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鄒城和濟寧的歷史故事?

關於鄒城和濟寧的歷史故事?

 遠古時期,距今五、六千年前,這裏就散布著眾多的原始村落。居住在濟寧的“有仍氏”已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夏朝時,濟寧城區壹帶稱為“任國”,(即仍國,古代仍、任兩字同音)壹直延續到商周兩代。秦朝統壹全國後,廢封建置郡縣,改稱為任城縣。五代時期稱濟州。北宋時期稱濟州濟陽郡。到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這是濟寧之名最早出現的年代。濟寧地名的由來,據傳因任城壹帶地勢較高,可免水災,能保安寧,故為濟寧。明朝時先為濟寧府,後屬兗州府,清朝時為濟寧直隸州。辛亥革命後,廢州府設道,先後為岱南道、濟寧道。國民黨統治時期曾屬魯西行政公署第壹、二督察區。日偽時期屬魯西道,後改兗濟道。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1945年8月壹1946年1月,1946年9月壹1948年7月),濟寧稱為濟寧縣,屬山東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6年1月9日,解放軍第壹次解放濟寧,當時以城區及近郊劃為濟寧市,屬冀魯豫七專區,3月29日升為地級市,直屬冀魯豫行署,同年9月,國民黨軍隊占領濟寧。1948年7月14日濟寧重獲解放後,將原濟寧城區及近郊復稱濟寧市。初屬冀魯豫行署,同年8月劃歸山東省,屬魯中南行署。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地區,山東省的西南部,現轄2市轄區(市中 任城)、3縣級市(曲阜 兗州 鄒城)、7縣(微山 魚臺 金鄉 嘉祥 汶上 泗水 梁山)。面積11000平方公裏,人口822.75萬(2008年末),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日東高速與京福高速貫穿全境,又是105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曲阜機場於2008年9月正式通航,濟寧曲阜機場首航已經於2008年12月28日舉行。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控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鄒城以“國”得名

鄒城古屬夷地,夏屬九州中的徐州之域,殷屬奄國,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滅商建周,封曹俠於此建立邾國。隸屬於魯國之附庸,為春秋戰國時期重要的諸侯國之壹。春秋魯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5年)邾國國君邾文公蔔遷於嶧,重建國都於嶧山之陽。至穆公時(公元前480年前後)改”邾”為“騶”。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始設“騶縣”。至唐時.“騶“為“鄒”.關於鄒城市之名的由來.在我國古籍文獻中,邾多作鄒或騶,邾騶二字古音相同,書邾書鄒通用無分。1992年鄒縣撤縣設市更名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