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蘇星止咳顆粒簡介

蘇星止咳顆粒簡介

目錄1拼音2蘇星止咳顆粒藥典標準2.1名稱2.2處方2.3制備方法2.4性狀2.5鑒別2.6檢查2.7含量測定2.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2.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2.7.4測定方法2.8功能與主治2.9用法與用量2.10規格2.65438+438+03版3蘇星止咳顆粒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標準3.1拼音名稱3.2標準號3.3處方3.4制備方法3.5性狀3.6鑒別3.7檢查3.8功能與主治3.9用法與用量3.65 438+00規格3.11貯存4蘇星止咳顆粒說明4.1藥品類型4.2藥品名稱4.3漢語拼音 顆粒4.9註意事項4.10蘇星止咳顆粒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4.11備註5參考文獻:古籍1蘇星止咳顆粒*蘇星止咳顆粒相關藥品說明書其他版本1拼音xū ng s ū zh ǐ ké k ē。

2蘇星止咳顆粒藥典標準2.1名稱蘇星止咳顆粒

蘇星止咳顆粒

2.2處方苦杏仁63g,陳皮47g,紫蘇葉63g,前胡63g,桔梗47g,甘草16g。

2.3制作上述六味,將苦杏仁搗碎,用溫水浸泡24小時,水蒸氣蒸餾,收集50毫升蒸餾液至0.8毫升90%乙醇,再次蒸餾,收集適量重蒸餾液,測定重蒸餾液中氫氰酸含量,加水稀釋至每1毫升含3.0毫克氫氰酸的苦杏仁重蒸餾液,備用;紫蘇葉、前胡和陳皮,提取揮發油;將上述四種藥渣與桔梗、甘草加水煎煮,每次2小時,合並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適量蔗糖,制粒,幹燥,冷卻,噴入上述苦杏仁重餾液17ml和揮發油如紫蘇葉,混勻,即得。

2.4性狀本品為淡黃褐色至黃褐色顆粒;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2.5鑒別(1)取本品20g,置於錐形瓶中,加入15ml水,在瓶中掛壹張三硝基酚試紙,用邊緣有小缺口的軟木塞塞住,慢慢加熱至微沸點。幾分鐘後,試紙變紅。

(2)取本品40g,置5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250ml水,連接揮發油測定儀,從測定儀上端加水至刻度並溢流至燒瓶中,然後加入1.5ml石油醚(60 ~ 90℃),連接回流冷凝器,加熱至沸騰,保持微沸2h,冷卻,分離石油醚層。此外,取0.7g紫蘇葉作為對照藥材,通過相同方法制備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分別吸取10 ~ 20μ l供試品溶液和10μl對照藥材溶液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9: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20g,加甲醇60ml,加熱回流65438±0小時,過濾,濾液蒸幹,殘渣加30ml水溶解,用水飽和正丁醇振搖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並正丁醇層,用正丁醇飽和水洗滌兩次,每次65438±00ml,棄去水洗液,蒸幹正丁醇層,殘渣加甲醇65438。取甘草酸銨對照品[1]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點於用1%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同壹矽膠GF254nm薄層板上,取正丁醇-冰醋酸-水(6: 1: 3)上層溶液為展開劑。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1]相對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2.6檢查應符合顆粒劑(藥典2010版附錄壹C)的有關規定。

2.7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D)。

2.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0.5%乙酸(20: 80)用作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3納米。根據橙皮苷峰,理論塔板數應不低於4000。

2.7.2對照溶液的制備取橙皮苷對照品約65438±02.5mg,準確稱定,置於65438±0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確量取3ml,置於25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成品(每1ml含橙皮苷15μg)。

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不同裝量下的本品內容物,研磨,混勻,取約2g,準確稱定,置於帶塞錐形瓶中,準確加入20ml甲醇,塞好,稱定,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 Hz)30min,取出,放冷,再次稱定,用甲醇補足損失。準確量取5ml連續濾液,置於1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

