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來說說李時珍,李時珍被稱為“藥聖”,是明代著名的藥師,著有《本草綱目》等著名的中醫經典。他從小就才華橫溢,十四歲就考上了秀才。然而,他再怎麽努力,也無法在科舉考試中更進壹步,於是壹怒之下放棄了學習,開始攻克中醫這塊難啃的骨頭。他埋頭研究古籍,到義光觀察研究。
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其實古人寫的很多關於中草藥的記載都是錯誤的,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寫壹本囊括所有中草藥的書,全面記錄。他走遍全國,親自嘗試每壹種藥材,最後寫出了這本《本草綱目》。
也是在明朝,有壹首《應星》。宋的《天工開物》壹書大大提高了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能力。與李時珍不同的是,宋28歲就中了科舉,但後來五次進京考試都失敗了,於是放棄了科舉。然後去農村調查走訪,了解了很多相關知識,做了《天工開物》這本書。由此可見,理科考試並不是唯壹的出路。