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藥行業歷史

中藥行業歷史

壹、中藥的發展歷史是什麽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

中國最早的壹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 *** 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世稱《唐本草》。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漢朝以前中藥隨著文字的出現,藥物知識也有了文字記載。

商代金文已有“藥”字。《說文解字》訓釋為:“治病草,從草,樂聲。”

西周的《詩經》及《山海經》中已經記載了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和治療性能。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載方280余首,所用藥物達240余種。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本草作為中藥的代名詞。 本草壹詞始見於《漢書·平帝紀》。

到了西漢晚期已有“本草”壹詞來指稱藥學專著。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

雖托“神農”之名,實非出於壹時壹人之手。有考證最後成書不晚於東漢末年(公元2世紀)。

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末以來醫家應用的藥物種類日漸增多,本草著作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 晉代葛洪《抱樸子》曾首載草藥壹詞。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於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經集註》。南朝劉宋時期雷敩著《炮炙論》,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國的第壹部炮制專著。

隋唐時期隋唐時期,南北統壹,經濟文化日漸繁榮,醫藥學也有較大發展。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頒行了由李績、蘇敬等主持編纂的《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

載藥844種,本書的完成依賴了國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國第壹部藥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歐洲紐倫堡藥典早出800余年。並在日本古書《延喜式》還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的記載。

金元時期張元素所寫的《醫學啟源》介紹了臟腑諸病用藥心法,奠定了臟腑辨證用藥理論。他在《珍珠囊》、《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潔古刺諸痛法》中均倡導中藥歸經學說。

後來,李東垣的《用藥法象》與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探討藥性。 明朝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歷時27年編成《本草綱目》(全書52卷,約200萬言,收藥1892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1912~1949年)的建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統治,但是中國仍未改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加之國家連年戰爭,社會動蕩,經濟衰退,致使中國科技發展緩慢而不平衡,遠遠落後於歐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紀以前中國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領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湧入的情況下,出現了中西藥並存的局面。與此相應,社會和醫藥界對傳統的中國醫藥逐漸有了“中醫”、中藥”之稱,對現代西方醫藥也因此逐漸稱為“西醫”、西藥”。

由於 *** *** 采取廢止中醫的政策,阻礙了中醫藥的發展,因而引發了中醫藥界的普遍抗爭。 在學術醫藥工作者奮發進取,盡管困難重重,本草學或中藥學仍然有所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現存民國時期的中藥專著有260多種,大多體例新穎、類型多樣、註重實用。由於它們的論述範圍、體例、用語等與傳統本草有所不同,或為了通俗的原因,壹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間綜合性中藥著作和講義較多,內容多數偏於臨床實用。前者以蔣玉柏《中國藥物學集成》較有代表性。

該書有總論、各論兩大部分。總論概述了中藥有關基本理論知識;各論按功效分類,分別記述了400余種藥物的別名、氣味、形狀、功用、制法、有毒無毒、用量、禁忌、處方等。

其體例和內容與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簡明實用。如秦伯未《藥物學講》,分為發散、利尿、理氣、理血、溫熱、寒涼藥等12類加以介紹,如張山雷《本草正義》,屬於傳統藥論性質。

該書結合個人用藥體驗論述了中藥的藥性、功用以及鑒別、炮制、煎煮法等,有較好的影響。 屬於傳統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種,以肖步丹《嶺南采藥錄》、高宗嶽《泰山藥物誌》較有特色,也豐富了藥物的品種。

食療本草有較大的進步,大多內容豐富、實用。如秦伯未《飲食指南),以傳統、簡要為特點;楊誌壹、沈仲圭《食物療病常識》、陸觀豹《食用本草學》,則多為經驗之談。

其他方面,如經曹炳章據清末鄭肖巖所撰《偽藥條辨》補訂而成的《增訂偽藥條辨》,載藥110種,就產地、形態、氣味、主治等以論述或比較,為辨識藥物真偽優劣提供了寶貴經驗。楊華亭《藥物圖考》,摘引本草文獻,對藥物品種作了科學的考證,並附有圖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炮制制藥方面,如楊叔澄《中國制藥學》、周復生《增訂藥業指南》,有關內容均較切合實際。當時的中藥學著作,除了傳統的表述外,還產生了中西藥匯通之作。

匯通派醫藥學家,利用自然科學和西方醫藥學的某些成果,補充表達中藥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藥理等,或以中西藥理互為解說;其間深淺、得失參差不齊。 在各種著作中,以郭望《漢藥新覺》、溫敬修《最新實驗藥物學》及阮其烴、王壹仁、董克仁的《本草經新註)等較有代表性。

鑒於此期中藥數量眾多、知識廣泛,對中藥的學習與傳播已有諸多不便,故不僅便讀、歌括壹類中藥入門書籍不少,而且新產生了中藥辭書。其中影響較大的是1935年陳存仁編著的《中國藥學大。

二、我國歷史上哪些朝代中醫藥發展最快

根據歷代王朝對民族文化和經濟發展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中 醫藥學的發展也各有差異。

