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精通古典文學的請進!

精通古典文學的請進!

<情史>作者:(明)馮夢龍

情史壹名情史類略,又名情天寶鑒,為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選錄歷代筆記小說和其它著作中的有關男女之情的故事編纂成的壹部短篇小說集,全書***二十四類,計故事八百七十余篇。其中情外類選錄了歷代的同性愛情故事,記載的人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歌伶市民。讀者們也能在其間了解到“龍陽”、“余桃”、“斷袖”等典故的來源。

情史是馮夢龍的重要作品之壹。他清楚“情”的感染力比枯燥乏味的說教大得多,因此在序中寫道:“我欲立情教,教誨諸眾生。”他既同情和贊揚那些純潔、忠貞的高尚情操,也鞭撻那些骯臟、醜惡的庸俗情調。情外類中對同性愛情的描述也是如此。

情史於1984年4月在大陸首次出版時,情外類沒有被選入。86年再版時,刪去的內容全部被恢復。情外類中選錄的故事足以說明同性戀並非“源於西方”,而是壹種存在於各個民族、各種社會和各類階層的自然現象。

<痛史> 作者: 魯之洛 陳占標

寫南宋滅亡,元軍入主中原,權奸賈似道賣國求榮,文天祥等忠臣義士奮勇抗元的故事。小說忠實地再現了廟堂腥膻、幹戈遍地的民族深重災難,狀寫元人淫殺之酷,是壹部憂傷憤激之作。書中集中刻畫了賣國賊賈似道的形象,他以外戚專擅朝政,恣威弄權,荒淫無恥,暗與元蒙勾結,終於得到惡貫滿盈的下場。小說忠於史實,兼采講史與俠義小說之長,感情充沛,筆墨酣恣,凜凜有生氣。主要人物表賈似道宋宰相,通元賣國,後事情敗露,在被押解服刑的途中被仇人所殺。

<隋唐演義>作者 褚人獲

以隋唐歷史為題材。宋代以來,有關隋末群雄割據,“十八路煙塵”造反的種種傳說和故事,壹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演隋唐歷史的小說,數量頗多,可以構成壹個較大的系列。《隋唐演義》之前較有影響的同類題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誌傳》、《隋煬帝艷史》和《隋史遺文》,褚人獲對上述作品廣采博收,同時吸收了唐宋傳奇的有關材料,加工改寫成七十萬字的《隋唐演義》。作為說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義》幾乎註意到古籍及傳說中所有有關隋唐歷史的軼事、雜說,把它們溶到壹部作品中,而且雜而不亂,形成了自己的情節體系,可謂後來居上。

《隋唐演義》敘事從隋主伐陳開始,以“安史之亂”後唐明皇回京作結。它的主要內容由三部分構成:壹是以隋煬帝——朱貴兒為中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二是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亂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楊貴妃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亂”前後唐代官延故事。全書將隋煬帝——朱貴兒與楊貴妃——唐明皇的兩世姻緣作為壹條副線,把紛繁的歷史事件、趣聞軼說溶進壹個龐大而松散的整體結構中。

隋煬帝在通俗小說中是有名的荒淫殘暴的君主。他在位十九年,曾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又每年調民工數百萬營建東宮,開鑿運河,修築長城,苛捐、暴政,搞得民不聊生。當時有些人為了躲避兵役、勞役,竟自斷手足,稱為“福手福足”。隋末農民大起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隋唐演義》在壹定程度上藝術地再現了歷史的真實情況。作品前半部,以細致的筆墨描寫了“窮土木煬帝逞豪華”(第二十七回)的許多令人怵目驚心的事實:選繡女、建洛宮,“弄得這些百姓東奔西馳”,“各府州縣邑,如同鼎沸”。煬帝為了遊玩,強令開鑿自大梁至淮河的運河,強征天下民夫,“如有隱匿者,誅三族”。大小官吏,正好乘此機會變本加厲地酷虐百姓。在這樣壹個反抗的烈火壹觸即燃的時刻,不但程咬金、尉遲恭等貧苦農民要揭竿而起,就是壹些下級官吏(如秦瓊)和富有正義感的中小地主(如單雄信)也感到是“出去做壹番事業”的時候了。

