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非,曾用筆名梁子。1981年出生於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金龍鎮。199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出版有作品集《背叛繆斯》梁子卷,長篇小說《賞金獵手-風行者1950》以及網絡小說《麻醉針》《旗正飄飄》等,其他作品散見全國和各地時尚生活雜誌及網絡。職業經歷廣告公司文案,雜誌編輯,電視編導,網站總編輯。
中文名:梁子非
別名:梁子非/梁子
國籍:中國
民族:廣西壯族人
出生地: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金龍鎮
出生日期:1981年
職業:企劃總監
代表作品:《背叛繆斯》《賞金獵手-風行者1950》《麻醉針》《旗正飄飄》
作品
賞金獵手
書名:賞金獵手-風行者1950
作者:梁子非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1日
平裝:275頁
語種:簡體中文開本::16
目錄
第壹章生死托孤\001
匪首\001
幼虎村\007
鷹犬山梁\013
雙煞\019
寮寨\024
人虎搏殺\031
第二章神鬼河谷\038
起死回生\038
絕境\045
“和玉”\054
雌雄雙諜\060
殺出重圍\067
第三章高崖墓冢\076
將計就計:特務\076
活死人洞\083
解救\090
萬崖石墓\096
重金懸賞:“上活”\102
第四章風之傳人\109
追捕調查組\109
越南北部:燕子大山\114
以彼之道\124
國家的戰爭\132
涅_\140
第五章波詭雲譎\145
追“易身”\145
反追捕\151
不為人知的真相\162
高手過招\167
最後的秘密\174
此恨綿綿無絕期\180
第六章迷霧重重\188
壹網打盡\188
終極巫蠱\195
美色\202
困獸之鬥\209
點化\217
第七章國之重器\225
影子計劃\225
真假人身\231
半路出錯\239
內訌\246
計中計\252
第八章殊途同歸\258
英雄歸來\258
經書下落之謎\264
結局:雨夜來客\270
作品簡介
這是壹部發生在1950年剛建國時期的關於賞金獵手的故事。1950年中,小生意人李開門因壹段因緣巧合的山中奇遇,搖身變成壹個神秘的賞金獵手。嶺南十萬大山中,新入行的李開門從此身不由己地卷入壹宗又壹宗神秘案件中:蒼莽的嶺南十萬大山無人能解的秘密,頑固殘匪、雌雄間諜、古老部族後裔、鬼神莫測的賞金獵手“風行者”,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因同壹個目的頻頻交鋒惡戰重金懸賞下,賞金獵手傳人李開門到底經歷了多少離奇神秘的追蹤抓捕事件?
作品序言
賞金獵手,英文叫TheBountyHunter。據說這個行業在西方擁有很悠久的歷史,自從國家誕生的那時起,這個行業就已經存在了。當然,這個行當也因這兩年上映的壹部好萊塢同名電影火了壹把。所謂的賞金獵手,就是通過完成雇主的高難度任務來獲得高額賞金的人。按照這個去理解,賞金獵手與獵人差不多。但獵人獵取的是動物,賞金獵手獵取的是人或者財物,乃至稀世珍寶。只是,他們拿到了珍寶後,那珍寶還不是他們的,他們得把獵到的財寶還給雇主,才能換取傭金。在西方國家,賞金獵手如若違反了雇傭合同,對其處罰相當嚴重,輕者不能在這個行當裏繼續謀生,重者有可能丟掉性命。行有行規,其中的門道不是外人能了解的,況且,在賞金獵手盛行的西方國家,非行內人士也只能知道個壹鱗半爪。我在這裏要說的故事,不是西方賞金獵手,而是咱們中國的賞金獵手——壹個不在三百六十行裏的詭秘職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然而賞金獵手這個職業,從古至今,並不在三百六十行之中。在三百六十行中,連仵作樵夫都算是壹門營生,而賞金獵手並不算壹行,中國的賞金獵手雖然自古就有,但不入流,所以,未在正史裏有過詳細記載。
然而,賞金獵手行當在中國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他們靠的不只是得罪天下人的膽魄,還需要超常的智慧和不同尋常的技術手段。
在中國古代的賞金獵手中,不乏壹些有膽有識、有勇有謀的大人物。因藺相如完璧歸趙壹事名揚天下,行當中的後輩敬仰他,遂把藺相如供為行當的祖師爺。秦皇漢武,歲月如梭,朝代更替,後人把世間各行各業歸納為三百六十行,但唯獨神秘的賞金獵手未被歸納其中,為何?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是個極為神秘的行業。如果不是行內中人,誰又會知道藺相如是這個行業如雷貫耳的祖師爺呢?我今天能和各位細說這個行當的前世今生,其實與我手中的壹本古籍有關。
