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桂枝五物湯,中醫方劑名稱。它是壹種溫補劑,具有益氣溫經、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痹,皮膚麻木,微澀,脈緊。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皮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後遺癥等。,表現為四肢麻木疼痛,屬於氣虛血瘀,微有風邪。
擴展數據:
溫陽散寒,活血養血,可緩解手指畏寒癥狀,可用《金匱要略》“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棗)加減方。
黃芪味甘,性溫,能補益脾肺之氣。重復使用本品可以補氣,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桂枝辛溫,散寒解表,溫經;白芍、當歸具有養血、調陰和血的功效;王不留行種子能活血、利濕、通絡;幹姜溫陽散寒,附片溫陽助陽。二味合則壯陽消陰寒,寒消則溫全身四肢。
炙甘草和大棗能益氣健脾,調和諸藥。多味搭配,能溫補陽氣,散寒通絡,活血養血。壹般服用5~8劑,可使人陽氣復蘇,氣血通暢,緩解手指畏寒;經過2~3個療程,其余癥狀有望消除。服藥期間,最好用熱水浸泡手腳,或用花椒、陳皮浸泡。此外,如果患者能結合太極拳、跳繩、快走,也有助於改善癥狀。
百度百科-黃芪桂枝五物湯
人民健康網-手腳冰涼,用黃芪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