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歷史朝代中國在秦始皇以前是什麽年代,有哪些朝代與年

歷史朝代中國在秦始皇以前是什麽年代,有哪些朝代與年

秦朝以前的朝代有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周有分為春秋和戰國。

1、夏朝

夏朝(前2049年—前1577年),禹建立的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度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度。

夏朝***傳14代17王(壹說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還是部落聯盟首領有爭議),約471年,後為商朝所滅。夏朝皇帝君主於古籍中被稱為後、夏後、夏後氏,亦有稱之為帝者。

據《史記》記載,夏王朝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初到公元前16世紀初,前後大約有500余年,經歷了5個世紀,有17個帝王先後作為統治者。

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五百年(壹說四百七十二年),是為後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則***十四代、十七王,前後經過了五百余年。

2、商朝

商朝又稱殷、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壹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殷商”並稱。從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

第壹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

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商朝是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3、西周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傳30代37王,***計存在約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壹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壹政府的大壹統國家。

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周的先祖起源於黃帝族,夏朝時周人的首領是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後稷”,負責管理農事,其氏族是壹個善於農業耕作的部落,這大大促進了氏族經濟發展。

商朝初年,棄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自稱為周。周武王牧野壹戰打敗商紂,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

4、東周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西周覆滅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後,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

5、春秋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壹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壹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295年。壹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又壹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

6、戰國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周朝滅亡前,周朝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

東周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