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報紙上常出現"東道國"這個概念,妳知道是由哪個詞演變過來的?妳對這壹概念能做壹解釋嗎?

報紙上常出現"東道國"這個概念,妳知道是由哪個詞演變過來的?妳對這壹概念能做壹解釋嗎?

東道國”的由來“東道國”是由“東道主”壹詞演變而來的。春秋時期,秦晉圍鄭,鄭派燭之武勸秦退軍。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如果不滅掉鄭國,而叫它成為東方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來來往往,缺少的資材食用由鄭來供應,這對您也沒有什麽害處。”秦從其言撤軍。鄭在秦的東方,故稱東方道上的主人。後來,“東道主”便成了壹個固定的名詞,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請客的人,其方位的含義便不復存在了。

“東道國”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國國賓的國家,或在國際活動中處於聚會居停之所和主辦其事的國家。

(2)“馬虎”的來歷人們都喜歡用“馬虎”來形容某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這個俗語的背後,原來有壹個血淚斑斑的故事。

宋代時京城有壹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麽。壹次,他剛畫好壹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他畫裏是什麽,他說是虎,次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壹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餵了虎。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詩雖然算不上好詩,但這教訓實在太深刻了,從此,“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3)“枇杷並非此琵琶”

從前,有個紈袴子弟,自幼好吃懶做,不好好念書。長大以後,常因寫錯別字鬧笑話。

有壹天他妻子說想吃枇杷。他從桌子上隨手拿出壹張紙,揮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寫完後便招呼仆人去買枇杷。他妻子接過紙來壹看,噗哧壹聲笑了。原來上面寫的是“買琵琶五斤”。五個字寫錯了兩個,將“枇杷”誤寫成“琵琶”。他妻子看過後,在後面題了壹首打油詩:枇杷並非此琵琶,只怪當年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滿城簫鼓盡飛花。

這個紈袴子弟看過妻子的題詩,羞了個大紅臉。

“枇杷”和“琵琶”讀音相同,都讀pípá,是同音詞。但“枇杷”是壹種水果,而“琵琶”則是壹種弦樂器,意義和寫法完全不同。

將“枇杷”誤寫成“琵琶”,屬於同音誤寫而造成別字。寫別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為別字既然是將甲字誤寫成乙字,就有引起誤解的可能。試想,如果仆人買回壹把五斤重的琵琶來,豈不鬧出更大的笑話。

漢字是表意文字。多數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之間是有壹定內在聯系的。如:“枇”“杷”“琵”“琶”都是形聲字。“枇”和“杷”有相同的聲旁“巴”,所以“枇”和“琵”讀音相同,“杷”和“琶”讀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樹木有關,“枇杷”指壹種果樹或這種樹上結的果實。“琵琶”二字的形旁是“玨”,表示兩塊玉石互相撞擊,玉石撞擊會發出美妙悅耳的聲音,“琵琶”是壹種樂器,能彈奏出悅耳的音響。

熟悉漢字的結構,養成分析漢字的習慣,有助於消滅同音別字。

(4)錯評詠花詩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與16位朋友結伴遊江西廬山,寫了不少詩,其中有壹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有壹天,宋代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沈括讀了這首詩,非常驚訝,帶著譏諷的口吻評論道:“既然‘四月芳菲盡’了,怎麽會‘桃花始盛開’呢?大詩人也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謂‘智者千慮,必有壹失’呀!”說完,他也就把這事給忘掉了。

想不到有壹年春夏之交的季節,他到壹座山上考察,見到了白居易詩中的奇景:四月天氣,山下眾花雕謝,山頂上卻是桃花紅艷,猛然想去白居易的詩來,才領悟到自己錯怪了大詩人,也從中發現了高度對季節的影響:由於山上氣溫低,春季到來要晚於山下。

後來,他又找來白居易的詩讀,發現前面有壹篇序,序中寫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花),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讀了,很有感慨地說:“都怪我讀書不細,經驗太少啊!”

