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列子的人物生平

列子的人物生平

列子 ,姓列,名禦寇,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寫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東周威烈王時期人,與鄭穆公同時。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道家代表人物。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列子對中國人思想影響甚大。列子才穎逸而性沖淡,曲彌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在先秦諸子中對生命表現出最達觀,最磊落的就是列子。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列子的活動時期應該是約於戰國早中期間,與鄭繻公同時,晚於孔子而早於莊子。列子聚徒講學,弟子甚眾,壹次,列子往謁南郭子時竟挑選“弟子四十人同行”,可知列子後學眾多。從《莊子》中可以看出列子學派在戰國中後期影響很大。

先秦道家創始於老子,發展於列子,而大成於莊子。列子先後著書二十篇,十萬多字,《呂氏春秋》與《屍子》皆載“列子貴虛”,但依《天瑞》,列子自認“虛者無貴”。徹底的虛,必定有無(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別,也就無所謂輕重貴賤等等概念。現在流傳的《列子》壹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禍,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今存《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成《列子》壹書,其余篇章均已失傳。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誇父追日》、《杞人憂天》等,都選自此書,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人深思。後被道教尊奉為“沖虛真人”。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的道家學派重要傳承人物。

《列子》壹書深刻反映 了夏末周初交替與春秋戰國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列子》可以說是壹篇恢宏的史詩,當時的哲學、 神話、、音樂、軍事、文化以及世態人情、民俗風習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現,《列子》保存了神話傳說、音樂史、雜技史等眾多珍貴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壹。

莊子曾在《逍遙遊》中說“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列子可以“禦風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練就了壹身卓絕的輕功。因為莊子書中常常虛構壹些子虛烏有的人物,如“無名人”、“天根”,故有人懷疑列子也是“假人”。不過《戰國策》、《屍子》、《呂氏春秋》等諸多文獻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應該實有其人 。

列子弟子存名者有伯豐子、百豐、史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