<今古奇觀>是壹部從“三言”“二拍”裏選出來的話本集。編選者抱甕老人,其真實姓名不詳,成書於明末。

<八仙得道>清·無垢道人 清代小說。壹百回。

作者:題“無垢道人著”。由自序知其祖籍四川,少孤失學,流落成都,從師於清雲觀誌元法師。因念道統衰落,故作本書。

內容:故事多處取材《四遊記》,模擬《封神演義》寫法,匯集不少歷代知名的神話傳說故事。

《女仙外史》,又名《大明女仙傳》、《石頭魂》,清代呂熊著。

這是壹部反映明初農民起義女領袖唐賽兒事跡的長篇神魔小說。 書雲矢狼星調戲嫦娥下界為大明燕王朱棣,嫦娥憤而投胎於山東蒲臺唐氏之家,即唐賽兒。月宮諸仙也先後前來輔佐。賽兒得天書寶劍,苦練成功,濟貧助弱,結識豪傑,準備起事。時,洪武崩,建文帝即位。燕王起兵南下,建文帝僧裝出逃,南京陷落,燕王即位。唐賽兒以勤王之名起義,攻陷青州、濟南。各路英雄聞訊來歸。劍仙聶隱娘、公孫大娘等也下界相助。賽兒率軍北上,燕王震驚,欲重禮聘賽兒為正宮,遭拒。幾番鏖戰,義軍逼近北京,與助燕的道人、法師展開了神魔鬥法。永樂22年,燕王征漠北車手凱旋途中,賽兒也白日飛升回月宮。 本書富有浪漫色彩地塑造了壹大批性格鮮明獨特的巾幗英雄形象,對後世小說如《紅樓夢》、《鏡花緣》頗有影響。

《濟公全傳》作者: 清.郭小亭

<文明小史>作者:李伯元,名寶嘉,別號南亭亭長,江蘇上元人(民國後,上元並入江寧縣)。生於清同治六(1867)年,少時擅制藝詩賦,多次赴秋闈鄉試,未中舉人,斷絕求取功名的意願。到上海先後創辦指南報、遊戲報、繁華報,善寫嬉笑怒罵文章。最後主編《繡像小說》。光緒卅二(1906)年逝於癆病,死時僅四十歲。著有《官場現形記》、《庚子國變彈詞》、《海天鴻雪記》、《李蓮英》、《活地獄》卅九回(吳跰人與茂苑惜秋生二人合力續至四十三回)、《中國現在記》、《文明小史》與其它用筆名不可考的文章作品。生前曾被推薦應經濟特科,拒絕遷就,當時輿論認為難得。

內容:敘述1900年庚子事變後,中國在頑固守舊與全盤西化兩種極端思想沖擊下的社會百態。本書準確描繪了動蕩時代的人性醜陋,為作者的代表作之壹。

<女聊齋誌異>作者:(清)靚芬女史

歷代筆記小說叢書。 中國古代筆記小說源遠流長,作品繁富,蔚為大觀。本書所選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筆記小說中有較大影響或獨具風格者。這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要求,並具有壹定的藝術感染力。對於愛好文學的讀者們具有參考和借鑒作用.

《石點頭》作者:天然癡叟等,

該書又名《醒世第二奇書》。雖多因果說教,但自清道光十八年(1838)以來,仍被列入淫詞小說禁目中

馮夢龍在序中作了解釋:“‘石點頭’者,生公在虎丘說法故事也。小說家推因及果,勸人作善,開清凈方便法門,能使頑夫俗子,積迷頓悟,此與高僧悟石何異?”這段話,很明白地宣告,“石點頭”這壹書名,標明了書的勸懲作用。書從合理性的角度來評論同情戀,並讓潘文子自己承認同性之間的情比夫婦的情愛更深。這樣肯定,與全書的意旨相乘違了。篇中有壹段話,對同情戀的稱呼作了介紹,不僅集中了當時各地對龍陽的稱謂,可供研究俗語者參考,也反映了當時男風盛行的社會狀況。

<飛龍全傳>作者:吳璿是壹部講史類通俗長篇小說。演宋太祖趙匡胤發跡和立國的故事。作者以虛擬筆法,將這位宋朝開國皇帝喻為赤須真龍,為國為民除惡驅邪,戎馬生涯,故名。

我搜的還算全吧,呵呵花了我壹上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