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與土地有關的歷史掌故

與土地有關的歷史掌故

壹、與土地有關的歷史掌故

土地指管理壹個小地面的神。

即“社神”。 《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鼓用牲於社。”

;何休註:“社者,土地之主也。” 《太平廣記》卷三○八引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蔡榮》:“ 中牟縣 三異鄉 木工 蔡榮 者,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潛祝土地,至長未常暫忘也。”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除夕》:“又裝 鐘馗 小妹、土地、竈神之類,***千餘人。”《紅樓夢》第二九回:“ 寶玉 下了馬, 賈母 的轎剛至山門以內,見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聖像,便命住轎。”

吳組緗 《山洪》二六: “他們現在就是當方土地,妳就不曉得去燒燒香?妳就不曉得去鉆鉆?”參閱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八。 歷史掌故:土地公——福德正神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

壹零二歲辭世。死後三天其容貌仍不變,有壹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過了不久,即由貧轉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

亦有說在他死後,接任的稅官上下交征,無所不欲,民不堪命。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的好處,念念不忘,於是建廟祭祀,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

中國古代人們多把村口廟宇裏的土地神稱為“社神”,那麽,社神這個名稱如何得來?古代村落有大有小,多大的村落才可立廟祭拜土地神,土地神的管轄範圍又有多大呢? 據古籍堪輿書記載:中國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禮俗。因為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谷以養育百姓,所以中國人歷來尊天而親地奉祀土地。

《禮記外傳》稱“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建國君民,先命立社,地廣谷多,不可遍祭,故於國城之內,立壇祀之”。 《禮記》之《祭法》篇註稱;“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滿百家以上,得立社”。

《漢書·五行誌》又稱“舊制,二十五家為壹社”。由此可見,所謂社,就是地方最小的行政單位。

中國先民因“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所以以社為單位立廟供奉的土地神又叫“社神”。

地方民俗:在民間,土地公也被視為財神與福神,因為民間相信「有土斯有財」,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為守護神。據說他還能使五谷豐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進家裏祭拜。

壹般家庭的廳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沒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門前設香案、燭臺、供品祭拜。不過壹般農家則是以每月的朔、望兩天,也就是初壹和十五祭拜土地公。

農歷二月初二,農家戶戶都舂冬米粿,並用手捏成壹塊形狀象圓餅壹樣,有大有小。每塊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狀等花紋,以象征興旺吉祥有財氣,俗稱“土地公粿”。

並備好牲醴、酒饌、果品等供筵,焚香虔誠致祭於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神龕前,以祈福報功,求賜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招財進寶,合家平安。在當日或在三天內,家長攜帶兒男分別到所耕作的田片,在其田岸壁上壓上幾張福金紙,叫祭“田頭土地”,以祈年冬好收成;同時,趁此告知下輩所屬田產業份。

俗話說:“吃了土地公粿,褲筒卷起起”。此日後,農民就著手“壹年之計在於春”的農事活動。

工商界的亦於二月初二奉祀福德正神,虔誠致祭,而且又在每年農歷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十六都做“牙”,其中二月初二為“頭牙”,七月初二為“中牙”,臘月十六為“尾牙”。 神話傳說: 1土地公生日 傳說土地公最忠厚老實,他常常看到三癩子吃魚吃肉,而自己連飯都吃不上。

壹次,他便問三癩子“妳怎麽天天有魚有肉吃?我連飯都沒有吃.”三癩子說:“我呀,有個箍子,把箍子箍在頭上,人就會頭痛,他就會做好吃的給我吃。如果妳要吃的,我就把這個箍子借給妳用。”

土地公借了三癩子的箍子,三癩子並告訴他要箍那些騎馬坐轎的人頭上。壹天土地公看見壹個騎馬的人,就把箍子箍到馬頭上,馬立刻痛得要命,拼命往前奔。

把個土地公累得要死,什麽也沒得吃。土地公把箍子取下來,把沒有得到吃的情況告訴三癩子。

三癩子說:“妳不要箍在走的,要箍在沒走的。”壹天,土地公看見稻草紮的人形,他以為是沒有走的人,就把箍子箍在稻草紮的人形頭上,箍了幾天也沒有得到吃的,回來又對三癩子如實說了壹遍。