有壹天,蘇東坡去拜訪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書房案上有壹首詠菊的詩。這首詩沒有寫完,只寫了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心想:堂堂宰相,怎麽會做出這樣的詩?——“西風”是秋風,“黃花”是菊花,而菊花敢於和秋霜鏖戰,是能耐寒的,說西風“吹落黃花”就已不對了,而且還吹得“滿地金”,落了壹地,豈不大錯特錯?於是,他提筆續了兩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寫完,蘇東坡就走了。

後來,蘇東坡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住了近壹年。這年秋天,到了重九時節,連日大風。壹天,風聲停息以後,蘇東坡邀請好友陳季常到後園賞菊。

誰知到後園壹看,只見菊花紛紛落英,滿地鋪金。這時,他猛然想起壹年前給王安石續詩的事情,不禁目瞪口呆,好半天說不出話來,悔悟到是自己錯了。

(5)古詩中的“煉字”藝術例說古人寫詩,十分講究煉字,常是“吟安壹個字,撚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下面就古詩的“煉字”藝術作壹點簡要介紹。

1、壹字傳情。用凝煉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意思。如“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盡:都。著壹“盡”字,寫出了征人思鄉的人數之多,佇立盼望的時間之長。

2、以動襯靜。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前壹句寫詩人所見: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間仿佛過了濾似的,分外皎潔,投下了斑駁陸離的光影,境界顯得更加寧靜。後壹句寫詩人所聞:山泉格外清澈明凈,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還能聽到它的叮咚的流水聲。用清泉流淌反襯“空山”的清幽。

3、化靜為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這個“綠”字寫出了春風的氣勢、力量和作用,境界開闊,色彩鮮明,給人以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感。

4、以動寫靜。如“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張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對靜止的,但因為有了雲的飄動,將“月”也寫得動起來了。著壹“破”字,寫出明月沖破雲層的動感。“花”本也是相對靜止的,但著壹“弄”字,便將它寫得搖曳多姿起來。“弄”字意在點明:從雲縫中探出頭來的月亮,把月光灑在嬌花上,像給嬌花蒙上了壹層輕柔的白紗,晚風輕輕地撩撥著含羞帶嬌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擺弄著嬌羞柔美的倩影。“破”、“弄”兩詞,將雲、月、花三種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5、以實顯虛。以有形顯無形。如“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木蘭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聽聞的。春天來了,紅色的杏花擠滿枝頭,詩人就在這幅春景圖上著壹“鬧”字,用擬人手法,把它寫活了。這壹“鬧”字既是繪景,又是寫情,它不僅描繪了杏花盛開的艷麗景色,還寫出了在春風吹拂下,杏枝搖曳,花兒微動的活潑神情。

6、以樂襯哀。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鳥語花香,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花鳥本是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淚落心驚。這樣以樂景襯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7、壹語顯旨。如“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林升《題臨安邸》)這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宴樂西湖流連光景的遊人,陶醉於香風而逍遙自得。實際上這壹“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懷故國的可恥嘴臉。這些人不但誌氣喪失,甚至連骨氣也沒有了。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憤。

“煉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目的是選擇最恰當的字眼來表情達意,鑒賞時須根據詩意仔細琢磨體會,體會詩人的“煉字”藝術。

(6)“海外赤子”的由來“海外赤子”,現已成為我國旅居海外同胞的壹個美稱。此詞語如何而來?

“赤子”本指嬰兒。《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義。”《疏》中:“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離婁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還引申為子民百姓,最早見於《漢書。龔遂傳》中“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殿試射箭比賽。大臣們勸道:“人們張弓挾矢立在殿前,距離陛下如此之近,萬壹有狂妄無知之徒暗中向您發射,您又沒有戒備,可大大傷害社稷啊!”唐太宗答道:“王者視四海為壹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朕壹壹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據此話,人們便從中引出“海內赤子”壹語。而“海外赤子”,則是從“海內赤子”轉換演變而來。後來“海外赤子”被海外僑胞用以表達他們熱愛祖國、向往祖國的赤誠之心。

