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宋朝古籍善本的特點

宋朝古籍善本的特點

宋刻本,指宋代刻印的古籍。宋刻本印書多用皮紙或麻紙,文理堅致有韌性。版式疏朗雅潔,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姓名和每版的字數。在古籍善本市場上,宋刻本無疑是皇冠上的鉆石。自明代中後期以來,宋刻本壹直受到學者、藏書家的特別重視。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紙寸金”之說。明末崇禎年間,著名刻書家、藏書家毛晉,其家藏圖書達89000多冊。他為搜尋宋刻本,在其藏書樓“汲古閣”門前,懸掛征求啟示。據統計,今天在整個中國所能找到的宋刻本,總量不會超過1200部,多數已被定為國家壹級文物。宋刻本之所以被譽為是中國古籍中的瑰寶,除其存世稀少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書籍,差錯訛誤甚多。不少學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來所刻古籍的訛誤,恢復古籍的真實面貌。宋版的版式設計堪稱精致。文字的分布極為講究,板框的高廣與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設計要求的字體大小及每行字數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頁七八行,每行約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頁十三四行,每行約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傳最多的是每半葉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刻書選用字體,各地風格不同。浙本多用秀麗俊俏的歐體字;蜀本多用雄偉補拙的顏體字;建本字體介於顏、柳之間,橫輕豎重。印書用墨也很講究,色澤清純勻凈。官刻書多在卷末鐫校勘人銜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鐫刻書題記或牌記。宋代,政府對校勘十分重視,甚至由皇帝親自過問,聘請專家把關。為了保證刻書質量,官方還采取若幹措施。如規定刻板前需要進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復勘官復校,再送主判管閣官三校,這樣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對版樣還要再校對。此外,還要在卷末刊載經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責.印書的紙張,多就地取材,采用桑樹皮、楮樹皮、竹子為原料。就其質料來說,多數都是皮紙和竹紙(采李致忠說)。宋代刻印之書,由工於書法的人繕寫上版,字體既美,校刻亦精,字體大都采顏、柳、歐陽筆法,其風格北宋質樸,南宋挺秀。所謂“紙堅刻軟,字畫如寫”(明高濂《遵生八箋》)則是宋刻本的***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