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圖書館多年來以藏書豐富,獨具民族特色而著稱。現有藏書60萬冊,以漢文和少數民族文字文獻為主,外文文獻為輔。所藏的民族文獻種類繁多,有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彜、壯等24種;外文有英、俄、日、德等14種。特藏民族文字古籍近10萬冊(件),其中不少是珍本、孤本。文獻中有不少國內外罕見的各種民族文字寫本、刻本、金石拓片、輿圖,還有年代久遠的稀世真品、菩提葉寫本等。漢文古籍中大量收藏了地方誌、史誌、民族史誌、年譜、傳記,並有部分孤本。如《甘省便覽》、《西昌備乘誌》等。此外還有極為珍貴的元初補雕的《金藏》,它是《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的底本之壹。民族文字古籍中,有藏、蒙古、滿、維吾爾、彜、壯、水等文種,僅藏文經典就有三千函,數萬種之巨。這些古藏文珍品中有《紅史》、《薩伽班智達貢嘎堅贊本生事記》等。其它民族典籍精粹有蒙古文《成吉思汗格言》、彜文《西南彜誌》、水文《正七》等。2008年3月1日,館藏《大方便佛報恩經七卷》、《菩薩本行經三卷》、《三傳密經》(藏文)、《大藏經?甘珠爾》(藏文)、《西南彜誌》(彜文)、《逢井》(水文)等6種古籍入選國務院頒布的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09年6月,館藏藏文《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帕當巴桑傑息結匯集》、《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釋》、《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難釋》、《帕當巴桑傑傳及息結傳授錄》、《瑜伽自在織布師傳薄伽梵上樂輪之身灌頂儀軌》、《密宗四部總建立》、《攝陀羅王時輪註釋根本攝陀羅隨入壹萬二千無垢光》、《諸至尊具德大師傳授法錄》、《噶舉派教法史》、《目錄集加持速降》、《語詞庫輪釋》、《丹珠爾》(二百二十五函),蒙古文《丹珠爾》(壹百八函)和水文《正七》等15種古籍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09年6月,中國民族圖書館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010年6月,館藏《唐陸宣公集》二十二卷等31種古籍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