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特產有八公山豆腐、老虎油補酒、大救駕、鳳臺肥王魚、上窯龍缸、火烙畫、樹皮畫等。 八公山豆腐起源於安徽的淮南地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淮南八公山壹帶,叫做“八公山豆腐”。 這種豆腐采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當地農民制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壹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據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即今壽縣),招賓客,方士數千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想煉丹不成,反以黃豆.鹽鹵(又有說石膏)做成豆腐。 關於八公山豆腐還有壹種傳說:劉安在家煉丹不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下來八位老人,雖須長齊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飛。劉安大驚,疑是神仙,便求長生不老妙方,老人說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劉安如法炮制,得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就從八公山下傳播開來。 上窯古稱秦墟,歷來就有經商之習,是三縣壹市重鎮,商賈雲集,騷客多集此地,故民風盛行。 當地人每逢傳統節日和走親訪友時,多有拎上集市的壹種看似金黃澄澄、壹反反整齊如梭地捆紮在壹起的“點心”,大家都把它稱“饊子”,也有稱“油果”、“油面條”等的。總之這種食品由來已久,據相傳和考證:“饊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傳入上窯壹帶,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據老人回憶,上窯街上的“饊子”做的最地道的有兩家,就是“楊氏炸饊鋪”和“蔡氏炸饊鋪”。 上窯“饊子”和其它地方的“饊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壹直保持傳統工藝,用面粉、明礬、精鹽、白糖等和成油面,經過餳制過程,制饊藝人用其高超、熟練的技術把油面盤擰成網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鍋中浸炸定形,成品後有乳白色、淡黃色、金黃色,軟、脆、焦、酥、香、鮮、鹹、微甜等特點。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燴、涮、淡季制餒,可做主料、輔料。由於其食用方便,價廉質優,頗受當地鄉鄰和外地客人喜愛。
夏集面圓又稱莊子面圓、貢圓、白圓、飪子等口味鹹鮮適度,香醇爽口,南北皆宜。
典故:有關夏集面圓傳說很多,因它地取古壽州。相傳夏集面圓,曾作為貢品,以謝聖上聖明,解百姓於火熱、饑餓之中,救大命之恩。
又有說:“莊子”曾經遊塵途經壽春壹帶, 饑渴難忍,投壹老農婦家,農婦用當地的“飪子”招待了他,莊子吃後,贊不絕口,頗為感激,故流傳至今。
洛河豆餅又稱洛澗豆片、金錢餅、小豆餅(以洛河、上窯壹帶為主要生產區。
做法:將綠豆粉、面粉加水和成水粉漿,下平鍋中攤(烙)成似銅錢狀大小的餅片。可炒、炸、燴、掛箱等,當地有軟炒豆餅、香炸豆餅、怪味豆餅、掛箱豆餅,是入饌佳品。
典故:傳說在清朝道光年間,古洛澗(洛河)大灣,連年饑慌,壽州知府令鄭氏為洛澗郡長鄭郡令赴任,勤懇為民,治郡有方,鼓勵鄉鄰務農經商,並提議制豆餅為商品,是時洛河壹帶盛行,故影響四方。
淮南牛肉湯選料講究,取制江淮壹帶的黃牛為原料,用牛骨頭熬湯,煮牛肉時必須浸泡血汙,內臟清洗幹凈,均可下鍋同煮,還用自制的牛油,將炸制好淮椒(紅幹椒)做成紅油。
牛肉湯故以湯為主,湯不醇則無味,然牛肉湯的燙制方法多樣,都取用當地特產,淮芋粉、綠豆餅、豆腐皮(幹章、百頁)、豆圓子等為輔料。
淮南牛肉湯,給人的感覺是:湯濃醇鮮,香辣適口,原料豐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無窮,四季皆宜。
制法:取豆腐375克,用刀塌成細泥;水發蹄筋切成細末,再取蝦仁、魚肉雞脯肉各125克,分別排斬成細茸泥,放豆腐泥內,加入蔥姜汁、紹酒、鹽、味精拌勻,擠成球形滾上蹄筋末;取1只盤,抹上豬油,將蹄筋末放盤內,上籠蒸熟取下待用。再將剩余的豆腐、蝦仁、雞脯肉、魚肉、香菇、蘑菇、筍分別切成小方丁。炒鍋放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時,將小方丁下鍋煸炒,加入鹽、味精、白糖、紹酒翻炒幾下,成餡心,裝碗備用。將雞蛋清抽打成雪花狀,加味精、鹽少許,攪拌成泡沫糊;取1只大平盤,把調好的泡沫糊先用壹半抹在盤邊四周,然後把炒好的餡心放在圍成壹圈的泡沫糊上,再將另壹半泡沫糊抹在餡心上,做成壹個雪白的“空心月亮”,再用火腿末和香菜葉點綴成幾朵花草,最後把豆腐蹄筋球堆放在“雪月”中間、勾入流水芡澆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