我手中這本古籍,年代久遠。相傳此古籍出自明代萬歷年間,我曾查閱無數資料,但這本名為《風經》的古書未在正史和野史筆記中有過記載。這本古籍殘本是我的祖父臨終之前留給我的,他對我父親說,就算給個金山銀山都不賣,這本冊子曾經救了他的命,若傳下去,將來必定也能救後人的命。
這本《風經》,記載了中國古代賞金獵手的故事,算是壹本古代賞金獵手入門手冊。話說回來,我祖輩並不是賞金獵手出身,我們家只是嶺南十萬大山腳下某個縣城裏本分的普通人家。這本古書今天能在我手裏,也算是壹種造化,這其中的因緣巧合,可謂壹言難盡。
故事都有壹個由頭,這得從我的祖父講起。
我的祖父名叫李開門。相傳,他出生在清晨,曾祖剛打開庭院的門,就聽到臥房裏的接生婆說兒子已經出世。曾祖大字不識壹個,既然是開門時生的,那就叫李開門吧,賤生賤養。在中國人的觀念裏,取名阿貓阿狗容易養大成人,曾祖給祖父取名李開門,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950年,祖父李開門偶然的壹次進山經歷,揭開了壹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且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成了這壹行當的衣缽傳人——現代的人習慣把這個行當稱之為“賞金獵手”,不過,在中國,從事這個行當的人,其得道者自古就有壹個外號:“風行者”。
我的祖父李開門如何從壹個普通人變成鬼神莫測的賞金獵手,他當時經歷的種種磨難,現在說起來,仍令人匪夷所思。
作品文摘
生死托孤
1949年,深冬。
那壹年,李開門還不到26歲,雖然生得相貌堂堂,壹副俊男人的模樣,但可惜,他只是壹個賣粽子的小生意人,且世代以賣粽子養家糊口。李開門是家中長子。俗話說長子半個父,能頂半房梁。所以,李開門在16歲時便接了老爹的班在街上擺攤賣粽子,讓年老體弱的老爹待在家看家。壹個賣粽子的小生意人,與賞金獵手這個行當沒有任何關聯,但是,命運偏偏在這段動蕩年月裏同他開了壹個玩笑。
那時,正是解放戰爭進行到收官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掃中國的時候。全國上下大勢已定,只剩下壹些地方武裝和土匪仍試圖負隅頑抗,而李開門所生活的縣城,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土匪窩子。
據說,解放軍的四野部隊解放縣城時,全縣活躍的土匪不下五萬人。天啊!那是五萬人啊,頂得上壹支滿員的軍隊了。不過,這些土匪大都是壹些烏合之眾,其出身大多貧苦,是活不下去了才上山找活路。1949年後,蔣委員長的壹紙任命,讓他們做起了春秋大夢,還以為當了個什麽司令,榮華富貴就來了,淳樸的山裏人可不曉得蔣委員長早已逃去了臺灣,那所謂的反攻大陸只是壹個到死都不能實現的荒唐夢。從此,縣城內這些被任命成國軍的土匪算是倒大黴了。
四野的部隊乃精銳之師,從東北壹路打到南方,戰無不勝,所向披靡,連小諸葛白崇禧的長江天塹都不能抵擋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步伐,更何況這些不識時務的土匪?
深冬時分,霜雨漸濃,四野的壹個團浩浩蕩蕩地開進縣城,國民黨政府的縣長早已逃之天天。解放軍進城布防,頒布公告,管理並遣散了國’民黨縣政府遺留人員,接管了街道、工廠及作坊,接著,開了壹個聲勢隆重的誓師大會,開始剿滅山裏的土匪。
那天,李開門挑著擔子像往常壹樣上街,正準備開市,忽然聽到劈啪的腳步聲,前方街道上,壹個解放軍提著司登沖鋒槍朝他沖過來。李開門對解放軍進城時紀律嚴明的形象記憶猶新,看這解放軍匆忙的樣子,想必是正在執行公務,抓壞人呢。那解放軍戰士見街邊上的李開門,趕緊問道:“老鄉,見到壹個人跑過去了嗎?”李開門腦子壹轉,確確實實沒看到街上剛才有人,忙說:“解放軍長官,這條街上就我壹個,沒見著別人咧!”解放軍戰士聽了李開門的話,摸著腦門自言自語道:“奇怪啦,媽拉個巴子的,明明有人跑過去了呀,難道我瞅錯了?”
李開門再次搖頭,肯定剛才沒見有人跑過去。
解放軍戰士見李開門是個老實巴交的小生意人,瞧了瞧也沒發現異常情況,轉身去別的地方搜尋去了。臨走之前,這解放軍戰士向李開門交代,“老鄉,現在縣城裏正在抓壹個十萬大山的匪首。這個匪首膽子很大,竟然敢單身進城挑釁解放軍,我們正在展開搜捕行動。在剛才的交火中,那匪首已被打傷了,妳在街上做生意,目標挺大,被搜捕過程中的亂槍誤傷就不好啦,解放軍是咱老百姓的隊伍,妳還是先回家躲壹躲吧”
李開門被這個解放軍的善意感動了,謝過解放軍後趕緊收攤回家。就像解放軍說的,如果被亂槍打中,小命就沒啦,還怎麽繼續賣粽子養家糊口?家裏上有老下有小,還是保命要緊。這麽壹想,回家的腳步就越來越快,身上的貨擔搖晃著,幾乎是奔跑著進了弄堂。
這是壹條南方常見的鋪滿寬條石的弄堂,兩邊都是嶺南風格式樣的民居,李家的祖屋在弄堂的最裏面。李開門走進弄堂,他太熟悉這個地方了,就算不看路也壹樣能健步如飛。不料,在距家門口還有幾十米時,腳下忽然被什麽東西絆了壹下,摔了個嘴啃地。自己摔著了不說,那些還沒來得及賣出去的粽子也壹個個滿地亂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