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傷科匯纂》是在什麽情況下著作而成的?

《傷科匯纂》是在什麽情況下著作而成的?

《傷科匯纂》(1815),是清末骨傷科學家胡廷光積壹生之才學和經驗編纂的壹部傷科文獻匯編,內容十分豐富,參考價值較大。胡廷光,字耀山,號晴川主人,浙江蕭山縣人。父親專傷科,廷光自幼隨父學習,不滿足於家傳寶書《陳氏接骨書》的比情況下,乃以《正骨心法要旨》為經,以諸子百家為緯,廣搜傷科諸要,更參與家傳之法,附以已得之驗,匯輯成編。分傷為44門,增方藥千余首,12卷,為清及以前傷科之最。可惜,作者在封建社會末期保守思想影響下,強調“……截獸體以續人體,雖有方書,不經而不用載也”;“執村媼之見,郢書燕說,雖亦幸中,不精而不足載也;至於刳腸剖腸,刮骨洗腦等法,非神農家事,惟漢華佗有其術,不傳而無可載也。”從此可知,《傷科匯纂》雖以廣收博采著稱,然其所不載者,多為骨科手術和群眾中或民間醫生的手法、手術和經驗,這就暴露了胡氏也是壹位學術思想比較保守的骨傷科學者。必須指出,《傷科匯纂》集諸家有關骨解剖、生理及骨折脫臼整復手法之繪圖***42幅,是十分珍貴的。有些圖是轉繪於前人的創作,但最有學術價值的骨傷整復圖,很可能還是胡氏設計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