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類經全文

類經全文

明代·張景嶽《類經》序原文:

《內經》者,三墳之壹。蓋自軒轅帝同岐伯、鬼臾區等六臣互相討論,發明至理,以遺教後世。其文義高古淵微,上極天文,下窮地紀,中悉人事。

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藏府經絡之曲折,靡不縷指而臚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開生民之壽域。其為德也,與天地同,與日月並,豈直規規治疾方術已哉?

按晉皇甫士安《甲乙經·序》曰:“《黃帝內經》十八卷。今《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即《內經》也。”而或者謂《素問》、《針經》、《明堂》三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夫戰國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敍,業已辟之。

此其臆度無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醫為小道,並是書且弁髦置之者。是豈巨慧明眼人歟?觀坡仙《(楞伽經)跋》雲:“經之有《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豈知《難經》出自《內經》,而僅得其什壹!《難經》而然,《內經》可知矣。

夫《內經》之生全民命,豈殺於《十三經》之啟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魂耳!難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

此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繇此言之,儒其可不盡心是書乎?奈何今之業醫者,亦置《靈》、《素》於罔聞,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虛虛,而遺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絕人長命。

所謂業擅專門者,如是哉!此其故,正以經文奧衍,研閱誠難。其於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運微,仰大聖上智於千古之邈,斷乎不能矣。

白話釋義:

《內經》是上古伏羲、神農、黃帝三代的古籍之壹。原為軒轅黃帝同岐伯、鬼臾區等六位臣子互相探討商議,闡明高深的醫理,以傳授給後代的。它的文辭義理高深古奧廣博精微,上以探究天文,下以窮盡地理,中以深悉人事。

大至陰陽變化的規律,小至草木昆蟲的生態,以及音律象數之學的起源開端,藏府經絡的原委本末,沒有不詳細指出並壹壹陳述的。真是博大至極啊!給後世垂布不朽的仁慈恩惠,開拓人們達到長壽的境遇。它造就的功德,跟天地相同,與日月並存,怎麼僅是小小的治病方技呢?

查考皇甫謐在《甲乙經·序》中就說:“《黃帝內經》十八卷,現今的《針經》九卷和《素問》九卷,即為《內經》。”

可是有人認為《素問》、《針經》、《明堂》這三部書,不是黃帝時的著作,似乎產生於戰國。戰國時代的著作能這樣嗎?宋代高保衡等在《素問》敘文中,已經駁斥其說。這大概是主觀臆測沒有根據,本不值得深辯。

可是還有視醫學為小道,連《內經》也被當做弁髦等無用之物而棄置的,這難道是有大智大慧具有眼力的人嗎?我閱讀到蘇東坡的《楞伽經,跋》中就:“(醫)經中有《難經》,每句都有深理,每字都是規則。”

哪裏曉得《難經》出自《內經》,而且只輯得其中十分之壹的內容哩!《難經》已如此重要,《內經》就可想而知了。

《內經》使人民生命得以生存保全,難道會比《十三經》啟發培育民心的作用差少?所以皇甫謐說:人們稟承父母之體,具有八尺高大的身軀,而不知道醫事,這就是所謂遊魂罷了!

即使他有忠孝之心,仁愛之性,壹旦君父危困,百姓處於泥潭炭火之中,卻沒有什麽辦法來救助他們。這就是前代聖賢精心思考深入探究以窮盡醫理的原因啊。

由此說來,知書識禮的儒者難道可以不盡心學習此書嗎?無奈現今從事醫學的人,也把《靈樞》、《素問》棄置於壹旁不聞不問,不明了生命科學的深奧要理,診治疾病使盛者更盛虛者更虛,給人留下夭殃之禍,招引病邪喪失正氣,使人斷送壽命。

那些所謂在醫學上擅長專門的人,竟是這樣的啊!此中的原因,正是由於《內經》文義深奧繁多,研讀確實不易。至如對深刻的醫理未能明白,卻想要通達神明運用入微,進而仰慕並趕上大聖上智,是斷然不可能的了。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張景嶽非常重視《內經》,對《素問》、《靈樞》進行了30多年研究,根據個人體會,以類分門,撰成《類經》32卷。

後又以圖解形式闡述《內經》中運氣學說,編成《類經圖翼》11卷,闡發“醫易同源”原理寫成《類經附翼》4卷。

張氏中年以後著書立說,著作首推《類經》,其編撰“凡歷歲者三旬,易稿者數四,方就其業。”成書於天啟四年(1624)。

張景嶽對《內經》研習近三十年,認為《內經》是醫學至高經典,學醫者必應學習。但當時壹般人“目醫為小道",視《內經》為無用之物,甚至從醫的人,也置《靈》、《素》為罔聞。

張景嶽認為,這種情況是嚴重的,發展下去勢必導致盛盛虛虛,而遺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絕人長命(《類經》自序)。造成這種情況,其中壹個原因是經文奧衍,研閱較難。

就是說《內經》的文字深奧,內容龐雜,讀起來非常難懂,確有註釋的必要。雖然《內經》自唐以來註述甚豐,王冰註《黃帝內經素問註》為最有影響的大家,但是,遺漏處也不少。例如,有避難不註的;有註釋與原義不符的;有註釋不便檢閱的。

何況《靈樞》尚未註釋,使人無不感到遺憾。而各家註本頗多闡發未盡之處後來,不少醫家註釋《內經》也只是順文敷演,難懂之處仍不能明斷,精要之處仍得不到闡發。張景嶽認為這樣的註釋沒有什麽益處。於是他專心致誌研究《素問》、《靈樞》兩書。

開始他是把《內經》中的重要章句摘錄下來,作為個人學習之用。日子久了,摘錄多了,反而覺得《內經》中所言是金石,字字有珠璣,結果,竟不知哪句可摘,哪句不可摘。

因而他奮起鼓念,決定自己來整理、註釋《內經》,以便發隱就明,轉難為易,盡啟其秘,使學者了然,壹見便得趣,從而對研究《內經》能提高壹步,深進壹層,真正熟悉本原,不至於誤己誤人,使之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就是張景嶽匯編註釋《內經》的目的。

景嶽思路開闊,對《內經》精研深刻,各家著作瀏覽甚廣。《類經》集前人註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見解,敢於破前人之說,理論上有創見,註釋上有新鮮,編次上有特色,是學習《內經》重要的參考書。

經過長期的實踐及摸索,張景嶽打亂《內經》原來的體例,按性質將經文分類,然後加以註解。往往以《靈樞》啟《素問》之微;以《素問》發《靈樞》之秘,相為表裏,互通精義。

同時,綜核百家,剖析幽隱,把經文分成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疾病、針刺、運氣、會通十二類,***三百九十條,匯分三十二卷。

此外,還附有《類經·圖翼》十五卷,以佐詮釋。此書由於把《素問》和《靈樞》兩經“合而為壹",並分類編註,所以叫《類經》。張景嶽認為這樣類編,可以條理分,綱目舉,晦者明,隱者見,壹展卷而重門洞開,秋毫在目。

同年,景嶽再編《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對《類經》壹書中意義較深言不盡意之處,加圖詳解,再附翼說。《類經圖翼》十壹卷:對運氣、陰陽五行、經絡經穴、針灸操作等作圖解說,討論系統。

《類經附翼》四卷,為探討易理、古代音律與醫理的關系,也有闡述其溫補的學術思想之作,如《附翼·大寶論》《附翼·真陰論》等重要論文,也有部分針灸歌賦。

張景嶽編寫《類經》,據說是四易其稿,歷時三十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