三癩子又告訴他:“妳要箍會慢慢走的人。”壹天,壹個討飯的人在路上慢慢走,土地公認為這次看準了,就把箍子箍到這個討飯人的頭上,誰知又箍錯了,沒有得到飯吃。

本來討飯人自己都沒有飯吃,那有魚肉給土地公吃!於是土地公把箍子還給三癩子。 老百姓認為土地公很老實,壹年到頭總沒有什麽吃,就在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給土地公吃。

並把每年這天定為土地公的生日。 2.土地公與土地婆 相比土地公,土地婆的出鏡率就少得多了,並因為不是她面目可憎,事實上很多土地夫人姿容甚美,真正的原因在於她愛說實話。

據說當年玉皇大帝將土地公下放到凡間時,曾問他有什麽希望。土地公很有頭腦,壹番話冠冕堂皇,猶如做政治報告,說他希望世間的人個個步入小康生活,精神文明極大提高。

土地婆聽了之後卻說:“這樣不行,世間的人應。

二、與土地有關的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地方民俗

*《左傳》記載了晉公子重耳光逃亡的故事:日夜兼程、疲餓交加的重耳,向田間壹位耕作的老農乞討食物,老農捧起壹把泥土遞給他,壹言不發。

重耳正要發怒,卻被隨從勸阻,並耳語了幾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頭感謝上蒼,然後鄭重地捧起壹把土,放到車上,繼續逃亡……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 "當堯之時。

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壹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壹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 *** 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壹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壹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壹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 *** 和 *** ,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

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壹年,壹個七十開外的老 *** ,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壹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裏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壹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壹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壹個白胡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妳要註意。中午是壹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壹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

不管有多大的風,妳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壹看,不見了白胡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

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壹個個蔫了,他心裏非常難過,壹年的血汗白費了,可壹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壹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壹層又壹層。

爾德老漢壹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壹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壹條線。

像神仙用刀切過壹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壹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胡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

妳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妳再種壹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妳揀最大的壹個扔進黃河裏。

那時,妳走進河底洞裏,珠寶由妳挑,糧種由妳拿,還有壹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妳指哪裏,黃河水就流向哪裏。”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壹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裏挑水澆瓜。

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裏結了壹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壹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裏,壹直等到瓜熟。

這壹天,天氣晴得沒壹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裏。

這時只聽黃河壹聲咆哮,裂開了壹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裏珍珠瑪瑙應有盡有。

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壹陣暴風狂吼,壹時河面上波濤滾滾,壹浪高過壹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

壹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

爾德老漢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裏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梁。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壹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壹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 *** 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話傳說: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壹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

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壹心想成仙。

他聽說人喝上壹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

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壹棵水仙花,吮吸壹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

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壹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裏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

他壹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壹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裏去告黃河的狀。

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

馮夷喜出望外。

三、求關於"土地"的壹些知識壹、1.與土地有關的歷史掌故,神話傳說,

社稷壇 五色土 "社"和"稷"是兩位傳說中的神,管土地者稱社神,管谷物者稱稷神.祭祀他們的地方便叫社稷壇.社稷壇遍布全國各地,為此,皇家設在都城的社稷壇稱"太社太稷"壇.太社之神名句龍,據說是神農氏第十壹世孫,能辨別土壤.他在顓頊高陽氏時(約前2514~前2437)代,任土正官.後來人們尊他為後土.太稷之神名棄,其母邰姜源.傳說姜源在壹次郊遊時,見到地面上有壹大腳印,她用自己的腳壹試大小,頓時覺得精神恍惚歸而有孕,生下壹男.為免遭誹議,他棄嬰於郊外.嬰兒命大,牛羊用乳汁哺育,飛鳥用羽毛保溫,他遂活了下來,後由人收養,起名叫棄.棄從小喜愛務農,常試種野生種子,而後獲得果實.於是他就教給人們如何耕耘.現在山西省聞喜縣有稷王山,山上有五色石子,像麥、像豆,人稱五谷石,據說就是棄留下來的.據《日下舊聞考》載:"社稷壇在闕右,北向,壇制方,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四出陛,皆白石,各四級.上成築五色土,中黃、東青、南赤、西白、北黑"."土由涿、霸二州,房山、安東二縣予辦解部,同太常寺驗用……",該壇座南朝北,現在中山公園後河的紅門,是當時社稷壇的正門.壇上五色土,象征全國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傳說古代的最高統治者黃帝居於天下正中,而他的四方又各有壹個統治者,東方太**,木神輔佐,手持圓規,掌管春天,屬青色;南方炎帝,火神輔佐,手持秤桿,掌管夏天,屬赤色;西方少昊,金神輔佐,手拿曲尺,掌管秋天,屬白色;北方顓頊,水神輔佐,手拿秤錘,掌管冬天,屬黑色;黃帝居中,土神輔佐,手拿壹根繩子,掌管四方 ,屬黃色.代表社神受祭的是壹根長三尺六寸,壹尺六寸見方的石柱,代表稷神受祭的是壹同樣大小的木柱.五色土中央有壹土龕,受祭的木、石二柱被植龕中.社、稷二神有時分祭,有時合祭.後來覺得合祭時同放二柱不妥,遂改為只用壹根石柱,名叫社主石,又叫江山石,辛亥後,社主石亦被扔掉,只剩五色土.。