綜合有關資料和史籍考證,我國中醫 藥發展最快、最興旺的是隋唐至兩宋。唐自統壹中國後,疆域廣 闊,百姓安樂,經濟不斷發展,尤其農業發展迅速,對外交流亦日 趨頻繁,中醫藥事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且各種醫藥著作和藥物 品種不斷增加。

如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由長孫無忌(後因 武後篡權,長孫皇後被貶,故改李績)偕蘇敬等22人負責編修的 《新修本草》(亦稱唐本草)。當時由 *** 發動全國各地征詢藥物 形色、功效、產地等,具送中央,經采用之後,在全國發行的,是最 完整的壹部藥學專著。

此外還出現了《食療本草》、《蜀本草》、《本 草拾遺》等大批本草著作。這時全國已發現的藥物約達1 500余 種。

宋朝亦由於上層 *** 的重視,開國後不久即詔劉翰、馬誌等9 人編修了《開寶本草》,由官方頒行全國。其後,接著出現了 4種 本草著作,篇幅和內容都較前有所增加。

這時全國藥物總數已發 展到2 400余種。可以說此時已是我國藥典學發展最鼎盛的時期。

只是後來由於上層 *** 的腐敗,宋朝的國勢日壞壹日,整個中醫 藥事業也跟著走了下坡路。 。

三、中醫發展史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作鬥爭中就創造了原始醫學。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某些食物能減輕或消除某些病癥,這就是發現和應用中藥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礎上,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過反復實踐和改進,逐漸產生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過程中,發現人體某壹部位受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另壹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中醫理論主要來源於對實踐的總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問世。

該書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結合當時的其他自然科學成就,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難經》是壹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成書於漢之前,相傳系秦越人所著。

其內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補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 秦漢以來,內外交通日漸發達,少數民族地區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龍眼、荔枝核等,漸為內地醫家所采用。

東南亞等地的藥材也不斷進入中國,從而豐富人們的藥材知識。《神農本草經》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

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藥物知識,載藥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藥物學理論。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藥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

公元三世紀,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在深入鉆研《素問》、《針經》、《難經》等古典醫籍的基礎上,廣泛采集眾人的有效藥方,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傷寒雜病論》。該書以六經辨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後世又將該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其中,《傷寒論》載方113首(實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糧丸有方無藥),《金匱要略》載方262首,除去重復,兩書實收劑269首,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

西晉醫家皇甫謐(公元215~282)將《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的基本內容,進行重新歸類編排,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128篇。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壹部針灸專書,其內容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針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

書中經過考查確定了當時的腧穴總數和穴位349個(包括單穴49個,雙穴300個),論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與禁忌,總結了操作手法等,對世界針灸醫學影響很大。公元701年日本 *** 制定醫藥職令時規定,本書為醫學士必修書。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全書***50卷,分67門,載列證候1,700余條,分別論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癥狀。

其中對壹些疾病的病因及發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較詳盡而科學。例如:對某些寄生蟲的感染,已明確指出與飲食有關;認為絳蟲病系吃不熟的肉類所致。

書中還記載了腸吻合術、人工流產、拔牙等手術,說明當時的外科手術已達到較高水平。隋唐時期,由於政治統壹,經濟文化繁榮,內外交通發達,外來藥物日益增多,用藥經驗不斷豐富,對藥物學成就進壹步總結已成為當時的客觀需要。

公元657年唐 *** 組織蘇敬等二十余人集體編修本草,於公元659年完稿,名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 *** 頒行的第壹部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

它比歐州紐倫堡 *** 公元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藥典》早883年。該書***54卷,包括本草、藥圖、圖經三部分,載藥850種,在國外影響較大。

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書的傳抄本規定為學醫的必讀課本。 唐代醫家孫思邈(公元581~682)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分為30卷,合方論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載方2,571首。二書還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

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認為癭病(指甲狀腺腫類疾病)是因人們久居山區,長期飲用壹種不好的水所致,勸告人們不要久居這些地方;對夜盲病人,采用動物肝臟治療等。

公元752年,王燾著成《外臺秘要》,全書***40卷,1,104門(據今核實為1,048門),載方6,000余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 宋代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

宋 *** 設立“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學生所學課程包括《素問》、《難經》、《傷寒論》和《諸病源候論》等。

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惟壹曾設計鑄造銅人兩具(公元1026年),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考試時,試官將銅人穴位註水,外用蠟封。

受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進水出。是這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的。

四、中草藥的歷史文化

中藥文化 底蘊豐富 說到中國的藥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

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

這裏,擇其要者,略加論述,以饗讀者。 有人說中藥就是樹皮,草根,這話說對了壹部分。

中藥離不開樹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藥,但不是所有的樹皮,草根都是中藥;中藥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藥以外,動物藥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藥。少數中藥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目前,隨著對中藥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範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藥。

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其壹,毒藥非“毒”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當此之時,壹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藥物泛稱“毒藥”。

《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在古人看來,是藥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藥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藥物。

《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藥本毒藥,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醫聖張仲景更有精辟之論:“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藥。”神農壹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壹日之中,辨別了 70余種藥物的特性。

