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原田淑人的樂浪考古調查

原田淑人的樂浪考古調查

原田淑人最初參加的國外考古調查,為朝鮮樂浪考古調查。1916年,日本“朝鮮總督府”設立“古跡調查委員會”。1918年,原田淑人、濱田耕作被任命為這壹“古跡調查委員會”委員之壹。同年,原田對早年池內宏調查過的樂浪新羅時代的壹座古墓開始了調查,持續時間不長。不久,原田作為海外考古研究員被派往英國、法國留學。歸國後的原田再赴朝鮮,開始主持樂浪古跡的調查。

事實上,以朝鮮平壌為中心的樂浪群時代的遺跡調査,最初始於日本學者關野貞,繼而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荻野由之、白鳥庫吉先後在此展開過調查。由於這壹古跡盜掘活動不絕,日本歷史學家黒板勝美甚為擔憂,自認為讓盜墓賊盜走文物還不如讓日本學者挖掘出來帶回日本進行研究更有價值,於是,他與史學家村川堅固商議,***同說服細川侯爵,獲得其贊助資金,作為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的研究事業,委派原田淑人主持樂浪古跡的考古挖掘工作。1925年,在原田的指揮下,日本考古隊對樂浪古跡中壹座相對保存完整的古墓開始挖掘。同年9月8日開始破土,由於墓中漆器遺物取出的困難,挖掘工作至到12月6日才結束。

從中挖掘出的漆器銘文上判斷:這座古墓為後漢時代的古墓,同時從出土文物中的木印刻字上推斷出了被葬者的姓名和生前職務名。

這次考古挖掘確認的漢代完整“木槨墓”,為當時東亞地區的首次發現。原田將調查寫成詳細調查報告書,後以與田澤金吾***著的形式和《樂浪》題名於1930年由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出版。 這壹調查報告作為當時東亞地區有關漢代古墓調查中難得壹見的完整報告書,對後來東亞地區的漢代古墓調查產生了影響。這主要源於原田對漢代古籍的深厚修養。

基於這次考古調查的成果,1931年在平壌成立了朝鮮古跡研究會,專門從事樂浪郡時代遺跡的研究所同時在平壌設立。1933年,樂浪郡遺跡研究所獲得了日本學術振興會的補助金,原田淑人被邀擔任研究員。因他忙於“東亞考古學會”的事務,壹直無時間參加研究所工作。1935年春、秋和1937年夏,原田受朝鮮古跡研究會的委托,三次擔任被推定為古樂浪郡治遺址的土城裏土城考古發掘“主查”。當時在日本文獻史學領域,有關樂浪郡治所在地的論爭紛起,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樂浪郡治地最初在平壌,後來遷移到土城裏。為了搞清樂浪郡治地何時遷移的問題,日本歷史學界熱望考古學界介入,由此便有了原田擔任“主查”的這三次考古挖掘。

三次挖掘的結果,從中發現了楽浪郡屬縣名的封印泥以及後來辨明為“樂浪禮官”役所名的瓦片出土地點。由於土城裏土城面積方圓達40萬平方公裏,這三次考古挖掘面積極小,作用不大,因而留下了大量未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