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壹弦壹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壹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壹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嶽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古箏是壹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註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壹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癥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甕、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甕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甕”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壹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人。還有壹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現在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甕高雅壹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壹些。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壹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壹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制作箏、瑟要難吧?另壹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麽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麽箏究竟是怎麽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 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註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準。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壹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制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壹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麽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壹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壹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假如真的瑟、築、箏的樣式雷同,那麽我們只能認定箏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於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箏僅為十二弦與十三弦,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為十二弦與十三弦,那麽築與箏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箏下註明“踏步箏用骨爪,是、長寸余,以代指”;而在註築時引《釋名》的說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於箏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註明:“似箏,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箏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余,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制而已。《通雅》在箏這壹條目下還註上了“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的說明。這壹註釋在於說明CHOU(手部 謅去言)與軋箏本是同壹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壹為彈奏、壹為拉奏而已。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箏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壹學者林謙三則認為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箏似築還是築似箏,箏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箏的起源至今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於箏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於考古的新發現。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壹種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壹中國後的秦代。 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制箏演變為十二弦木制箏,築身筒狀***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壹般右手戴玳瑁甲片。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561235612356i235)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F調,D調或C調很少使用。 客家箏和潮州箏長期在壹個地區***處,自然會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它們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箏的形制也壹樣。至於不同之處,例如,客家箏用的是工尺譜,潮州箏用的是二四譜;演奏時,客家箏多用中指,潮州箏則相對多用食指,而且,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於後者,使箏聲余音繚繞。在風格上,客家箏悠揚深長,古樸典雅,潮洲箏則流麗柔美。 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它是以《漢臯舊譜》(即漢調音樂)為主要依據,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成了文靜含蓄的風格。客家箏曲是由客家音樂中“絲弦音樂”的合奏形式(由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組合的小合奏),經過歷代客家箏人的豐富、充實、發展、提煉而逐漸形成的獨奏曲。 客家箏曲目繁多,有“大調”、“串調”之分。大調嚴格為六十八板,這是和河南的板頭曲壹致的,其余為串調。 客家箏曲以古樸優美、典雅大方見長,《出水蓮》可以說是這壹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壹。串調板無定數,具有戲曲音樂的特點。為了便於樂曲調性的掌握、技法的運用以及樂曲內容的發揮,又將樂曲分類為“軟套”、“硬套”和“反線”。傳統的手抄工尺譜及印行本,大多記旋律骨幹音的“調骨”,奏時由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和對客家音樂的修養而編配指法和“變奏”、“加花”。 浙江箏:即武林箏,又稱杭箏,流行於浙江、江蘇壹帶。據傳在東晉時箏已傳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則更多見諸於詩詞文字。 從起源說,古琴的起源是琴,古箏的起源是瑟從琴弦數量上說,古琴只有七弦,而古箏有21弦從外形上說,古琴普遍長120-125厘米,古箏普遍長163厘米,古箏差不多是古琴厚度的兩倍,比古琴寬三分之壹,箏腔體比古琴大得多從音色上說,古箏聲音明亮清脆,古琴聲音韻多綿長,而且古箏聲音是立體向上的,古琴的聲音是低沈向下的從演奏技法上雖然有部分技法名稱相同,但演奏形式卻有很大差別,而兩種樂器都有自己獨特的技法,比如古箏的搖和顫,比如古琴有吟猱綽註,再有古箏琴弦繃得比古琴緊很多,需要帶假指甲演奏,而古琴則不用 兩者都屬於古稱“琴棋書畫”中的“琴”的範疇。古琴多為梧桐木材質,有七根弦,音色以沈厚為主,為文人雅士抒發情懷常用。古箏的弦數並不統壹: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的秦箏僅有五弦,漢、晉以前十二弦,但歷經壹千三百多年,到唐、宋時才增多壹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十四、十五弦,至於十六弦要到清末民初才出現,近代的古箏弦數傳統式發展到二十五、六弦,而現代轉調箏的弦數更增至四、五十條。音域較寬,古時在坊間也多流行。
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傳說為"伏羲"、"神農"氏所造;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樂器)傳與兩個女子,二女要爭,引破為二,所以稱"秦箏"。這是兩者形成年代上的區別。再從組成結構上說:
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七弦琴"。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於弦軸上,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勻排列於箏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壹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沈,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而古箏基本上是壹弦1-2個音,同壹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再從音樂表現手法上說:
古琴琴譜自成壹格,古時稱為"文字譜",到了唐朝後稱“減字譜";而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遠的是《碣石調.幽蘭》壹曲,描寫孔子不得誌以空谷幽蘭自喻,據今已有1400多年。還有《廣陵散》、《瀟灑雲水》、《梅花三弄》等,現存琴譜約有數千首之多。我國史籍記載有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以及"三國"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司馬十萬大軍的故事,說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箏。1977年,美國發射的"旅行家"宇宙飛船超過太陽系向銀河系太空進發,該飛船所播放的《流水》壹曲,就是用我國古琴彈奏出來的名曲;古箏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錦上花》等。
古箏的聲音大,很動聽,彈奏的時候加持力很強。想要用它來醉人是再好不過了。所以自古以來多是些女孩子練壹練好賣藝。古琴聲音小,比較內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會特別感動人,而往往感動的也只是彈琴人自己。壹些大師也曾彈出過加持力很強的曲子,讓人覺得如聽萬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從古琴的結構和發展歷史來看,古琴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技巧和感人,而在於心境和自然。天人合壹是壹個彈琴者最終的歸宿。所以古箏比較傾向於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則更傾向於彈給自己聽。古箏和古琴在最初時應該具有壹定的相似性,比如它們最初大概都是5根弦,形狀也有近似之處。與它們相似的還有“築”這種樂器。壹直以來也有“箏築同源”的說法。除了築,還有與箏具有很近關系的瑟,不過後來築、瑟都慢慢消亡,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古箏和古琴則壹直延續至今。
古箏和古琴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很大區別,成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樂器。現在古箏則有21、25、29等不同弦數,其中21弦古箏較為常見。歷史上的古箏還有12弦、16弦等不同的形式,而古琴大概在25000年前就已經定型為7根弦,現在的古琴仍然是7根弦。
因為弦數不同,它們的體積也大不相同。古箏比較大些,長度在160厘米以上。而古琴要小很多,根據古籍記載,它的長度符合壹年的天數,為三尺六寸左右,折合成公制大概應該在120厘米左右。古箏有箏碼,每根弦都有壹個箏碼支撐。古琴則沒有碼子。古箏基本上是壹弦壹音,但有時可以利用壹些技巧在同壹根弦上奏出不同音高的音,古琴則是壹弦多音,它的面板上有徽,通過左手在不同的徽位置上按弦或者泛音,可以奏出較多不同音高的音。在彈奏技巧方面,古琴和古箏也有較大不同。古箏彈奏壹般都要佩戴假甲,依靠假甲撥弦發聲。古琴則不用假甲,直接用肉指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