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考古隊在秦燒制磚瓦遺址發現的100多具人類骨骼,經DNA檢測確認為西歐和亞洲的T群個體。“在世界上西歐和亞洲有65,438+00個人擁有這個T-群體,分別屬於瑣羅亞斯德教、波斯人和庫爾德人。”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徐智最近興奮地說。
2003年2月,按照慣例,秦始皇陵考古隊開始清理壹處秦代燒制磚瓦的窯址。窯址位於臨潼區秦俑博物館前,南驪山被洪水沖走。
壹個多月後,考古隊在窯址旁距離地表約10米深的壹個坑中,發現了100多具人類骨骼。該坑位於秦始皇陵的東面,形狀不規則,就像壹座萬人坑。大多數人死後不久就被隨意扔在這裏。考古隊最終確認骨骼數量為121。據現場專家初步推測,他們是因修建秦始皇陵而死亡的勞動者。
為了進壹步判斷這些人骨,2004年9月,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從121遺骸中隨機抽取了50個樣本進行DNA檢測。幾個月後測試結果出來了。成功提取的15人類遺骸樣本中,有壹個樣本具有西歐和亞洲的特征,屬於典型的西歐和亞洲的T群個體。
“在世界上西歐和亞洲有65,438+00個人擁有這個T-群體,分別屬於瑣羅亞斯德教、波斯人和庫爾德人。”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誌激動地說。按照考古學的定義,西歐和亞洲都屬於歐洲。
“關於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記錄,只有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現在有了這具屍體,就有了秦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證據。”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告訴記者。
在考古學看來,“洋勞工”的發現已經“來到”2200年前的中國腹地,其意義不亞於在金字塔建造者中發現東方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另壹方面可以作為解開秦始皇陵之謎的有力證據。
猜1。帶來外域科技的文化使者。
有專家稱,“洋勞工”可能是當時派往秦朝的外來文化使者。持有這種猜想的人把“外來勞工”和秦始皇陵的修建聯系在壹起。段清波說:“秦始皇陵有太多的謎團無法解開,但現在發掘出來的這具骨架或許能給我們壹個明確的答案。”
據統計,秦始皇陵中有8000多個真人大小的陶俑。“這不符合中國的墓葬規範。秦以前沒有出現過,以後也沒有哪個皇帝修過這麽大規模的墓。”
段清波說,壹個文化成果總有壹個長期的逐步發展和延續的過程,但秦始皇陵中的陵墓文化屬於“前無古人”。“現在看來,墓葬中有與埃及非常相似的高大身影,其中的聯系可能是參與施工的外籍工人。”
此外,秦始皇陵的建造技術也讓考古學家頭疼。據調查,墓內有1米長、40厘米厚的空心磚,近2米高的兵馬俑也是空心的,在隨後的數百年間沒有出現過。段清波說,秦兵馬俑雖然是漢代仿制的,但只有40厘米高,技術含量大大降低。
“如果只從秦朝本身發展,這些問題都是謎,但如果把這些驚人的技術放到世界上,把‘洋工’引入問題,就方便解答了。”
雖然文獻中沒有記載秦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和外國使節的到訪。但根據歷史事實,秦朝相對較短,但在15年,由於秦始皇死後的戰亂,所剩無幾,可以查閱的史料很可能被毀;此外,秦始皇有周遊列國的習慣,還派徐福下海尋找長生不老藥。這些歷史事例也表明,秦朝與外國交流是完全可能的。
猜想二。間接俘虜的外國戰俘
“這個外來工很可能是被抓來參與修建秦始皇陵的。”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譚敬澤更傾向於掠奪理論。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張認為,根據當時的歷史事實,秦朝的勢力範圍並沒有去西域,不可能在西域抓人修建秦始皇陵。但據史書記載,秦朝多次對外作戰,名將蒙恬多次擊敗匈奴。“當時匈奴勢力範圍比較大,經常接觸和接觸西方人。他們在戰爭期間俘虜西方人並不奇怪。”
“所以秦朝再次與匈奴作戰,俘獲匈奴,是很正常的。這個人是外地人。”葛熊健教授說,這種通過戰爭手段與外國人的接觸有時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除了有可能在對外戰爭中俘虜“洋工”,也有人認為“洋工”是在與秦人接觸時被掠奪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堅持認為,在秦朝時期,中國和西方之間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交流。譚敬澤認為,漢代以前,中國北方是草原民族自東向西的遊牧之地。“在秦始皇統治之前,雖然東西方很少有大規模的人群交流,但小規模的人群交流是存在的,也是正常的。”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有了中西交流的明確證據。但據考證,四川生產的物品,從漢代開始就流傳到了印度和中亞。“必須有交通路線可以流通,從漢朝到秦朝的時間很短。不到壹百年,壹條交通大動脈的形成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葛教授對分析說。
“所以,既然有交流路線存在,就不能排除外籍勞工在與秦人交往時被掠奪的觀點。”
猜想3。秦朝外地人的後裔
根據文獻記載,參與秦陵建設的人在不同階段的領地是不同的。陵園大規模建設期間,從全國各地征集了70多萬人參加工作。封墓的時候,為了不漏,埋了無數的勞工。
那麽,“洋工”會不會原本就是秦朝的?有專家表示,這種觀點需要基於另外兩種可能:當時秦朝境內或周邊已經有外國人居住?還是秦人與外地人通婚並留下後代?
對於前壹種可能性,有壹個不可忽視的歷史事實:秦朝時期,位於河西走廊的少數民族後來遷徙到了中亞。據歷史地理專家考證,河西走廊壹直是中國西部和北部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主要道路之壹。在這個民族大遷徙的時候,這裏的民族構成更加復雜。"與這種歷史狀況相聯系,“外來工”的出現更為正常."
第二個問題,許誌似乎很有把握。他說,“西歐和亞洲的特征”遺跡的發現表明,在漢代絲綢之路繁榮之前,東亞人與西歐和亞洲可能已經有了頻繁的接觸,甚至發生了壹些基因交流。譚敬澤教授也認為,“外來工”的基因雖然有西歐和亞洲的成分,但很可能不是第壹代。至於是哪壹代,現在還不確定。"
此外,專家還列舉了另壹個史實:早在北方開通“絲綢之路”之前,成都人就已經進入雲南,經過緬甸,到印度,到中亞,轉向歐洲,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南方絲綢之路”。這壹史實進壹步說明了在漢代絲綢之路繁榮之前,東西方基因交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