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蘆根《名醫別錄》:主消渴客熱,止小便利。
2.《藥性論》:能解大熱,開胃。治噎噦不止。
3《唐本草》:療嘔逆不下食、胃中熱、傷寒患者彌良。
4.《本草經疏》:蘆根,味甘寒而無毒。消渴者,中焦有熱,則脾胃幹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熱降火,熱解胃和,則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熱者,邪熱也,甘寒除邪熱,則客熱自解。肺為水之上源,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始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腎為水臟而主二便,三家有熱,則小便頻數,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腎、脾三家之熱解,則小便復其常道矣,火升胃熱,則反胃嘔逆不下食及噎噦不止;傷寒時疾,熱甚則煩悶;下多亡陰,故瀉利人多渴;孕婦血不足則心熱,甘寒除熱安胃,亦能下氣,故悉主之也。
5.《日華子本草》:治寒熱時疾煩悶,好孕人心熱,並瀉痢人渴。
6.《日用本草》:解河豚魚毒。
7.《本草蒙筌》:解酒毒、魚蟹中毒。
8.《本草原始》:治幹嘔霍亂。
9.《玉楸藥解》:清降肺胃,消蕩郁煩,生津止渴,除嘔下食,治噎噦懊憹。
10.《醫學衷中參西錄》:《千金》葦莖湯,釋者謂葦用莖而不用根者,以肺原在上,取本乎天者親上也。而愚則以為不然。葦之根居於水底,其性涼而善升,患大頭瘟者,愚常用之為引經要藥,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腦部,而況於肺乎?且其性涼能清肺熱,中空能理肺氣,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養肺陰則用根實勝於莖明矣。今藥房所鬻者名為蘆根,實即葦根也。其性頗近茅根,凡當用茅根而無鮮者,皆可以鮮蘆根代之也。
11.《醫林纂要》:能滲濕行水,療肺癰。
12.《天寶本草》:清心益腎,去目霧,頭暈,耳鳴,瘡毒,夜夢顛倒,遺精。
13.《中國藥植誌》:治便秘。
14.《南京民間藥草》:治喉痛。
15.《山東中藥》:治浮腫。
16.《四川中藥誌》: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17.《本草綱目》:按《雷公炮炙論·序》雲,益食加觴,須煎蘆樸。註雲,用逆水蘆根,並厚樸二味等分,煎湯服。蓋蘆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