(7)巧改標點自傳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巴爾肯在壹次宴會上提議,每人用最簡捷的語言寫出壹篇“自傳”,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為死後刻在墓碑上的墓誌銘。於是,在場的人冥思苦想,提筆作文。

不久,壹位年輕人交給巴爾肯壹篇只有三個標點符號的自傳:壹個破折號“——”,壹個感嘆號“!”和壹個句號“。”。

巴爾肯問他這三個標點符號表示什麽意思,年輕人回答道:“壹陣橫沖直撞;落了個傷心自嘆;到頭來只好完蛋。”

巴爾肯望著那位年輕人淒然的神色,沈思了片刻,提筆在這篇“自傳”的下邊有力地又寫了三個標點符號:壹個頓號“、”,壹個刪節號“……”和壹個大問號“?”。

巴爾肯用鼓勵的口吻對那位自暴自棄的青年說:“青年時期是人生壹小站;道路漫長,希望無邊;豈不聞‘浪子回頭金不換’?”

(8)書屋趣話古今不少文人學者喜歡給自己的書屋(又稱書齋)命名,以表明誌向,寄托情懷,或自警自勉。這些饒有情趣的室名,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陋室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居室兼書房名。詩人曾專門寫了篇膾炙人口的《陋室銘》,以描繪自己書齋的簡陋,表現自己高潔的誌行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老學庵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晚年的書屋名稱。此名表達了詩人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而不止的精神。

七錄齋明朝著名文學家張溥,年幼時酷愛讀書,凡是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寫,誦讀數遍後燒掉,然後再抄,再讀,再燒,這樣反復六七次,因此他給自己的書房取名“七錄齋”。

聊齋相傳,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常設煙、茶在路邊,過路人只須到此講講故事、傳聞,或聊聊天,便可免費享用。壹旦聽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齡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書屋名為“聊齋”。

瓶水齋清代詩人舒位的詩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謙遜,把自己的知識和創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壹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書齋為“瓶水齋”。

北望齋著名作家張恨水,在抗日戰爭中欣聞平型關大捷,看到了中國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為“北望齋”,寄托他對中國***產黨的希望和對故鄉的懷念。

夢草齋上海作家謝冰心在學生時代,讀了許多中國古典名著,對愛打抱不平、落草為王的“綠林好漢”十分敬慕,於是她把自己的書屋起名為“夢草齋”。

四步齋上海作家趙麗宏1988年喜得新居,書房只有四步之長,卻也自得其樂,因而命名為“四步齋”。

積微居語言學家楊樹達曾說:“小是大的基礎,大是小的發展;多是少的結果,少是多的積蓄。學問是壹點壹滴積累而來的。”因此,他給書屋取名為“積微居”。

馬虎居社會學家鄧偉誌的居室取名為“馬虎居”,其壹是他的生肖是馬,妻屬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簡單、馬虎壹點。

泥土巢擅長農村題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給自己在河北三河縣居住的農家小院取名為“泥土巢”,表明了他長期紮根農村的決心和對農村的熱愛。

靜虛村這是作家賈平凹的居室名。他說:“我剛從山裏搬到西安時,住城北新村,地方雖小,卻很安靜,我就取名‘靜虛村’。靜是心靜,虛是心寬,包容大”。

(9)數字詩數字是抽象的,詩歌是要用形象思維的,然而這兩者結合,同樣有佳作產生:可以是豪放的,“黃河入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可以是細膩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可以是沈痛,“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可以是感傷的,“六朝如夢鳥空啼”;可以是憤怒,“壹朝封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可以是誇張,“孤臣霜發三千丈”;可以是諷刺,“三千寵愛在壹身”;也可以是歡快的,“兩人對酌山花開,壹杯壹杯復壹杯”……

不過,這些詩中的數字,僅是作“鑲嵌”之用,真正的數字詩,必須是以數字為主體,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揚州,三千三百裏。已行壹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讀為是壹個長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裏程;也可理解是壹個遠離家鄉,歸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著早壹點與心上人見面。——其實,路還長著呢。心理描寫非常準確。

