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憶江南中描寫杭州美景的詩句是

憶江南中描寫杭州美景的詩句是

1. 憶江南關於杭州的詩句

憶江南關於杭州的詩句 1.憶江南之杭州古詩的意思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古語雲,言而無文,行而不遠。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壹千多年,而且還將壹直流芳百世,那麽這寥寥數語,文在何處?如何能“行”如此之遠呢?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壹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裏常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裏也可見端倪,“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麽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麽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麽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訂擔斥桿儷訪籌詩船澗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於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壹副畫面。壹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也許,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麽錢塘潮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桂子不壹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錢塘江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海門入海。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湧入,異常壯觀。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後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高達數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裏,就能看見那卷雲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裏尋找那美麗的傳說,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壹動壹靜,從中我們可以壹窺作者內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壹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竹葉青並非是吳酒啊,這是怎麽回事呢?壹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裏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壹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壹詩裏就有“甕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想吧。十多年後,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壹定的精神滿足。

參考資料:

chelseage@天涯社區

2.關於杭州的詩句大全

《憶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題臨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歐陽修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3.憶江南之杭州古詩的意思

如“兩個黃鸝鳴翠柳,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常壯觀。

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後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高達數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裏。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麽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在大詩人杜甫的詩裏常常可見,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湧入,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至海門入海,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 也許,而且還將壹直流芳百世,那麽這寥寥數語,文在何處?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壹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古語雲,言而無文,行而不遠。

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古籍載,郡亭枕上看潮頭,壹動壹靜,從中我們可以壹窺作者內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這是怎麽回事呢,趣意盎然。

上句寫跑去寺裏尋找那美麗的傳說,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

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壹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杭州靈隱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種也,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麽錢塘潮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桂子不壹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

錢塘江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壹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最憶是杭州,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如何能“行”如此之遠呢,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神馳江南,撫今追昔。

十多年後,他在洛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使自己得到了壹定的精神滿足。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壹副畫面,應該說。

白居易身在洛陽。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那麽看起來。

山寺月中尋桂子,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

何日更重遊,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是什麽給他的感受最深呢、“若下春”之類?壹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壹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於桂花影中,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

’至今中秋望夜,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白居易在另壹詩裏就有“甕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詩情畫意,引人入勝,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

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從他的詩裏也可見端倪,“夕照紅於燒,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就能看見那卷雲擁雪的潮頭了。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鶯”著手,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從今時,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想吧,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意思就是何時。

三首詞,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流傳至今,已是壹千多年,竹葉青並非是吳酒啊,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壹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春”在這裏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壹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

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

4.關於杭州的詩句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5.關於杭州的古詩句

1、直把杭州當汴州

林升

《題臨安邸》

2、最憶是杭州

白居易

《憶江南·江南憶》

3、杭州壹望空

現代

毛澤東

《五律·看山》

4、羅剎石在杭州)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5、未能拋得杭州去

白居易

《春題湖上》

6、曾向杭州看上元

劉辰翁

《減字木蘭花·無燈可看》

7、今夕是杭州

劉辰翁

《水調歌頭·此夕酹江月》

8、杭州萬裏到幽州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

9、臨末了壹個好躲難的杭州又失了守

賈鳧西

《木皮散人鼓詞》

10、杭州萬裏到幽州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6.求有關杭州的詩句

白居易 雜曲歌辭·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白居易 戲醉客 莫言魯國書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請君開眼望,綠楊風下有紅旗。

白居易 潮 早潮才落晚潮來,壹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 和同州楊侍郎誇柘枝見寄 細吟馮翊使君詩,憶作餘杭太守時。君有壹般輸我事,柘枝看校十年遲。

白居易 憶江南詞三首(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白居易 贈盧績 餘杭縣裏盧明府,虛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頭似雪,壹杯相勸送殘春。

姚合 牧杭州謝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許拜杭壇,欲謝旌旄去就難。偷擬白頭瞻畫戟,四神俱散發毛寒。

曹唐 小遊仙詩九十八首 八景風回五鳳車,昆侖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須覓餘杭阿母家。

