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七味丸簡介

七味丸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醫級》卷八 2.1 方名 2.2 七味丸的別名 2.3 組成 2.4 主治 2.5 附註 3 《經驗廣集》卷壹 3.1 方名 3.2 組成 3.3 主治 3.4 七味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備方法 3.6 用藥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七味丸 * 七味丸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qī wèi wán

2 《醫級》卷八 2.1 方名

七味丸

2.2 七味丸的別名

附子七味丸

2.3 組成

六味丸加附子。

2.4 主治

陰虛火不歸根,及吐衄因虛火;陽虧畏冷,自汗便溏,虛火上炎,形體瘦弱。

2.5 附註

附子七味丸(《飼鶴亭集方》)。

3 《經驗廣集》卷壹 3.1 方名

七味丸

3.2 組成

熟地8兩,山茱萸4兩,山藥4兩,丹皮3兩,澤瀉3兩,肉桂2兩,大附子2兩。

3.3 主治

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而患流註不潰,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臍腹疼痛,夜多便溺;又治婦人脬轉,小便不通。

3.4 七味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心白湯送下。

3.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3.6 用藥禁忌

忌鐵器。

古籍中的七味丸 《證治準繩·女科》:[卷之三雜證門下]嘔吐

局方》人參丁香散、理中丸,及許仁則半夏丸、人參七味丸。如胃熱而嘔吐者,宜用小柴胡湯、蘆根湯、竹茹湯...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八十二婦科心鏡(上)]婦人嘔吐候

之後,若病根未盡除去,再不可合半夏丸,宜服人參七味丸,與半夏相間服亦可。人參七味丸與半夏相間服亦可...

《女科證治準繩》:[卷之三雜證門下]嘔吐

局方》人參丁香散、理中丸,及許仁則半夏丸、人參七味丸。如胃熱而嘔吐者,宜用小柴胡湯、蘆根湯、竹茹湯...

《類證治裁》:[卷之壹]火癥論治

火也,乃假熱癥,用承氣白虎湯立斃。當峻補真陰。七味丸料,重加肉桂。水煎冷服,諸癥必退。翌日畏寒足冷...

《醫學從眾錄》:[卷二]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