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既有天然的,又能從土硝中提煉,人們早在2000多年前已利用硝石了。《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說:漢初名醫淳於意曾用硝石治病。東漢名醫張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匱要略》中記有“大黃消石湯”方,治黃疸病。在2世紀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硝石被列為上品藥。人們還認識到硝石的性質極活潑,它能與許多物質發生作用,丹爐家用制五金八石,銀工家用化金銀。因此,硝石成為金丹家常使用的物質,對它的認識也隨實驗而加深。梁代名醫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清楚地介紹了當時鑒別硝石的方法:“以火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消石也。今宕昌以北諸山有鹹士處皆有之。”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記載的提純硝石的技術:“今煉粗惡樸消,淋取汁煎,煉作芒消,即是消石。”即將粗硝石經過水溶、煎汁、再結晶,得到針狀晶體。硝石是制造火藥的關鍵,因而對它的鑒別、加工提純的掌握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