另壹首“壹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門前六七樹,八九十枝花”。個位基數詞全無遺漏,又描繪了壹幅恬淡寧靜的田園風光,用之作為蒙童讀物,真是壹舉兩得。

電視臺曾播放過的《宰相劉羅鍋》,內中有壹處情節:乾隆皇帝手持壹枝鮮艷的紅花,將花瓣壹片片地剝落拋撒,口中念念有詞,“壹片壹片又壹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劉墉信口接了壹句,“飛入草叢都不見”。眾人大笑。這出戲編得並不好,紅花入草叢怎會都不見?明顯有疏漏之處。

故事的“原產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長。壹冬日,他踏雪孤山,見放鶴亭內壹群秀才正借酒賞梅,便進前求飲。秀才們不識泰山真面目,道是詩人聚會,不會寫詩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長便“壹片壹片又壹片”地作起詠雪詩來,前三句尚未念完,眾秀才已是笑罵成“壹片”了,說道,妳這俗子是否只認識得數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飛入梅花都不見”壹出,秀才們頓時大驚失色。白雪飛入號稱“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當然是看不見了,這種深邃蒼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構思,才是化腐朽為神奇的“數字詩”。

(10)文章妙批●古時壹考生為文,援引了《詩經》中“昧昧我思之”句,卻誤寫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妳錯了!”

●李鴻章壹親戚參加考試,但這位仁兄胸無點墨,便欲仰仗李鴻章的權勢得到優待。於是,他在考卷上寫道:“我是中堂大人的親□。”欲寫“戚”,無奈搜索枯腸,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寫,最後寫成“妻”字。為此,考官批曰:“所以我不敢取!”

以上兩例,考官充分利用了同音字的特點,故意將錯就錯,收到了委婉、幽默的批評效果。

●據說有位學生濫用“而”字,其師便在其文章評語中寫道:“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後,已而已而。”

教師針對學生濫用“而”字的情況,將“而”字的多種用法集中對照,既批評了學生,又在批評中傳授了知識,實在巧妙。

●壹學生作文,詞不達意,且下筆千言,離題萬裏。其師戲評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不知所雲,壹行白鷺上青天——離題萬裏。”

又壹學生作文,喋喋不休,滔滔不絕,但有用的話極少。其師仿《敕勒歌》,批曰:“篇蒼蒼,字茫茫,風吹草低見四行。”

作文不能扣題,說話水分太多,這都是應堅決鏟除的毛病;批語或直接引用古詩句,或化用古詩句,語言生動形象,也易於學生記憶,既批評了學生作文的毛病,又有利於指導他們的作文實踐,可謂“壹箭雙雕”。

●某學生寫好論文後,請其導師提意見,導師提筆寫道:“請看《聖經》第十壹章三十五節。”學生急忙翻開《聖經》,找到導師指出的那壹節,只見上面寫著:“耶穌在哭泣。”

導師的批語是充滿趣味、智慧的批評,他的批評轉了兩個彎:壹是借《聖經》的話作評語,二是耶穌為何哭泣,學生自可去作種種猜測和聯想,從而明白其導師的真正意思。

●某生在作文簿發下後,見老師在文末批曰:“請看《前出師表》最後壹句。”他暗自得意,以為自己的文章可與諸葛亮相比,趕快去查看,原來是“不知所雲”四字。

這位高明的教師,采用了壹種高明的批評方式,既切中肯綮、壹針見血,又含而不露、發人深省。

(11)徐文長以奇獵客明朝萬歷年間,紹興城裏新開了壹家點心店,徐文長常常光顧。壹次,店主央求他給寫壹塊招牌,徐文長壹揮而就,並囑咐店主不得改動。誰知招牌壹掛出來,立刻門庭若市,原來大名鼎鼎的徐文長竟然把“心”字中心的壹點沒有寫,紹興城的人都來看熱鬧,點心店的生意也就格外興隆。