曹唐 小遊仙詩九十八首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白礬煙盡水銀冷,不覺小龍床下眠。

李中 送虞道士 煙霞聚散通三島,星鬥分明在壹壺。笑說餘杭沽酒去,蔡家重要會麻姑。

白居易 桐樹館重題 階前下馬時,梁上題詩處。慘淡病使君,蕭疏老松樹。

自嗟還自哂,又向杭州去。 杜甫 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覓使寄此二首 聞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風塵淹別日,江漢失清秋。影蓋啼猿樹,魂飄結蜃樓。

明年下春水,東盡白雲求。 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歲熟人心樂,朝遊復夜遊。

春風來海上,明月在江頭。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

無妨思帝裏,不合厭杭州。 白居易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榮名得幾許。

甲乙三道科,蘇杭兩州主。才能本淺薄,心力虛勞苦。

可能隨眾人,終老於塵土。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何處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蘭麝熏行被,金銅釘坐車。

杭州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羅隱 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常時憶討論,歷歷事猶存。

酒向餘杭盡,雲從大滌昏。往來無道侶,歸去有臺恩。

自此玄言絕,長應閉洞門。 白居易 臘後歲前遇景詠意 海梅半白柳微黃,凍水初融日欲長。

度臘都無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風光。郡中起晚聽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墻。

公事漸閑身且健,使君殊未厭餘杭。 白居易 餘杭形勝 餘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繞郭荷花三十裏,拂城松樹壹千株。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句 稽山鏡水歡遊地,犀帶金章榮貴身。

官職比君雖校小,封疆與我且為鄰。郡樓對玩千峰月,江界平分兩岸春。

杭越風光詩酒主,相看更合與何人。 白居易 答微之誇越州州宅 賀上人回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

厭看馮翊風沙久,喜見蘭亭煙景初。日出旌旗生氣色,月明樓閣在空虛。

知君暗數江南郡,除卻餘杭盡不如。 白居易 答微之見寄(時在郡樓對雪) 可憐風景浙東西,先數餘杭次會稽。

禹廟未勝天竺寺,錢湖不羨若耶溪。擺塵野鶴春毛暖,拍水沙鷗濕翅低。

更對雪樓君愛否,紅欄碧甃點銀泥。 白居易 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句留是此湖。 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喜與杭越鄰郡因成長句代賀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結緣,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歡喜開書後,舊事思量在眼前。越國封疆吞碧海,杭城樓合入青煙。

吳興卑小君應屈,為是蓬萊最後仙。 白居易 題石山人 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膻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存神不許三屍住,混俗無妨兩鬢斑。

除卻餘杭白太守,何人更解愛君閑。 白居易 赴蘇州至常州,答賈舍人 杭城隔歲轉蘇臺,還擁前時五馬回。

厭見簿書先眼合,喜逢杯酒暫眉開。未酬恩寵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來。

壹別承明三領郡,甘從人道是粗才。 白居易 答客問杭州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遊。 白居易 故衫 暗淡緋衫稱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門。

袖中吳郡新詩本,襟上杭州舊酒痕。殘色過梅看向盡,故香因洗嗅猶存。

曾經爛熳三年著,欲棄空箱似少恩。 白居易 歲暮寄微之三首 微之別久能無嘆,知退書稀豈免愁。

甲子百年過半後,光陰壹歲欲終頭。池冰曉合膠船底,樓雪晴銷露瓦溝。

自覺歡情隨日減,蘇州心不及杭州。 白居易 奉送三兄 少年曾管二千兵,晝聽笙歌夜斫營。

自反丘園頭盡白,每逢旗鼓眼猶明。杭州暮醉連床臥,吳郡春遊並馬行。

自愧阿連官職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白居易 詠懷 蘇杭自昔稱名郡,牧守當今當好官。

兩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風月詠將殘。幾時酒盞曾拋卻,何處花枝不把看。

白發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

7.求關於杭州和描寫江南的所有詩句(加分)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壹時想到的就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