2.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65,438+00μ l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產品。

本品每袋中陳皮的含量以橙皮苷(C28H34O15)計,不得少於1.8mg。

2.8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化痰。用於風寒感冒,咳嗽,氣逆。

2.9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2g壹次,壹日三次,小兒酌情減量。

2.10規格12g每袋。

2.11存儲密封。

2.12註:氫氰酸含量的測定,取重餾出液適量,加水20ml,加入碘化鉀試液2 ml和氨試液2ml,用硝酸銀滴定溶液(0.1mol/L)緩慢滴定至溶液黃白色混濁不消失為止。每1ml硝酸銀滴定溶液(0.1mol/L)相當於5.405mg氫氰酸(HCN)。

2.13版《中國藥典》2010版

3蘇星止咳顆粒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標準3.1拼音名稱蘇星止咳顆粒

3.2標準編號WS3B270397

3.3處方苦杏仁63g陳皮47g紫蘇葉63g枳實47g前胡63g甘草16g

3.4制作上述六味,將苦杏仁搗碎,用溫水浸泡24小時,加熱蒸餾,將蒸餾液導入裝有90%乙醇的容器中,當蒸餾液達到50毫升時停止蒸餾,然後重新蒸餾,收集重蒸餾液約17毫升。測定重餾出液中苦杏仁苷(C20H27NO11)的含量(中國藥典1995版175頁項下的方法),按1ml稀釋至51mg苦杏仁苷,備用;將紫蘇葉、前胡和陳皮蒸餾提取揮發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另器保存;將桔梗、甘草及藥渣苦杏仁、紫蘇葉、前胡、陳皮加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與蒸餾水溶液合並,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粉適量,制粒,幹燥,冷卻,噴入揮發油如苦杏仁蒸餾液17ml和紫蘇葉,混勻。

3.5性狀本品為黃褐色顆粒;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3.6鑒別(1)取本品20g,置錐形瓶中,加15ml水,管內掛三硝基酚試紙,用邊緣有小缺口的軟木塞塞住,慢慢加熱至微沸。幾分鐘後,試紙變紅。

(2)取本品2g,加入10ml水,用力搖動1分鐘,應產生持久的泡沫,在10分鐘內不會消失。

3.7檢查應符合顆粒項下的有關規定(附錄I C)。

3.8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化痰。用於感冒、風寒、咳嗽、正氣不利。

3.9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壹次,12g,壹日三次,小兒減量。

3.10規格12g每袋。

3.11存儲密封。

湖北省藥品檢驗所起草

4蘇星止咳顆粒說明書4.1藥物類型中藥

4.2藥品名稱蘇星止咳顆粒

4.3蘇星止咳顆粒藥物的漢語拼音

4.4配料:苦杏仁、陳皮、紫蘇葉、前胡、桔梗、甘草。

4.5特征蘇星止咳顆粒為淺黃褐色至黃褐色顆粒;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4.6蘇星止咳顆粒的作用主要是宣肺散寒、止咳化痰。用於感冒、風寒、咳嗽、正氣不利。

4.7規格12g每袋。

4.8蘇星止咳顆粒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壹次12g,壹日三次。

4.9註意事項1。避免辛辣和油膩的食物。

2.蘇星止咳顆粒適用於風寒咳嗽,表現為咳嗽重、氣短、咯痰稀而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

3.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心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如果服用壹周後癥狀沒有改善,就要停藥去醫院。

5.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高熱、體溫38℃以上,或患者氣短,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痰由白轉黃者,應去醫院治療。

6.如果長期服用,應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7.對蘇星止咳顆粒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蘇星止咳顆粒性狀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督下使用。

10.請將蘇星止咳顆粒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11.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在使用蘇星止咳顆粒前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4.10藥物相互作用如果與其他藥物壹起使用,可能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4.11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