可是名聲賣出去以後,店主就開始偷工減料,點心的質量每況愈下,生意也就漸漸不景氣了。壹天,壹個顧客對店主說:“‘心’缺壹點還叫‘心’嗎?難怪生意不好!”店主於是用黑漆在“心”中間補了壹點,可生意卻並未好轉,反而更加蕭條了,店主摸不透個中奧妙,來請教徐文長。

徐文長說:“‘心’無壹點,引人註目,又使人有空腹的感覺,來吃點心的人就多。加上壹點,變成了個實心肚子,誰還要來吃?做生意不可過分貪心。現在妳把‘心’上那個黑點改成紅的,生意還會興隆。”

店主恍然大悟,照辦了,果然靈驗。

(12)晏殊巧逢“燕歸來”

壹次,宋代詞人晏殊來到維楊,住在大明寺中。他轉來看去,忽然發現墻上有壹首詩寫得很好,可惜沒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進跑出,問個不停,終於打聽到這首詩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於晏殊從詩句中發現王琪文學修養較高,很會寫詩,所以,他立即決定要把王琪請來,壹同探討詩文。

王琪來了以後,發現晏殊善於賞詩論文,態度還很謙虛;晏殊見王琪性格開朗,言談投機,又請王琪入席用餐。二人邊吃邊談,心情特別舒暢。飯後,又壹同到池邊遊玩。晏殊望著晚春落花,隨口說道:“我想了個詩句寫在墻上,已經想了壹年,還是對不出來。”

那個句子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壹下,不慌不忙地對道: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壹對句不但在詞面上對得切合時宜,很有特點,而且在含義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摯友重逢,壹見如故。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興?因此,晏殊壹聽,急忙稱好。後來,晏殊把這壹對句用到《浣溪沙》詞和壹首七律詩中,得到了人們的好評。

(13)壹字千金傳說,唐朝文學家王勃到南昌,趕上都督閻伯輿的宴會,壹氣呵成寫成《滕王閣序》。最後寫了序詩: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自流。

最後壹句空了壹個字不寫,將序文呈上就上馬走了。在座的人看到這裏,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獨”字,閻伯輿都覺得不對,派人去追回王勃,請他補上。

趕到驛館,王勃的隨從對來人說:“我家主人吩咐了,壹字千金,不能再隨便寫了。”閻伯輿知道後,說道:“人才難得”,便包好千兩銀子,親自率領文人們到驛館來見王勃。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地問:“我不是把字都寫全了嗎?”大家都說:“那裏是個空(kòng)字呀!”王勃說:“對呀!是‘空’(kōng)字,‘檻外長江空自流’嘛!”

大家聽了都連稱:“絕妙!奇才!”

(14)壹字拾趣壹字嫁妝。我國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後,便特地從京城捎回壹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壹看,全家愕然。原來箱內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寫著壹個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於是,壹字嫁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

壹字家書。60年代初期,大作家趙樹理收到大兒子趙廣元要錢的壹封信,信的內容很精煉:“錢!”沒想到趙樹理的回信不僅快而且同樣精煉:“O!”他認為兒子既已自立,就不該再依賴父母,可見趙樹理教子有方。

壹字判詞。清代年間,壹寡婦想改嫁他人,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於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狀紙:“豆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知縣接狀,拍案叫絕,揮筆寫下壹字判詞:“嫁!”

壹字社論。1968年4月,美國《明星時報》發表了壹篇約翰遜總統競選失敗的社論《約翰遜認輸》,全文只有壹個字:“妙!”它把報紙和它所代表的那個階層的態度,極其鮮明地表達出來,真是耐人尋味。

壹字回信。壹個嫉妒心很強的人寫了壹封信給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我知道妳現在的身價是壹字壹金,現在附上壹塊美金,請妳寄個樣品來看看。”海明威收下美金後回信說:“謝!”

