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卉收藏
《花間集》是我國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壹部詞集,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詞集,由後蜀人趙崇左主編。本書收錄了文、韋莊等18位花間派詞人的經典作品,反映了中國詞史上早期文人詞創作的題材取向、審美趣味、形體風格和藝術成就。《花間集》是後蜀人趙崇左編輯的壹部詞集。收集記錄晚唐至五代18位詩人的作品,***500首,分10卷。18詩人中,除文、皇甫嵩、何寧三人外,其余皆活躍於五代十國時期的西蜀。他們是韋莊、薛、牛叔、張彌、毛文西、古塤、牛錫基、歐陽炯、孫光憲、韋承班、陸、顏宣、、毛錫珍、李遜。這批西蜀詞人刻意模仿文以描寫閨中婦女日常生活為特征的艷香詞風,相互唱和,形成了花間詞派。唐末五代時期,作詞的習俗非常普遍。到了唐代,文人為了避亂而入川,作詞的習俗也從中原帶到了川西。唐末五代,詞風最盛,成就最高的地方,先叫西蜀,後叫南塘。花間集***10卷,晚唐代詞500個。編者趙崇左,字宏基。生平事跡不詳。據歐陽炯《采花序》記載,此集被視為後蜀鄭光三年(940)成書,當時趙崇左為魏魏邵青。在1900年敦煌石室發現《雲藥集》之前,《花間集》被認為是最早的文字選集。《花間集》之所以命名為《花間集》,是因為它側重於上流社會仕女佳人的日常生活和裝飾儀容,而女人們總要比花,寫壹部女人的嬌媚詞集。這些詞是文人雅士為了在舞館中享受生活的需要而寫的。齊燕的兒子,繡娘和美女們眉來眼去,逢年過節唱歌的時候,話語極其柔和,嫵媚芬芳。編者創作背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王、後蜀孟割據。在過去的60年裏,他們沈迷於歌舞伎音樂,這使得曲子很受歡迎。《花間集》是為藝伎演員創作的歌曲和歌詞選集。詞人65,438+08人,其中文、皇甫嵩為詞人,晚唐調,列在卷首,表明西蜀詞派的起源。北漢宰相何寧,以制樂聞名,當時稱為“制樂相公”。他的詞有類似文的風格。張弼疑似南唐詩人。此外,從韋莊到李訓(14)都是蜀中士人,都是王或孟的侍中大臣。《花間集》中的文詞華麗,魏詞淡泊,代表了兩種風格。其他詞人的詞作多如文、風。他們的內容,不外乎唱到永遠在我心裏,離別恨,大多局限於男女隱私。但也有壹些作品,如陸謙的《臨江仙》,表達了“暗害國家,亡國滅種”的感情,而歐陽炯的《南鄉子》則歌頌了南方的風土人情,具有現實意義。宋人說起《采花》,都是誇它文字豐富細膩,幾乎沒人誇它思想內容豐富。清代常州詞派創始人張惠言從“比較”和“反諷”的角度解讀文和韋莊的詞,認為他們表現出“聖賢君子不可言傳”(《詞選序》)的感覺,可能流於形式。編輯這段話的影響:《花間集》是中國第壹部文字集。花間派是中國第壹個詞派。《花間集》的內容雖有不足之處,但卻是詞史上的壹座裏程碑,它標誌著詞體正式進入文壇,並將分布於詩國。花反映了中國早期詞史上文人詞創作的題材取向、審美趣味、物質風貌和藝術成就,真實地反映了早期詞從民間狀態向文人創作轉化發展過程的全貌。花間詞規範了詞的文學體裁和審美特征,最終確立了其文學地位,對宋元明清詞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編輯了這壹段古今版畫《花間集》,這是壹部不可多得的古籍善本,也是壹部現代出版物:《花間集》,南宋刻本有三種:壹種是紹興十八年(1148)校對版,是明代陸源版的摹本,清末吳昌茂的《雙照樓刻本》和邵武的《徐刻本》都是以陸為藍本的。1955古代文學書籍出版機構抄錄北京圖書館藏晁雕版原版。二是惜春末年鄂州刻字。這本書沒有出版社的前言和後記。因每壹頁均印於惜春十壹年、十二年鄂州公文背面,故定為惜春末年鄂州刻本,收藏於聊城師洋海源閣。清光緒十九年(1893),王的《思隱齋》系列按海源閣原像重印。中華書局的《四庫全書》也是根據這本書印制的。第三是凱西的雕刻。凱西元年有兩篇陸遊後記。陳曾在《解決支宅問題》中引用陸遊的後記,可知是此書所作。明初吳訥的《唐宋名家詞百首集》看似以此為藍本,但已將10卷合為兩卷。明末,齊家閣也曾使用此版《辭源華英》。至於宋刻本,現代藏書家都沒有記載,我也不知道它的存在。此外,明清刻本還有不少,如閔刻本套印的湯顯祖評點本,四系影印的玄蘭齋毛巾盒本,都不是好本。此外,李心若《花間集評點》,1936明凱書店版,華聯浦《花間集評點》,1938商務印書館第四版,李壹氓《花間集校》,1981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