四、有關土地的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地方民俗以及土地有哪些豐富的含義

神話傳說傳說土地公原名谷碧,夫妻倆都有壹百二十歲,生有十個女兒,因為無子,就收留兩只大蛇做兒子.壹只起名“噫”,另壹只起名“歐”.有壹天,谷碧到山上去砍柴,兩只蛇將他壹壇子蛋偷吃了.他們怕碧谷回來會罵,就跟到金鑾殿躲藏起來.皇帝見到這兩只怪物非常害怕,就貼皇榜,看誰能除掉這兩只妖怪,要封他做官.谷碧知道,趕快去揭皇榜見皇帝,他壹到金鑾殿,見到這兩只大蛇就大罵起來:“畜牲,妳竟敢到此打驚君王,還不快回去!”兩只大蛇很聽話,立刻就走.皇帝大喜,要封谷碧做官.谷碧說:“我夫妻合起來就有二百四十歲,做官無用.”皇帝又賜給他金銀財寶.谷碧說:“我萬金不富,五子絕嗣,才收這兩只蛇為子.”皇帝說:“官妳不做,銀妳不要,那我就封妳‘寸土上五’‘福德正神’.”這樣,人們都稱谷碧為土地公.這兩只蛇被皇帝先去看金鑾殿的大門,所以古裝戲壹上場,都喊“噫”“歐”,便是這兩只蛇的名字.歷史掌故晉文公重耳為躲避朝廷迫害,落難於荒野.逃亡途中,饑餓難忍,乞討於村郊.農夫說,我這裏沒有糧食,只有這塊土地.農夫把腳下的黃土盛了壹缽,送給重耳,重耳很氣憤.他的大臣趙衰告訴他:“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7]”意思是說,妳有了這塊土地,妳就有了社稷,就有了國家,妳就有了妳的王位和權力了.重耳聽後跪了下來,把這塊土捧在手裏.這就是我們曾經的土地倫理,表明了我們對土地的態度:土地是社會的全部——財富、權力和社稷.地方民俗春牛: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成語 地廣人希、地負海涵 、地久天長、地老天昏 、地塌天荒、地北天南 、地醜德齊 、地醜力敵、地大物博 、地動山搖、地覆天翻 、地棘天荊 、地瘠民貧、地下修文、土穰細流、風土人情、根生土長、糞土不如、皇天後土、累土至山 俗語此地無銀三百兩;頭頂壹片天,腳踏壹方土;壹方水土養壹方人;死無葬身之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面朝黃土背朝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強龍不壓地頭蛇; 含義1 綜觀中國歷史,失去土地,祖國何處尋2 土地產生和孕育生命,富有創造力3 擁有土地,自己便為其主人4 國土永遠與民族的興衰與恥辱聯系著,也可成為談判桌上的棋子.5 土地也可以成為祭拜的對象,例如位於北京天壇的“五色土”6 有了土地,稅收便緊隨其來7 土地永遠讓人聯想到土地上的人的辛勤勞作8 難忘的是家鄉昔日的土路,難改的是鄉音9 土裏藏著寶藏.例如“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典故10 字典中還有樂土,凈土,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