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前186)字子房,漢族,漢初三傑之壹。傳為漢初城父(《後漢書註》雲:“張良出於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峣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為漢王請漢中地”;在楚漢戰爭中“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采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漢代開國謀臣張良,並非體魁雄偉、英氣非凡的人物。他身居亂世,胸懷國亡家敗的悲憤,投身於倥傯的兵戎生涯,為劉邦擊敗項羽以及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官拜大司馬之後,辭官歸隱,是漢初三傑當中,唯壹壹位甚得善終的人。
《張良進履》:
據傳說,有壹天,張良在圯上(即橋上)漫步,適遇壹年邁老人。只見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橋底,慢慢地對張良說:“小夥子,下去給我拾鞋!”張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訓老人,但礙於老人的年紀,不忍下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後,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膝跪於前,小心幫老人穿鞋。事畢,老人非但不謝,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5日後的黎明,與我會此。”二次會面,皆因張良遲到而散,第三次張良夜半赴約,先老人壹步,老人才授給張良壹本書,對他說:“讀此書則為王者師。後10年天下會大亂。13年後妳會見我於濟北谷城(今山東平陰西南)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就很快走了。張良很奇怪,次日天明壹看書,方知書名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壹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10年後果然陳勝起義爆發,13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有黃石壹尊,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這個故事雖屬後人虛構,但他贊揚了張良的聰慧過人。蘇軾在《留侯論》中曾對張良的涵養評論道“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這個故事是說,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壹天,他在鎮東石橋上遇到壹位白發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張良覺得很驚訝,心想:妳算老幾呀?敢讓我幫妳撿鞋子?張良甚至想拔出拳頭揍對方,但見他年老體衰,而自己卻年輕力壯,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氣,到橋下幫他撿回了鞋子。
誰知這位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腳來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心底大怒:嘿,這糟老頭子,我好心幫妳把鞋撿回來了,妳居然還得寸進尺,要讓我幫妳把鞋穿上,真是過分!
張良正想脫口大罵,但又轉念壹想,反正鞋子都撿起來了,幹脆好人做到底。於是默不作聲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經過幾番考驗,這位老人終於將自己用畢生心血註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張良得到這本奇書,日夜誦讀研究,後來成為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開國名臣。
感悟,揭示的道理:
中國有句古訓“滿招損,謙受益”。張良克制自己的不快,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窩囊,但這決不是軟弱的表現。張良正是在不斷禮讓的過程中,磨礪了意誌,增長了智慧,後來成為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開國名臣。
大凡聰明的人往往謙虛低調,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年輕的經理經常會犯下這樣壹個錯誤,當他們新到壹個單位任職時,往往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在還不了解公司的情況下“三把火壹燒”,結果不是“燒”得不是時候,就是“燒”錯了地方,不但費力不討好,結果還被別人嘲笑為不知“天高地厚”和“後勁不足”。而壹個成熟的管理者往往掌握壹種外圓內方,綿裏藏針的管理、處事技巧,讓別人的攻擊因為沒有著力點而不能發揮作用,反之自己只需輕輕壹擊就可以令競爭對手受到重創,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謙虛不僅是要能夠保持低調,向人學習,更重要的是還要能夠接受批評。許多企業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樣不僅得不到下屬的尊敬,久而久之公司還會衍生壹種“擦鞋文化”,這對於企業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作為員工來講,更要能夠接納領導的批評,因為領導對妳的批評完全是出於壹種公心或是希望妳能有所長進,如果有錯而不能認真的對待,或是千方百計地為自己找壹些“理由”,這樣勢必給領導留下壹種自高自大或是不負責任的印象,因而喪失很多機會。壹個人犯點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接受批評和改過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