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濟先生對《百衲本二十四史》的印造居功甚偉。
張元濟(1867-1959)字筱齋,號菊生。浙江海鹽人,中國近代傑出的出版家、版本目錄學家和藏書家。清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貴州司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
1898年因參與戊戌維新運動而被革職,以後去上海主持南洋公學譯書院。
1901年投資商務印書館,任編譯所長、經理、監理,1926年後任董事長。
建國後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任上海文史館館長。張元濟出生於藏書世家,六世祖張宗松以涉園藏書聞名,至清道光年間,藏書因戰亂散佚。張元濟自青年時代即立“繼承先世遺業之誌”。經多年尋訪,***搜集到原涉園藏書和刻書104種。他在商務印書館任編譯所所長時,多方尋訪,收購大批古籍,建立了藏書室,1908年命名為涵芬樓,1926年又擴建為東方圖書館,涵芬樓乃專門作為善本書庫。
張元濟精於目錄、版本和校勘之學,出版有《校史隨筆》、《涉園序跋集錄》等,編有書目《寶禮堂宋本書錄》、《涵芬樓燼余書錄》等。張元濟民國之初發願“重校正史”,匯集善本,重新校勘、輯印古本全史,以恢復中華正史原貌。
他在涵芬樓附近設立編校中心,廣泛搜求各史善本,字字精校,頁頁修潤。單是為《百衲本二十四史》所做《校勘記》就達百余冊。他親自挑選紙張、監督印刷,克服了社會動蕩、戰火紛飛、原本校樣屢遭焚毀等困難,歷時18個春秋,完成《百衲本二十四史》的編輯出版。其工程宏大,堪稱“前無古人,澤被後世”。
《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選版本,有宋刻善本15種、元刻善本6種、明清初刻3種。如《史記》選用宋慶元黃善夫家塾本;《漢書》選用宋景祐刻本;《晉書》則以幾種宋刻本配齊;南北朝七史用的是宋眉山七史本;《隋書》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舊唐書》用宋紹興刻本;《新唐書》用宋嘉祐刻本;《舊五代史》世無傳本,用清人自《永樂大典》中所輯版本;《新五代史》用宋慶元刻本,宋、遼、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1933年12月,商務印書館發布了壹份《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描潤始末記》,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古籍校印流程,並刊出了“底樣”與“清樣”以作比較。
影印古籍時,如果所用底本不是初印,而是經多次刷印,字跡筆劃難免模糊或斷缺。如果找不到更清晰的初印本,就必須在影印過程中進行描潤。所謂描潤,即根據別的版本把模糊斷缺描清、補足。根據《描潤始末記》介紹,“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選底本最模糊的是宋刻南北七史,校勘工作十分繁難。其描潤之法如下
原書攝影成,先印底樣,畀校者校版心卷第葉號,有原書,以原書,不可得,則以別本,對校畢,有闕或顛倒,鹹正之。卷葉既定,畀初修者以粉筆潔其版,不許侵及文字。既潔,覆校,粉筆侵及文字者,記之,畀精修者糾正。底樣文字,有雙影,有黑眼,有搭痕,有溢墨,梳剔之,梳剔以粉筆。有斷筆,有缺筆,有花淡筆,彌補之,彌補以朱筆。仍不許動易文字,有疑,闕之,各疏於左右欄外。精修畢,校者覆校之,有過或不及,復畀精修者損益之。再覆校,取武英殿本及南、北監本、汲古閣本與精修之葉對讀,凡原闕或近磨滅之字,精修時未下筆者,或彼此形似疑誤者,列為舉疑,註某本作某,兼述所見,畀總校。總校以最初未修之葉及各本與現修之葉互校,復取昔人校本史之書更勘之。既定為某字,其形似之誤實為印墨漸染所致或僅屬點畫之訛者,是正之,否則仍其舊。其原闕或近磨滅之字,原版有痕跡可推證者,補之,否則寧闕。闕字較多,審系原版斷爛,則據他本寫配,於欄外記某行若幹字據某某本補。復畀精修者摹寫,校者以原書校之。壹壹如式,總校覆校之。於是描潤之事畢,更取以攝影。攝既,修片。修既,制版。制版清樣成,再精校。有誤,仍記所疑,畀總校。總校覆勘之,如上例。精校少二遍,多乃至五、六遍。定為完善可印,總校於每葉署名,記年月日,送工廠付印。
“百衲本”以其對古代版刻的“妙手回春”之術,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上留下濃墨重描的壹筆。獨立成冊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描潤始末記》,與《重訂百衲本二十四史預約樣本》壹起,也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