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的天地關系是怎樣的?

古代的天地關系是怎樣的?

道教作為壹種宗教,必然有它的信仰,它的信仰是關於現實世界中的神、鬼、人的信仰。三者中,崇神崇神,是道修善成仙的原因。在人的壹生中,不虛度光陰,努力修“道”成仙,成了人生最大的事業;沒有積累善舉就迷失方向的人,堅信自己會受到懲罰,誤入歧途。其實這是中國古代“天、地、人三才”傳統思想的延續模式。它只是隨著古代鬼神崇拜中民間信仰的發展變化而系統化、組織化、理論化的道教教義體系。

其原理是建立在天、地、人“三才”的空洞抽象的概念上,使三界各建立壹個像人的世界壹樣的鬼神世界。神仙住天堂,鬼住地獄,活在天地間。

道教教義之壹的《太平經》說:“元氣恍惚自然,* * *凝結為壹,名為天野,又分兩處,名為葉兒;因天地陰陽合而生人,名曰散葉。”這就是老子說的:“道生壹,命生二,命生三,命生萬物,萬物負而抱陽,沖而以為是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從兩段語錄可以看出,“壹”是元氣,“二”是陰陽,“三”是天地人的“三才”。天是陽,地是陰,所以天地之間的人壹定是陰陽“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