百姓被安置於今內蒙古、山西與陜西北部及甘肅東部壹帶,為漢帝國守邊。東漢後期他們內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與漢人雜居。曹魏時代,匈奴部眾被編入郡縣戶籍,融入漢族之中。
五胡亂華時,首先起事的就是匈奴族的領袖劉淵,從他用漢人的“劉”姓,可見他已以漢族人自居了。北匈奴則在漢朝軍隊的攻擊下,壹部分由北單於帶領,西遷至伊犁壹帶,再向西遷至東歐,就是四世紀在歐洲出現的匈人的祖先,他們在多瑙河中遊建立匈奴王國。
這壹支匈奴人後來融入匈牙利壹帶的土著之中。而留在漠北的匈奴人,據估計約占全部匈奴人口的40%,則加入新興的鮮卑,成為鮮卑族的成員。南遷的匈奴族與漢人雜居,加入漢族,留在漠北的加入鮮卑,西遷的成為東歐民族的壹份子,匈奴族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