壹字座右銘。魯迅先生12歲時,就讀於故鄉紹興的“三味書屋”。壹次,因為幫母親做事,上學遲到了,嚴厲的壽鏡吾老師狠狠地責備了他。為了牢記教訓,從嚴要求自己,他用下刀在書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壹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早”。

壹字詩歌。美國壹家出版社的刊物曾發表過壹首題為《生活》的詩歌。全篇只有壹個字:“網。”非常精煉、深刻、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中那種錯綜復雜、千絲萬縷的人際關系。

壹字小說。美國某大學曾經舉辦過微型小說征文比賽,結果壹篇《第壹封情書寄去後》的小說獲得最高獎,該小說只有壹個字:“等……”真令人回味無窮。

(15)“露馬腳”壹詞溯源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不想讓人知的事,尤其是那些弄巧成拙的事壹旦敗露,人們就會說是露了“馬腳”。何謂“馬腳”?“馬腳”者,馬氏之腳也。這裏有個典故。

相傳,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自小家境貧寒,當過牛倌,做過和尚,所以,在選擇終身伴侶時,與壹位同樣平民出身的馬姑娘結了婚。這位馬姑娘長著壹雙未經纏過的“天足”,這在當時是壹大忌。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仍念馬氏輔佐有功,將她封為明朝的第壹位皇後。

“龍恩”雖重,寧居後宮的馬氏卻為腳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從不敢將腳伸出裙外。壹天,馬氏忽然遊興大發,乘坐大轎走上金陵的街頭。有些大膽者悄悄瞅上兩眼,正巧壹陣大風將轎簾掀起壹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只大腳赫然入目。於是壹傳十,十傳百,頓時轟動了整個金陵。從此,“馬腳”壹詞也隨之流傳於後世。

(16)中秋節的傳說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壹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壹口氣射下了九個多余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壹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壹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後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壹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壹切。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17)周瑜與諸葛亮對詩趣聞三國時代,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總想加害孔明。有壹天想出了壹條妙計,設宴相請,並以對詩為名進行加害。孔明早已覺察周瑜的心意,便故意說:“誰輸了就砍誰的頭。”周瑜暗自大喜,忙說:“君子無戲言,戲言非君子。”

魯肅見他倆擊掌為定,急得出了壹身冷汗,埋怨孔明聰明壹生,糊塗壹時,輕易地入了圈套。而孔明假裝不知,泰然自若,反拉著魯肅的手說:“子敬也算壹個。”

周瑜見孔明中計,十分高興,首先出詩壹首:“有水也是溪,無水也是奚。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奚鳥,得誌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奚鳥。”

孔明聽了,心中暗想,自己身為蜀國軍師,今日落入周瑜之手,豈不是“”嗎?便立即吟詩以對曰:“有木也是棋,無木也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周瑜聞言大怒,魯肅早已留意這場龍虎鬥,見周都督意欲爆發,急忙勸解道:“有水也是湘,無水也是相。去掉湘邊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風波平息了,周瑜怒氣未消,他更換內容,又吟詩壹首:“有目也是目醜,無目也是醜。去掉目醜邊目,加女便是妞,隆中女子生得醜,百裏難挑壹個妞。”

孔明見周瑜奚落自己的夫人,也就毫不客氣反唇相譏,遂吟誦道:“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去掉橋邊木,加女便是嬌。江東美女數二喬,難護銅雀不鎖嬌。”

孔明的嘲諷,激得周瑜怒火萬丈,暴跳如雷,暗令伏兵團團圍住,孔明毫不驚慌,穩如泰山。魯肅立即上前勸阻:“都督息怒!我有壹詩奉獻:”有木也是槽,無木也是曹。去掉槽邊木,加米便是糟。今日這事在破曹,龍虎相殘大事糟。‘“

魯肅以詩指點,周瑜恍然大悟,遂喝退刀斧手,與孔明***議破曹妙計,幹出了後來流傳千古的火燒赤壁的大事業。(署名:姚紹益)

(18)解縉妙語對奇聯明朝的解縉是位很有學問的人,平時治學嚴謹。他少年時代就很有才學,善於吟詩作對,當時人們稱他為“神童”。9歲時曾經跟隨父親在江邊洗澡,他父親將衣服掛在樹上,觸景生情,不由脫口吟出壹句詩:“千年老樹為衣架”,解縉不假思索,就以“萬裏長江作浴盆”相對,應對敏捷,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