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哪些有用的開卷成語典故?

有哪些有用的開卷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是指有關成語產生、形成和流傳的故事和傳說。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不僅僅代表壹個故事典故,更是壹句現成的俗語,很多都是因為隱喻性的引申而被廣泛引用。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壹些有用的成語典故,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開卷有益。它經常被用來鼓勵人們努力學習,多讀書會使他們受益。

這個成語出自《水滸傳》。唐太宗每天讀三卷《玉蘭》,因為缺了點什麽,就在業余時間補上了。品味:開卷有益,但我覺得不費力。

宋初,宋太宗·趙光義命文官方莉等人編纂了壹部大型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

本書是壹部很有價值的工具書,收集摘抄了1600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歸類為55本,卷數1000冊。

此書編纂於宋太平興國年間,故命名為《太平總類》。對於這樣壹部巨著,宋太宗規定每天至少要讀兩三卷,壹年之內讀完,於是改名為《太平禦覽》。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讀這部巨著時,有人認為皇帝處理這麽多國事,每天讀這麽大壹本書太辛苦了,就勸他少讀書,不必天天讀,以免勞累過度。

然而,宋太宗回答說:我非常喜歡讀書,我經常從讀書中獲得樂趣。多讀書總是有益的,我也不覺得困擾。

所以他還是堅持每天讀三卷,有時候因為國家大事忙還得抽時間補上,經常對身邊的人說:只要妳把書打開,總是好的。

宋太宗很有學問,因為他每天讀三卷《太平禦覽》,他處理國家事務也很得心應手。當時大臣們看到皇帝讀書這麽勤快,他們也很用功,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宰相溥不常讀書,卻孜孜不倦地讀《論語》,半部《論語》治天下。後來,開卷有益成了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