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醫指紋圖譜對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診斷

中醫指紋圖譜對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診斷

中醫指紋圖譜對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診斷

中醫看指紋診斷小兒疾病寒熱虛實。中醫診斷小兒疾病時,有專門的方法看指紋。指紋實際上是指孩子食指手掌上靠近拇指的壹條藍色靜脈。以下是中醫指紋圖譜對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診斷。

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中醫指紋診斷1“指紋”是指小兒食指掌側靠近拇指的壹條藍色靜脈。讀“指紋”是中醫診斷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手段之壹,壹般用於3歲以下兒童。正常孩子的“指紋”應該是紅黃相間,在皮膚裏隱約可見。得病後,“指紋”的顏色、位置、起伏會隨著病情發生相應的變化。

如果“指紋”清晰,孩子的病情會輕壹些;如果“指紋”已經陷進皮膚裏,說明病情嚴重。比如孩子剛感冒,“指紋”清晰可見。如果已經發展成氣管炎、肺炎,“指紋”可能就不太清楚了。

如果孩子怕冷怕冷,“指紋”鮮紅淺;如果“指紋”微紅,下陷,就是脾胃虛寒。“指紋”呈紫色,病屬熱。如果紫色較暗,沈入皮膚,說明邪熱滯於體內。“指紋”紫黑,熱邪深,血絡不通,病情危急。

輕推“指紋”看虛實。“指紋”的顏色是淺的,用手壹推就消失了。過壹段時間出現的孩子,多為肺虛脾虛,孩子會出現食欲不振、便溏或便秘。推“指紋”,無明顯變化,多為實證,或病留於身。

“指紋”的長短反映了病情的嚴重程度,而“指紋”較短,壹般只有關鋒才有(即第壹食指)。如果到了氣關(也就是食指第二節),說明妳的病情比較嚴重。如果在要害部位也看到“指紋”,甚至穿過要害部位(即食指第三節)延伸到指尖,中醫稱之為“穿甲”,說明病情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階段。

中醫看指紋來診斷小兒疾病的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只有八個字。病情無非如此,所以辨證的方法無非如此。

壹個病的寒熱,都在於渴與不渴,渴與不渴,飲食喜熱喜冷,煩躁暈厥,溺長赤白,脈遲。如果口渴,能排除水分,喜歡涼性飲食,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就會有結,脈數,也是熱的。如果嘴不渴,或者是假渴,就無法排除水分。喜歡喝熱湯,手腳會涼,溺水時間長,脈搏晚,也是涼的。

疾病的虛實都在於出汗與不出汗,胸腹是否脹滿,脹是否縮小,疼痛是否拒絕或歡迎,疾病的新持續時間,脈象的粗細,脈象的虛實。若病無汗,腹脹不減,疼痛拒按,則病新,人自然厚,脈有力,亦是如此。如果生病時多汗,腹脹減輕,疼痛和以前壹樣,按壓會止疼。若病久則脈弱,此虛也。

病的表裏都是發熱潮熱,惡寒惡熱,頭痛腹痛,鼻塞口幹,舌苔有無,脈象起伏。如果有發熱、惡寒、頭痛、鼻塞、舌苔無、脈浮等癥狀,也是這種情況。如果潮熱惡熱,腹痛口幹舌燥,舌苔黃黑,脈沈,這也是事實。

至於病的陰陽,就六字來說,涵蓋的範圍很廣。熱為陽,實為陽,表為陽;寒為陰,虛為陰,內為陰。寒邪在表,陰在陽;熱邪入內,陰為陽。寒邪入內,陰中有陰;熱邪達表,陽中之陽為陽。真陰和真陽的區別是不同的。如果脈象微弱,虛火紅腫,口幹唇焦,內熱打結,氣逆上沖,也是真陰虛;如果脈象虛弱,四肢乏力,唇淡口溫,肌肉冰冷便溏,飲食不適應,則真陽也不足。

寒、熱、虛、實、表、裏、陰陽總是不同的。但病中有熱證,喜歡熱飲的人,也是同樣的精神。喜歡冷飲有寒癥卻喝不下去的,也像是假渴。那些有熱綜合癥和便溏的人會從熱中受益。有寒證、大便硬者稱為陰結。對於熱證、手腳冰涼者,所謂深熱厥也深,微熱厥也輕。那些有寒證,感覺煩躁,想坐在泥水裏的人,叫陰躁癥。有汗有實證的人,也會有熱毒內傳。因出汗而有虛證的人,也是津液不足。以惡寒為內證者,直趨寒。對於惡熱口渴的人來說,溫熱之病是由內而外表現出來的。這就是陰陽變化的原理,為了治療的平衡,尤其需要及早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