藥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對中藥,壹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藥治病。

神農嘗百草的本草,是壹種勇於探索的偉大義舉,是壹種舍生忘死的高尚行為。無怪對起步於先秦、成書於東漢、歷經幾百年、融匯了幾代醫藥學家的辛勤勞動與智慧的第壹部中藥學巨著,作者們寧肯要隱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農”之名——《神農本草經》,除了受托古之風的影響之外,恐怕也是對這位中華民族藥物學的聖祖的壹種紀念吧 ! 由此不難看出,“毒藥”壹詞的豐富文化內涵。

正是這毒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療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二,四氣療疾 中藥有“氣”,“氣”是什麽?它能治病?我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藥又有寒、熱、溫、涼四氣。” “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藥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藥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 27個義項。

這個“氣”,不是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藥性”。我們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藥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藥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

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 方藥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藥,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臟氣。

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藥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藥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藥分為上、中、下三品 (即“類”),並說:“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

又說:“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藥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藥的原因之壹。

是中藥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文化意味。中藥的這種特性,被壹壹體現在每壹味藥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

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藥,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藥,這裏藥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藥文化的壹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 (用熱藥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 (《漢書·藝文誌·文技略》)。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癥更寒,下句仿此 ),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藥學上稱這種用藥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

還用壹種“反治”,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見,運用藥的“四氣”來治病,是多麽重要,許多服用過中藥的人,或許對此知之甚少。

其三,藥補趣話。 此外,還有味補。

《神農本草經》中說:“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這五味對人體有何作用呢?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進的器。

五、中醫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原始社會人們觀察周圍生活環境,為了生存通過長期和疾病做鬥爭,總結了豐富的經驗。

在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醫家廣泛吸取了百家之長,為治療疾病所用,產生了大量理論書籍。醫書因不會對統治者統治造成影響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漢時期戰爭和漢朝統治者推行迷信進行思想控制,印刷技術限制,大量醫書失傳。

隋唐時期中醫得到了長足發展。宋金元時期由於戰爭醫書又大量失傳,僅《黃帝內經》在宋朝就兩度失傳,後經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問世。

但由於戰爭外傷,脾胃等理論得以長足發展,元明清時期,瘟疫流行,溫病學得到了長足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切下,中醫書籍被重新整理,裝訂,改編,並大量印刷,各國熱愛中醫人士***同努力,中醫理論引入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為中醫發展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現在歐洲許多醫學院都把中醫理論作為必修課。未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將是大趨勢,人類最終能戰勝疾病。

六、中藥的歷史有哪些資料

中藥文化 底蘊豐富

說到中國的藥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壹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 *** 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概述

中藥是在西方醫學傳入我國以後,人們對我國傳統醫藥學的稱呼,是與西醫相對而言的。

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藥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藥以外,動物藥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藥。少數中藥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目前,隨著對中藥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範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藥。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編輯本段]中藥經典著作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圖書

本草綱目,吳普本草,本草經集註,本草衍義,湯液本草,飲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匯精要,本草蒙筌,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備要,

本經逢原,本草經解,本草從新,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求真,本草述鉤元,食鑒本草,本草撮要,本草擇要綱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經,要藥分劑,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七、中國醫藥發展歷史

藥行業與人的生命密切相關,只要生命不息,醫藥行業的發展就永不停止。由於人類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出現疑難頑癥,促使醫藥業不斷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因此,醫藥行業是壹個不斷向前的朝陽行業,永遠沒有成熟期;同時也是高技術、高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

據測算,醫療保健產品的需求彈性系數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個百分點,醫療消費水平增加1.37個百分點。

可見醫療消費水平的增長速度高於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長速度。醫藥產品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極產品,通過醫院或醫藥商店轉移到消費者手中,馬上進入消費領域,因而直接受到居民醫療保健需要的影響,也即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會很快體現在對醫藥保健品需求的提高上,而且後者的提高大於前者,近兩三年來保健品市場的迅速擴大即是壹個例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總數占全球的20%,預計到2000年中國人口將增長到13億,2010年則將達到14億;人口的自然增長和社會的逐步老齡化,使醫藥的需求量增大。特別是占80%的農村人口,目前僅享有20%的醫療衛生和藥品資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不斷增強,使農村醫藥市場具有根強的擴張潛力。從人均水平看,我國居民的醫藥消費水平仍處低位。1994年我國人均用藥7美元,僅為日本的1.6%,法國的2.2%, 美國的2.3%,也遠不及波蘭、墨西哥、南非等國,在世界上處於低下水平,因此, 我國醫藥市場的增長速度必定高於國際醫藥市場的增長速度,尤其是隨著居民醫療保健知識的豐富和醫藥商業的發展,市場對非處方藥的需求會有很大增長。這是我國醫藥行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基本背景。

廣義的醫藥行業涉及化學藥品、中(成)藥、醫療器械、衛生材料、醫藥商貿等,在本文中所討論的醫藥行業和上市公司主要指生產藥品(包括中西藥)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