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為南潯望族,代有文人。祖父蔣維基,精小學,工篆書、填詞,兼長繪事,少好聚書。叔祖蔣維培,亦名蔣睿,附貢生,候選訓導。兄弟倆均為南潯有名的藏書家,***聚書各萬卷。多精鈔舊刻。得嚴可均所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晉南北朝文》,謂其卷帙每系重謄,寫不暢,勢必淹沒,乃著《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晉南北朝文編目》103卷。每篇必註明所出之書,其參校各書亦並備載,間有訛漏,俱為考證,日後縱或缺佚,猶可按目補題。有《麗贏館書目》,藏宋善本21-種,元本37種,明本43種,禦題《永樂大典》原本六冊,還有手鈔秘本約195種,遺失書目146種。父蔣錫紳字書箴,七歲能詩,十三歲畢十三經,光緒五年(1879)舉人,對祖傳藏書又有擴展。
蔣系劉錦藻姻親,父親蔣錫紳與張謇、湯壽潛都是摯友,故湯壽潛與劉錦藻長浙江鐵路公司正副總理時,蔣汝藻任董事。光復初,湯壽潛出任浙江省都督時,他出任浙江第壹任鹽政局長,以後去南通協助張謇舉辦實業,為張謇得力助手。蔣汝藻久居滬上,足跡又遍大江南北各大城市。
他承家學,能鑒別古籍真偽,更廣為搜集,清末民初之際,各地都有藏書散出,如寧波範氏、杭州汪氏、泰州劉氏、涇縣洪氏、貴陽陳氏等藏書家散出之古籍,多為蔣汝藻購藏,特別對祖輩家藏散出之書,更廣為搜求,在南潯唐家兜老宅居處,辟傳書堂藏書室,編《傳書堂書目》,藏宋善本83種,元本102種,明本863種,並以1500銀元覓得宋孤本周密《草窗韻語》壹冊六卷,即以此書名額其書齋,名“密齲樓”,集祖孫三代藏書,不亞於陸心源的“百百宋樓”。著《說文解字校勘記》15卷,《求是齋雜著》三卷,未編定本有《唐藩鎮考》、《水經註碑目考》等。
蔣汝藻晚年生活不裕,將藏書陸續轉讓給他人,但大部分均為上海商務印書館的東方圖書館收購,成為涵芬樓的藏書。1932年1月28日,上海爆發淞滬抗日戰爭,閘北東方圖書館遭敵機轟炸焚毀,幸善本書包括原蔣汝藻所藏者早已轉移至安全地區,故仍完整保留無損,解放後歸北京圖書館收藏。張元濟曾撰《涵芬樓燼余書錄》,其中所收批校本,有相當部份系原“密韻樓”的藏書。蔣汝藻於1954年在滬病逝,終年78歲。子蔣祖詒系臺灣大學教授,為發揚先祖藏書和《密韶樓藏書誌》未刊印遺願,根據抄校本,改稱《傳書堂藏書誌》,於1974年在臺灣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