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的作者是蒲松齡,蒲松齡的書房名是聊齋。
蒲松齡 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壹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蒲松齡出生於壹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壹,名震壹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在書齋中,蒲松齡設壹茶棚,專門詢問壹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誌"便產生了(記錄),"異"當然就是旨在說明自己所記錄的事情都是奇聞異事。"聊齋誌異"便由此而生。
擴展資料:
《聊齋誌異》創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大約在四十歲時,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創作《聊齋誌異》。
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壹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壹個故事代替茶錢。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後,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誌異》中。
《聊齋誌異》簡介:
《聊齋誌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的意思是在書房裏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他的書齋名稱,“誌”是指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壹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百度百科-聊齋誌異 (蒲松齡著文言短篇小說集)
百度百科-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