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因其青灰色,故名青銅。因為青銅的熔點比較低,800℃左右;硬度高,是銅或錫的兩倍以上,所以容易熔鑄。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所占比例很小,甚至以石器為主。中後期比例逐漸上升。隨著青銅器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得到提高,物質生活條件逐步豐富。與石器時代相比,青銅鑄造的發明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青銅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始於公元前3000年。
中國的青銅時代是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現存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
據考古發現,商代早期,以鄭州二裏崗為中心,輝縣的劉麗鴿和洛陽的東幹溝屬於這個時代。商代晚期,鄭州公園上層和洛陽泰山廟遺址、墓葬都屬於這個時代,以安陽小屯村為中心。周初(西周),主要代表遺址為西周安豐濠村和寶雞的墓葬。春秋時期以洛陽江邊為中心,上村嶺郭墓、新鄭鄭鄭墓、壽縣蔡侯墓是這壹時期的代表。戰國時期以洛陽的濱水為中心,輝縣的劉麗鴿、谷瑋村、長沙和湯山的戰國墓地都屬於這個時代。
根據最新的發掘結果,中國南方在商代早期也進入了青銅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有湖北武漢盤龍城遺址、湖南長沙潭河裏遺址、江西新幹商代墓,證明長江流域也有發達的青銅文明。
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郭沫若根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將其視為奴隸國家,這是有爭議的),農業和手工業發達,漢字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