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學佛教三寶——佛寶、法寶、僧寶賞析

國學佛教三寶——佛寶、法寶、僧寶賞析

佛教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妙語;笑點

“三寶”又稱三尊,指佛寶、法寶、僧寶。其中“佛”是指悟出人生道理並教導他人的佛釋迦牟尼,或泛指壹切成就正果的佛;“法”是指佛陀所說的法;“和尚”是指實踐佛陀所說的佛法的人。在佛教徒眼裏,這三樣東西至高無上,永遠不變,如世間珍寶,所以被稱為“三寶”。

經典解釋

具體來說,哲學和宗教“佛寶”包括佛身和佛德。前者指法身,是壹切諸佛清凈功德的基礎,是真理之身,永存不滅;後者說,成就了佛果的諸佛,有足力、四無畏、十八無明、四無量心、自在人生、神通廣大的德行。總之,他們是智慧、決心和善良。

法寶包括解脫涅槃,永遠以我為體快樂;以三十七品為方便;以八萬四千法為甘露藥,撫慰眾生。

僧寶也可略分三種:正僧,即諸佛皆如法而生於世間,與壹切眾生的機緣、證悟有異,實則無形、不可抗拒、堅不可摧、不可思議,為壹切眾生加持福田;賢僧是道觀之上的賢者。如果他在大乘,就證明他達到了初果的境界。大乘指剛開始住上面的菩薩。福田康夫指的是在普通職位上出家的和尚。他雖然沒有證道果,但也能庇護眾生,給他們安定和幸福,所以他為眾生種下了福田的地。

值得壹提的是,禪宗六祖慧能在《壇經》中說,佛寶自性,法寶自正,僧寶自純。所以,準確地說,慧能所教的“三皈依”不再是“皈依佛、皈依佛、皈依僧”,而是“皈依意識、皈依義、皈依清凈”,即自性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