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有關橋的壹些典故、詩歌和成語

求有關橋的壹些典故、詩歌和成語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也叫大石拱橋,座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裏的清水河上。它不僅是中國第壹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壹座石拱橋。唐代文人贊美橋如"初雲出月,長虹飲澗"。

這座橋建於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壹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紹興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古稱越國。境內水道縱橫,有水鄉水城之譽。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公裏,平均每0.0231平方公裏就有橋壹座,與世界聞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較,為該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橋梁密度的45倍(該城面積為567平方公裏景,美名橋鄉。

據清光緒癸巳(1893)繪制的《紹興府城衢路圖》所示,當時城內有橋梁229座,城市面積為7.4平方,當時有橋378座,現僅存橋76座),為清末時蘇州城內橋梁密度的2倍(蘇州城內面積21平方公裏,清末有橋310座),石橋連街接巷,五步壹登,十步壹跨,真可謂是“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

紹興橋梁量多面廣,據1993年底統計全市有橋10610座,譽為“萬橋市”。在這眾多橋梁中,古橋占有很大比例,是國內保存古橋品類、數量最多的地區之壹,自適應於小江小河的木梁橋、木拱橋,到適應於大江大河的浮橋繼而發展到石梁橋、三邊形橋、五邊形橋、七邊形橋、半圓形石拱橋、馬蹄形石拱橋、橢圓形石拱橋及至跨入當今世界先進拱圈結構的準懸鏈線拱橋,構成了壹個極完整的古橋系列,成為中國古代橋梁發展,演化的壹個縮影,被稱為中國的“古橋博物館”。

在全市現存的604座古橋中,宋以前古橋13座,明以前古橋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橋550座。按材料與結構分:有古木橋(包括木梁橋、木拱橋)10座,石梁橋(包括三折邊橋)348座,石拱橋(包括多折邊拱、半圓拱、馬蹄形拱、橢圓拱、準懸鏈線拱)241座,多橋型組合橋4座,纖道橋1座。

紹興古橋不僅類多面齊,而且許多橋取得了國內“橋梁之最”稱號:

國內現存最早的城市橋梁---宋代八字橋

國內僅有的唐代特長型石梁橋---纖道橋

國內僅有的連續三孔馬蹄形拱橋---涇口大橋

國內首次發現的準懸鏈線拱古橋---玉成橋,迎仙橋

國內折邊橋數量之最

這些“之最”說明紹興古橋不但品類齊全,而且在橋型、建橋工藝、技術水平都達到了當時時代的高峰。

紹興古橋所具有的環境布局美、結構裝飾美和橋楹詩文美,構成了特有的水鄉交通景觀。“垂虹玉帶門前來,萬古名橋出越州”。紹興古橋文化成為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國以來,紹興現代橋梁建設日新月異。其中尤以昌安立交橋為代表,是紹興中心城市近年的重大建設成就,它向省內外,國內外人士展示了紹興古城現代化風貌,開始了紹興現代橋梁的新篇章

南疆北國的古橋,最長,當推福建泉州的安平橋;最短,則數杭州西湖的錦帶橋。而位於省會石家莊市東南45公裏處的趙縣安濟橋,則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獨占鰲頭,更以高超的科學藝術價值而馳名中外。

安濟橋,坐落在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所以又稱趙州橋,又因大橋以石砌造而成,故當地俗稱大石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裏程碑。

安濟橋建於隋代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該橋結構堅固,雄偉壯觀。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大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堪稱巧妙絕倫。唐代中書令(宰相)張嘉貞在《趙州大石橋銘》中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從整體來看,是壹座單拱橋。拱長達37.02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像壹張弓,橋面平坦寬闊,成為“坦拱”,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馬運行。這壹石拱是由28道拱圈縱向並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獨立站穩,自成壹體,既便於施工,又便於單獨修補。這樣大跨度的坦拱,對橋臺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難度高。而橋臺卻是既淺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僅1.549米,由五層排石壘成。其地基是承載力較小的亞黏土。在這樣的地基上,用這樣小的橋臺,建這樣大跨度的石拱橋,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而安濟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則在於它的“敞肩拱”的創造。在大拱的兩肩,砌有四個並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節省石料,減輕橋身重量,又利於小拱對大拱的被動壓力,增強了橋身的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安濟橋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經受住無數次洪水沖擊,八次大地震搖撼,以及車輛重壓,千載如壹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歲月像過濾的篩網,篩去記憶中的泥土,留下了閃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賞過趙州橋的古樸蒼老,領略過長江大橋的矯健雄偉。然而,我卻總是時時惦記著家鄉古城那座小橋,記著我童年夢幻的小橋。壹到放假,縷縷牽掛總是促使我去尋找那溫馨甜蜜的童年回憶。

那是壹座擁有高齡的石拱橋,橫跨在低吟淺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橋也美,橋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

大橋給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麗的色彩。然而,轉學、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轉的生活車輪帶走了我的童年和無邪。當我再次走向大橋時,愉悅平靜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

聽,橋下傳來鳴琴壹般淙淙的水聲。它,就是太平橋,壹座飽含我童年與親情的橋。

友情之橋——萬年橋

窗外雨瀟瀟,把思緒浸潤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壹縷送來溫馨壹片,故鄉的橋連著難忘的友情。

還記得那座古韻悠悠的小橋麽?我記得,我們記得,我們這壹群嘻嘻哈哈的小孩、壹夥年少天真的夥伴、壹群朝夕相處的同窗記得。我們曾同行,帶著真誠,懷著希冀,揣著夢想,走過風雨中的古橋,走過艷陽下的古橋。

幾叢青苔,幾棵小草,抑或是幾粒小螺,悠然展示著小橋的殷實和安寧。走過前人屐履磨潤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當是現實與歷史相互碰撞的回聲······

古橋的學名叫萬年橋,我稱她友情之橋。它曾陪伴我們走過幼稚,走過童真,走向靚麗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妳,座座嶙峋的牌坊托舉著妳,細細柔柔的炊煙籠罩著妳,雙雙深情的明眸掛念著妳。啊!親情之橋——友情之橋,純潔的色彩,矯健而有不失優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壹縷春風,壹抹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