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說“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為什麽說“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因為“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中國的壹句老話,它表明壹種文化忌諱。過去人們認為,不信這種忌諱,真的會招致災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用雞蛋碰石頭,比喻觸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有時也用來比喻敢於攻破科學禁區的精神和行為。

由來:

太歲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年運行壹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壹。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壹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

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就在哪個方位地下有壹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所以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的由來。

擴展資料

古代把天上黃道分為十二等分,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東向西,順時針方向而行,叫做十二辰,而歲星正好十二年行壹周天,因此就用歲星來紀年,而有十二星次的名稱。十二星次是“星紀”(醜)、“玄枵”(子)、“諏訾”(亥)、“降婁(戌)、“大梁”(酉)、“實沈”(申)、“鶉首”(未)、“鶉火”(午)、“鶉尾”(巳)、“壽星”(辰)、“大火”(卯)、“析木”(寅)。要紀哪壹年,就將歲星寫在哪個星次上。

如“歲在星紀”、“歲在玄枵”等是,這叫“歲星紀年法”。由於歲星運行的方向是由西而東,逆時針方向而行,與實際生活由東而西的習慣不合,天文家為了方便,就假設出來壹個與歲星反方向而行的“假歲星”,叫做太歲,與十二辰配合起來,用以紀年。而在每壹辰都有壹個太歲名。這叫“太歲紀年法”,要紀哪壹年,就將太歲寫在哪年的太歲名上。

由於太歲配十二辰有東西南北的方位,“必察太歲所在”(《史記》天官書)的結果,衍生出壹種迷信。就是相信太歲所在為兇方,忌動土(包括掘土建築或遷徒房屋等等)。俗諺所謂“太歲頭上動土”,究其真義,乃是太歲星當頭,不宜動土的意思。

百度百科-太歲頭上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